课程设计2沉砂池与初沉池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64876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设计2沉砂池与初沉池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课程设计2沉砂池与初沉池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课程设计2沉砂池与初沉池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课程设计2沉砂池与初沉池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课程设计2沉砂池与初沉池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2沉砂池与初沉池Word格式.docx

《课程设计2沉砂池与初沉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2沉砂池与初沉池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程设计2沉砂池与初沉池Word格式.docx

2)设计流量时的水平流速:

最大流速为0.3m/s,最小流速0.15m/s

3)最大设计流量时,污水在池内停留时间不少于30s一般为30—60s

4)设计有效水深不应大于1.2m一般采用0.25—1.0m每格池宽不应小于0.6m

5)沉砂量的确定,城市污水按每10万立方米污水砂量为3立方米,沉砂含水率

60%,容重1.5t/立方米,贮砂斗容积按2天的沉砂量计,斗壁倾角55—60度

6)沉砂池超高不宜小于0.3m.

2.设计计算

沉砂池设计计算草图见图3.3。

图3.4沉砂池设计计算草图

1)沉砂池水流部分的长度

沉砂池两闸板之间的长度为流水部分长度:

式中,L——水流部分长度,m

V——最大流速,m/s

T——最大流速时的停留时间,s

2)水流断面积

式中,——最大设计流量,

A——水流断面积,

3)池总宽度

设n=2,每格宽b=3.5m

B=nb=23.5=7.0m

<

1.2m/s(合格)

式中,——设计有效水深

4)沉砂斗容积

设排砂间隔时间为2日,城市污水沉砂量=,T=2日,

式中,——城市污水含沙量,

——流量总变化系数,1.3

5)沉砂室所需容积

设每分格有2个沉砂斗

V=

6)沉砂斗各部分尺寸

设斗底宽=0.7m,斗壁水平倾角55,斗高=0.9m

沉砂斗上口宽

沉砂斗容积:

=1.71m>

1.65m

7)沉砂室高度

采用重力排砂,设池底坡度为0.06,坡向排砂口

式中:

——斗高,m

L2——由计算得出

8)沉砂池总高度

——超高,0.3m

9)验算最小流量

在最小流量时,用一格工作,按平均日流量的一半核算

符合流速要求

3.出水堰的计算

1)出水堰宽B=7.0m

2)堰上水头

M—流量系数,取0.32

3)跌水高度H2=10cm

4)堰槽宽度尺寸:

7.0m×

0.6m

5)出水管采用DN=1300mm,则v=1.2m/s

4.进水口及贮砂池

1)进水口尺寸1200×

1200,采用两个进水口,流速校核:

进水口水头损失

2)进水口采用方行闸板;

SFZ型明杆或镶钢铸铁方闸门SFZ-1200

3)沉砂斗采用:

H46Z-2.5旋启式底阀,直径200mm

排渣管DN=200mm

贮砂池尺寸:

2.0×

2.0m

3.5初次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采用辐流式沉淀池

3.5.1设计数据

1)池子的直径与有效水深的比值,一般采用6~12

2)池径不小于16m

3)池底坡度一般采用0.05

4)一般采用机械排泥,也可附有气力提升或静水头排泥设施

5)当池径<

20m时,也可采用多斗排泥

6)进出水管的布置采用中间进水周边出水

7)池径<

20m时,一般采用中心传动刮泥机,其驱动装置设在池子中心走道板上,池径>

20m时,一般采用周边传动刮泥机,其传动装置设在桁架外缘

8)刮泥机的旋转速度一般为1~3转/h,外周刮泥板的线速度不超过3m/min,一般采用1.5m/min

9)在进水口的周围应设置整流板,整流板的开口面积为池断面积的10~20

10)浮渣用浮渣刮板收集,刮板装在刮泥机桁架的一侧,在出水堰前应设置浮渣挡板。

3.5.2设计计算

 

图3.5初沉池计算草图

1)沉淀部分水面面积:

F=

式中,—最大设计流量,m3/h

n—池数,取2个

—表面负荷,m3/m2.h,取2m3/m2.h

F==1489.6m2

2)池直径:

D===44.0,取D=45m

3)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设沉淀时间t=2小时,有效水深

h2==2×

2=4m

4)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V===827.5m3

5)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

设S=0.7,由于机械刮泥,所以贮泥时间T=4h,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

V===48.13m3

式中,S—每人每天污泥量,一般采用0.36~0.83

N—设计人口数(cap)

T—贮泥时间,h

6)污泥斗容积:

设污泥斗上部半径r=2m,污泥斗下部半径r=1m,倾角=60,污泥斗的高度:

h=(r-r)tg60=1.732m

污泥斗容积:

V1=(r12+r1r2+r22)

式中,h5—污泥斗的高度

r1—污泥斗上部直径,取2m

r2—污泥斗下部直径,取1m

V1=×

(22+21+12)=12.7m3

7)污泥斗以上圆锥部分污泥容积:

(设池底径向坡度为0.05)

则圆锥体的高度:

h4=(R-r1)×

0.05=(22.5-2)×

0.05=1.025m

V2=×

(R2+Rr1+r12)

(22.52+22.5×

2+22)

=595.7m3

共可贮有污泥体积为:

V1+V2=12.7+595.7=608.4m3>48.13m3

8)沉淀池总高度:

H=h1+h2+h3+h4+h5

式中,h1—超高,一般取0.5m

h3—缓冲层高度,取0.5m

H=0.5+4.0+0.5+1.025+1.732

=7.8m

9)径深比校核:

