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冲刺复习by Kyle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64873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 冲刺复习by Kyle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微观经济学 冲刺复习by Kyle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微观经济学 冲刺复习by Kyle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微观经济学 冲刺复习by Kyle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微观经济学 冲刺复习by Kyle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 冲刺复习by KyleWord文档格式.docx

《微观经济学 冲刺复习by Kyle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 冲刺复习by Kyle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观经济学 冲刺复习by KyleWord文档格式.docx

如:

谷贱伤农)

第三章

边际效用递减: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原因:

1.生理及心理原因,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人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

2.物品本身用途多样性,消费品的边际效用随消费品用途重要性的下降而递减。

计算题:

P75

1.假设某人的月收入是1440,且被全部用于消费两种商品X和Y,如果这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20,PY=10,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2xy2,那么,这个理性消费每月会分别购买多少单位的X和Y使其总效用最大,并求出最大总效用?

解:

已知I=1440,PX=20,PY=10,则该消费者的预算线方程为:

(1)

又已知效用函数为:

,可以分别求得其消费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又因为消费者均衡条件为:

,即:

整理得:

Y=4X。

(2)

联立

(1)

(2)式求得:

X=24,Y=96

其最大总效用为:

2.已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4x+8y+xy+12,其预算线为:

4x+8y=32,求:

(1)消费者达到均衡时的x、y的值

(2)货币的边际效用

(3)消费者均衡时的总效用

(1)由可得:

由预算线方程可得:

PX=4,PY=8

由消费者均衡条件,得:

X=2Y

与预算线方程联立,即,求解得

(2)由消费者均衡条件可知:

(3)由

(1)可知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时的商品组合为X=4,Y=2,该消费者的最大效用为:

为什么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1)正常物品,是指随着消费者收入,消费数量也增加的商品。

(2)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这两种效应的变动方向是一致的,如右图,当一种正常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由U1移动到U2,消费者的均衡也由c移动到b,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消费者倾向于用价格下降的某种商品替代较昂贵的另外一种商品,从而使得该商品的需求量由X1’增加到X1’’,即替代效应为整数;

另一方面,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下降,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对于正常物品而言,收入增加将导致消费量增加,这就是说,价格下降的收入效应也是正值。

因此,价格下降总效应大于0,即商品价格下降导致需求量增加,从而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同一坐标平面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2.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均为相互平行关系。

3.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其斜率为负,且绝对值递减。

第四章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该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作图并说明短期生产最优要素投入区域

答:

(1)生产三阶段是在假定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只有劳动投入可变的条件下,以劳动投入多少来划分的生产不同阶段。

生产的三个阶段是根据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划分的。

第一阶段,平均产量递增阶段,即平均产量从0增加到平均产量最高的阶段,这一阶段是从原点到AP、MP两曲线的交点,即劳动投入量从0到L3的区间,第二阶段,平均产量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仍然大于0,所以总的产量仍然是递增的,直到总的产量达到最高点。

这一阶段是从AP、MP两曲线的交点到MP曲线与横轴的交点,即劳动投入量从L3到L4的区间。

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总的产量也是递减的,这一阶段是MP曲线和横轴的交点以后的阶段,即劳动投入量L4以后的区间。

(2)首先,厂商不会在第三阶段生产,这个阶段的边际产量为负值,生产没有好处。

其次,厂商不会在第一阶段生产,因为平均产量在增加,投入的这种生产要素还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厂商没有获得预期的好处,继续扩大可变投入的使用量从而使产量扩大是有利可图的,至少使平均产量达到最高点时为止。

因此厂商可以在第二阶段进行生产,因为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下降,但是总产量还在不断增加,收入也增加,只是增加的速度逐渐减慢,直到停止增加时为止。

试用图形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原则和既定产量条件下实现成本最小的最优要素组合原则?

