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思想品德教学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教学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流,所以,学生要想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或有好的表现,就必须加强自己的语言能力,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并力争在讨论中说服对方。
3.缩短理论和实际的距离。
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是学
习的大课堂。
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能把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学生在已经经过实践的事件中充当角色,进行“实践”操演,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使学生实现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从而缩短理论和实际间的距离。
4.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既有实际情况的描述,
又包含着问题。
它采取以学生为主进行课堂讨论的方式,让
学生弄清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学生能深刻理解课文知识。
而且案例来源于活生生的现实,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
内容生动有趣,没有那么多抽象的、复杂的概念、理论。
因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容易产生学习兴趣,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的类型案例教学离不开案例。
我们似乎可以说,一个优秀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而一个优秀的案例总是以一定的形式来体现的。
教学案例的类型大致有:
1.依据案例的情境不同,可以将案例划分为语言情境案例和
实际情境案例。
语言情境案例是教师用语言呈现已发生过的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分析的案例。
实际情境案例是教师借助或设计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体验情境,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2.依据案例的性质不同,可以将案例划分为描述性案例和分
析性案例。
描述性案例一般是将事物整体或部分面貌,或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像讲故事一样原原本本、具体生动地描述出来,给学生以亲临其境之感。
分析性案例除具有描述性案例的特点外,还包含着可分析讨论的问题。
3.依据案例的内容不同,可以将案例划分为专题性案例和综
合性案例。
专题性案例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而编写的案例,供学生分析、理解某一问题时使用。
这类案例的内容单一,
主题鲜明。
综合性案例是对事物的整体或全局及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描述,供学生思考分析,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根据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的不同,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
1.案例讲授法。
教师运用案例,通过讲解来说明课程内容,
使案例与课程的基本理论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
这种方法又可具体分为以讲案例为主来说明理论知识,或者以讲授基本理论为主,引用案例进行论证。
2.案例讨论法。
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对案
例进行讨论分析的一种方法。
3.案例模拟法。
它是事先编好案例的“脚本”,由学生扮演案
例中的角色,再现案例情境,如小品、模拟法庭等,给学生以真实、具体的情境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对模拟的案例进行评析。
4.案例练习法。
在课上、课后和单元练习及考试时,引入典
型案例,创设问题情境,以培养和检测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教学法活动教学法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更是带有新质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主张,它已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中,活动教学法已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发挥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活动教学法的概念和特征活动教学法是以主体参与为内容,以主体互动为过程,以主体构建为结果,通过主体参与来完成教学,实现发展的教学方法。
它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传授与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变革,以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
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性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活动式教学法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即活动的主体、活动的对象、活动的情境、活动的运作、活动的效果、活动的体验。
它的主要特征为:
1.活动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主动学习、
主动探索为特征的方法论体系和教学类型。
它通过创造出贴近学生生活世界的情境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做中学,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从而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
2.活动教学法以活动为基础构筑了一个动态、开放的教学过
程。
教学活动不仅成为师生共同探求新知,共享认识成果,共求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建立在民主氛围里,涵盖了课堂、课外的全方位、全时空的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的现代教学过程。
二)活动教学的类型
1.认知性活动。
认知性活动是一种基本的思想品德教学活动。
思想品德课有许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它们的形成是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判断的基础,也是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基础。
但认知性活动不能等同于传授课,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
它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为核心,以讨论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2.体验性活动。
一个人道德知识无论如何丰富,若无切身的
体验和情感的介入,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道德认知,也不可能产生道德行为。
体验性活动就是强调活动的开展旨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以获得直接的认知感悟和情意锻炼。
这类活动可以是:
①课前演讲;
②小品表演;
③模拟法庭;
④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观、访问、调查等。
3.制作性活动。
它是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制作与思想品德
课教学内容有关的作品,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会思考、理解、掌握相关知识。
这类制作活动可以是手抄报制作、课文插图制作、文献参考资料剪辑、多媒体课件制作等。
4.探究性活动。
所谓探究性活动,就是将教材的重点、难点
和社会热点转换为问题形式,创设真实情境,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分组讨论或同桌交流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使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活动中提高能力。
认知性活动、体验性活动、制作性活动和探究性活动教学从不同的侧面构成了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的整体框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活动教学的策略
1.以“活动促发展”为指导思想
动促发展”正是活动教学精髓的一种高度概括,是活动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切入点。
主体性是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核心部分,主体性的发展需要通过主体的活动来实现。
教师通过创设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努力促进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促使他们自觉参与、自我选择、自我组织、自我指导、独立思考、自我评价等一系列自我教育能力的生成,使他们真正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人。
关注主体全面发展,要求活动教学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不是从教材出发,而是从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从解决融合了社会需要和学生兴趣的问题入手,切实把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为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准则。
2.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
有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是活动教学价值能否实现的基本条件和前提。
学生只有在师生交往中体验到平等、自由、
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容,同时得到激励、鼓
心态投入到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从而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人格的陶冶和自我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语言的使用必须符合规范,禁止使用
切有损于学生自尊和人格,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语言,提倡使用体现民主、平等、关怀、友爱的教学用语。
此外,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适合于活动的必要的时空环境,把活动教学过程视为一个不断面临新问题的过程,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一个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
教师要尊重学生差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学习任务,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3.以教学问题为载体
从活动教学的特点和要求看,活动是以问题为载体,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知识,使学生情意状态得到改组、重建与发展。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创设与活动教学要求相适应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问和辩论,勇于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求。
4.以学生自主、开放和创造性的活动为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学习者,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看作一个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独立的人格
尊严和巨大的生命潜能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各种活动,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在丰富多样的自主活动中得到充分释放。
活动教学从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结果等方面都要体现出自主、开放和创造的特征。
5.以评价的过程性和全面性为导向
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活动教学中,学生既是评价的客体,也是评价的主体。
活动教学的评价应体现出过程性和全面性。
所谓教学评价的过程性,即强调评价的主要着眼点应在学习过程而非结果上,也就是说评价的主要依据是看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和态度的变化。
所谓全面性,即评价应从个体认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着眼,而评价的标准是非统一的。
评价多采用观察记录的方法,以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性质是动态的和形式性的。
四、探究教学法
质疑”“、探究”是目前新课程改革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语,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贯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难点。
一)探究教学法的含义和特征
情况
乃“窥探”、“探求”的意思,即试图寻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道理。
“究”有“追究”、“推究”之意,即追究事物、事理产生
的原因,推究其变化的来龙去脉。
“探究”合起来指探寻、追究,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必要保证和成功要素。
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对有关的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或对有关问题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以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活动的方法。
它的实施就是让学生以自主、能动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习得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因此,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探究教学法具有一定的特点:
1.探究式教学法重视过程和结果。
一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事物和现象主动地去研究,经过探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