D/h2=45/4=11.25(6~12之间符合要求)

10)集水槽堰负荷校核

设集水槽堰双面出水,则集水槽出水堰的堰负荷为:

[]

=2.7[L/(m*s)]<

2.9[L/(m*s)](符合要求)

3.5.3刮泥设备的选择

采用系列周边传动吸泥机,技术参数如下表3-6。

表3-6系列周边传动吸泥机主要参数

池径(m)

电动机功率

(KW)

车轮行驶速度

(m/min)

推荐池深

H(mm)

质量(吨)

45

1.5*2

2.2

2500~5000

30

3.5.4拦浮渣设施及出水堰计算

1)拦浮渣设施:

浮渣用刮泥板收集,刮泥板装在刮泥机桁架的一侧,在出水堰前设置浮渣挡板,以降低后续构筑物的负荷。

2)出水堰的计算

本设计中出水堰采用环形双出水堰,溢流堰形式采用90º

等腰直角三角形双出水堰,且内外堰之间距离为0.3~0.5m,取0.5m,沉淀池直径45m,取外堰直径44m,内堰直径43m。

3)出水槽的计算

出水槽宽设计为1m,槽内水深1.2m

则流速V==0.53m/s介于0.4~0.6m/s之间,符合要求

4)配水设施:

在污水厂中,处理构筑物因建成两座或两座以上并联运行,如配水不均一部分构筑物超负荷,处理效果就会很低,另一部分构筑物达不到设计负荷,就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为实现均匀配水应在构筑物前设置有效的配水设施

a、设计参数:

V1=0.8~1.0m/sV2=0.6×

V1V3=V1

V4=0.2m/s<

V3V5=V1V6=0.6m/s

b、进水管路计算

①取进水管径D1=1100mm,知Q=0.827m3/s

V1===0.87m/s

上升竖管流速V2==0.87m/s

D2===1.4m,取1400mm

竖管喇叭口流速V3=V1=0.21m/s

D===2.23m,取2300mm

竖管喇叭口长度,取角度α=30

h==0.26m

喇叭口上部水深

已知V=0.2m/s,由πDhV=Qmax

h===0.57m

配水井尺寸D5

V5=V1==0.11m/s

Q=π×

(D52-D32)×

V5

D5===3.40m

配水管直径

作为沉淀池进水管直径采用D=1000mm

V===1.05m/s

沉淀池出水渠断面

沉淀池出水渠,水深1m,渠宽1.4m

V==0.59m/s

集水井尺寸

集水井内部隔墙厚取300mmnV6=0.6m/sh=1m

3.5.6排泥井

一沉池为排泥井,井非连续排泥,在沉淀池外设的几何尺寸:

800×

800

图3.6初沉池集配水井草图

第十三章:

干燥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熟练掌握表示湿空气性质的参数,正确应用空气的H–I图确定空气的状态点及其性质参数;

熟练应用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解决干燥过程中的计算问题;

了解干燥过程的平衡关系和速率特征及干燥时间的计算;

了解干燥器的类型及强化干燥操作的基本方法。

二、本章思考题

1、工业上常用的去湿方法有哪几种?

态参数?

11、当湿空气的总压变化时,湿空气H–I图上的各线将如何变化?

在t、H相同的条件下,提高压力对干燥操作是否有利?

为什么?

12、作为干燥介质的湿空气为什么要先经预热后再送入干燥器?

13、采用一定湿度的热空气干燥湿物料,被除去的水分是结合水还是非结合水?

为什么?

14、干燥过程分哪几种阶段?

它们有什么特征?

15、什么叫临界含水量和平衡含水量?

16、干燥时间包括几个部分?

怎样计算?

17、干燥哪一类物料用部分废气循环?

废气的作用是什么?

18、影响干燥操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调节、控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例题

例题13-1:

已知湿空气的总压为101.3kN/m2,相对湿度为50%,干球温度为20oC。

试用I-H图求解:

(a)水蒸汽分压p;

(b)湿度H;

(c)热焓I;

(d)露点td;

(e)湿球温度tw;

(f)如将含500kg/h干空气的湿空气预热至117oC,求所需热量Q。

解:

由已知条件:

P=101.3kN/m2,Ψ0=50%,t0=20oC在I-H图上定出湿空气的状态点A点。

(a)水蒸汽分压p

过预热器气所获得的热量为

每小时含500kg干空气的湿空气通过预热所获得的热量为

例题13-2:

在一连续干燥器中干燥盐类结晶,每小时处理湿物料为1000kg,经干燥后物料的含水量由40%减至5%(均为湿基),以热空气为干燥介质,初始湿度H1为0.009kg水•kg-1绝干气,离开干燥器时湿度H2为0.039kg水•kg-1绝干气,假定干燥过程中无物料损失,试求:

(1)水分蒸发是qm,W(kg水•h-1);

(2)空气消耗qm,L(kg绝干气•h-1);

原湿空气消耗量qm,L’(kg原空气•h-1);

(3)干燥产品量qm,G2(kg•h-1)。

解:

qmG1=1000kg/h,w1=40℃,w2=5%

H1=0.009,H2=0.039

qmGC=qmG1(1-w1)=1000(1-0.4)=600kg/h

x1=0.4/0.6=0.67,x2=5/95=0.053

qmw=qmGC(x1-x2)=600(0.67-0.053)=368.6kg/h

qmL(H2-H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