答案:

(1)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厂商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比例。

在图1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中,有一条等成本线AB和三条等产量曲线Q1、Q2和Q3。

等成本线AB的位置和斜率决定于既定的成本量C和既定的已知的两要素的价格比例w/r。

由图中可见,唯一的等成本线AB与其中一条等产量曲线Q2相切于E点,该点就是生产的均衡点。

它表示:

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厂商应该按照E点的生产要素组合进行生产,即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分别为OL1和OK1,这样,厂商就会获得最大的产量。

图2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E点,只有在唯一的等成本线AB和等产量曲线Q2的相切点E,才是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

任何更高的产量在既定成本条件下都是无法实现的,任何更低的产量都是低效率的。

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该点上的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

在切点E,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比例,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

(2)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从而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图2中,有一条等产量曲线Q和三条等成本曲线AB、A’B’、A’’B’’。

唯一的等产量曲线Q代表既定的产量。

三条等成本曲线具有相同的斜率(即表示两要素的价格是既定的),但代表三个不同的成本量,其中,等成本线AB代表的成本大于等成本线A’B’,等成本线A’B’代表的成本大于等成本线A’’B’’。

唯一的等产量曲线Q与其中的一条等成本线A’B’相切于正点,这就是生产的均衡点或最优要素组合点。

在既定的产量条件下,生产者应该选择E点的要素组合(OK1,OL1),才能实现最小的成本。

此时,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

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LK,且已知L的价格W=2元,K的价格r=1元,当产量为100个单位时,K,L最优组合的量应为多少?

 

第五章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请解释他们呈U型的原因有何不同。

虽然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都呈U型,但是成因却各不相同。

SAC呈U型的原因是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在生产的初始阶段,随着可变要素的投入和产量的增加,固定要素生产效能的发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边际产量增加,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使得SAC曲线呈上升趋势。

而LAC曲线呈U型的原因则是由于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的作用,产出水平位于LAC递减阶段意味着在长期内企业对资源的利用不充分,若扩大生产规模则有助于LAC的下降,若是产出水平超过LAC的最低点,则意味着企业的资源被过度利用,必然导致LAC上升,呈现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的趋势。

规模经济:

第一,使用更先进技术;

第二,实行专业化生产;

第三,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

第五,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

规模不经济:

(1)企业内部合理分工被破坏,生产难以协调;

(2)管理阶层的增加;

(2)产品销售规模庞大,环节增长;

(4)获得企业决策的各种信息困难。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是一种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

特点:

(1)市场上有许多生产者和消费者;

(2)商品同质,不存在产品差别;

(3)资源自由流动;

(4)市场信息畅通。

短期均衡:

用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形成和特点

(1)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是在给定的价格和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2)首先,关于MR=SMC。

厂商首先根据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来决定产量。

在图中,当价格分别为P1、P2、P3、P4和P5时,厂商依次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1、Q2、Q3、Q4和Q5。

相应的均衡点为E1、E2、E3、E4和E5。

(3)关于AR和SAC的比较。

厂商由

(2)选择的产量出发,通过比较该产量水平上的AR与SAC的大小,来确定自己所获得的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量。

如果厂商在Q1的产量水平上,则有AR>SAC,即π>0;

如果厂商在Q2的产量水平上,则有AR=SAC,即π=0;

如果厂商在Q3或Q4或Q5的产量水平上,则均有AR<SAC,即π<0。

(4)关于AR和AVC的比较。

如果厂商在(3)中是亏损的,即π<0,那么亏损时厂商就需要通过比较该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收益AR和短期可变成本AVC的大小,来确定自己在亏损的情况下,是否仍要继续生产。

图中,当亏损时的产量为Q3时,厂商有AR>AVC,于是厂商继续生产,此时生产比不生产强;

当亏损时的产量为Q4时,厂商有AR=AVC,厂商生产与不生产是一样的;

而当亏损时的产量为Q5时,厂商有AR<AVC,厂商必须停产。

(5)综合以上分析,可得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SMC,其中,

MR=AR=P。

而且,在短期均衡时,厂商的利润可以大于零,也可以等于零,也可以小于零。

计算题

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3-3Q2+10Q+200。

当市场上产品价格P=100时,求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

已知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3-3Q2+10Q+200,则短期边际成本SMC=dSTC/dQ=0.3Q2-6Q+10,又知市场价格P=100,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P=SMC,得100=0.3Q2-6Q+10,解方程得:

Q1=30,Q2=-10(舍去),所以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为Q=30,利润π=TR-TC=100×

30-(0.1×

303-3×

302+10×

30+200)=2500。

第七章

完全垄断市场特点:

(1)资源控制,一家厂商就是整个行业,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全部供给;

(2)规模经济,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要素资源难以流动;

(3)专利保护,产品不存在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4)政府特许,政府往往出于某种特殊需要而给予某个厂商生产产品的特权。

为什么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并解释相应的TR曲线,AR曲线和MR曲线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

由于垄断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所以,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需求曲线,垄断厂商作为独家卖主,可以通过改变销售量来控制市场价格,即以销售量的减少来抬高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