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仪器认识实习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医疗仪器认识实习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仪器认识实习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PECT主要由探头、电子学线路、计算机影像处理系统和显示记录装置和四个部分组成。
SPECT的基本本成像原理是:
γ照相机探头的每个灵敏点探测沿一条投影线(Ray)进来的γ光子,其测量值代表人体在该投影线上的放射性之和。
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灵敏点可探测人体一个断层上的放射性药物,它们的输出称作该断层的一维投影。
图中各条投影线都垂直于探测器并互相平行,故称之为平行束,探测器的法线与X轴的交角θ称为观测角。
γ照相机是二维探测器,安装了平行孔准直器后,可以同时获取多个断层的平行束投影,这就是平片。
平片表现不出投影线上各点的前后关系。
要想知道人体在纵深方向上的结构,就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观测。
知道了某个断层在所有观测角的一维投影,就能计算出该断层的图像。
这种断层成像术离不开计算机,所以称作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CT设备的主要功能是获取投影数据和重建断层图像。
SPECT不同于CT的是通过示踪技术,将具有选择性聚集在特定脏器或病变的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引入体内(吸入、静注或口服),根据在体内器官发射到体表的光子(γ射线)密度,由计算机处理重建断层影像。
SPECT除可获得断层影像外,还仍保留了γ照相机的所有功用。
又因示踪的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参与体内的某些代谢过程,所得影像主要反映机体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细胞的摄取、分泌代谢、转归、排泄等情况,故称为功能影像。
ECT显像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可进行断层探测,得到三维立体图像,如骨骼显像、心脏灌注断层显像、甲状腺显像、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肾动态显像及肾图检查等。
对心脏,呼吸系统,肾功能等的诊断时有时要用到动态成像的功能,涉及到利用门控来实现对器官工作周期的成像现实。
病理科
在病理科期间的实习学习中,我认识到了病理科的工作流程以及其常用的工作仪器。
得到的细胞组织,首先经过脱水,染色等步骤,组织脱水机,在无电情况可开机运行,可持续加温,由计算机控制技术、运行稳定、定位精确。
染色机,可以自动进行染色,多个切片多钟染色同时进行,具有自动清洗和烘干功能,系统可存储多套染色程序。
烤片机,摊片、烤片、烘片各加热器均为独立系统。
包埋机,需要密封性好,无漏蜡、滴蜡等现象为之合格。
切片机,其刀片粗细可自主选择。
脱水、透明、浸蜡,这一过程需过夜,包埋、切片、染色、封片等过程,所需时间则不需2,3小时。
放射科
在放射科里,我们由X光机为主线介绍了医学影像的发展之路,最开始普及的X光机是由X光发生器,折光器,探测板,制冷机,和控制主机等主要部分组成。
X射线应用于医学诊断,主要依据X射线的穿透作用、差别吸收、感光作用和荧光作用。
由于X射线穿过人体时,受到不同程度的吸收,如骨骼吸收的X射线量比肌肉吸收的量要多,那么通过人体后的X射线量就不一样,这样便携带了人体各部密度分布的信息,在荧光屏上或摄影胶片上引起的荧光作用或感光作用的强弱就有较大差别,因而在荧光屏上或摄影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将显示出不同密度的阴影。
根据阴影浓淡的对比,结合临床表现、化验结果和病理诊断,即可判断人体某一部分是否正常。
后来进一步发展为CRX光机,有特有的IP板,X光写入,内部激光读取信息,再由白光擦洗,IP板可以多次使用多次擦洗,这是X光机初次进入数字化的发展边缘。
再有,就是DR(直接数字化X线摄像系统)的X光机,完全的数字化X光机,它在原有的诊断X线机直接胶片成像的基础上,通过A/D转换和D/A转换,进行实时图像数字处理,进而使图像实现了数字化。
DR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具有图像质量清晰、成像速度快,以及辐射量小于传统X射线机等优点。
它的出现彻底实现了医用X光摄影的直接数字化,成为现代放射医学的主流数字化设备。
另外,为了使用的方便,还有携便式的X光机,移动式的X光机,为行动不便的病人提供了方便。
CT,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是用X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由CT可以还可以经过处理得到三维的医学影像。
X光得到的图像信息洗出胶片,利用的是激光相机,激光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激光照相机主要由激光发生器、信号处理器、超声调光器、光学扫描器、胶片传输系统和供片库等所组成。
由激光打入,落到胶片上曝光,可以将所得的信息按诊断的要求进行图像处理,为X线影像的长期保存和高效率的检索提供了可能性。
MRI也就是磁共振成像,它是断层成像的一种,它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
磁共振成像技术与其它断层成像技术(如CT)有一些共同点,比如它们都可以显示某种物理量(如密度)在空间中的分布;
同时也有它自身的特色,磁共振成像可以得到任何方向的断层图像,三维体图像,甚至可以得到空间-波谱分布的四维图像。
检验科:
检验科主要分为三个实验室,分别为生化实验室,免疫实验室,和微生物实验室。
生化检查主要是生化全项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的检查、糖尿病监测、血脂检查、心肌损伤等等。
临床生化检验基本上都实现了自动化分析。
自动化分析仪就是将原始手工操作过程中的取样、混匀、温浴(37℃)检测、结果计算、判断、显示和打印结果及清洗等步骤全部或者部分自动运行。
无论是当今运行速度最快(9600Test/h)的模块式全自生化分析仪,还是原始手工操作用于比色的光电比色计,其原理都是运用了光谱技术中吸收光谱法。
是生化仪最基本核心。
其主要所用的仪器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其主要部件有,加样试剂针、试剂样品盘、反应盘、灯泡等。
加样针表面一般都经过了特氟龙材料处理过,防止在加样品或试剂过程中表面挂液造成交叉污染。
且具有液位探测功能,可自动检测试剂瓶内试剂余量,加样针试剂针都具有上下防撞功能,防止在误操作或机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造成打针现象。
而试剂盘都具有试剂冷藏功能,这是因为试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在低温状态下。
防止因为温度过高造成试剂失效影响测试结果。
反应盘是试剂和样品混匀后反应检测结果的位置,反应杯材质目前有2种,一是有机玻璃二是石英玻璃。
石英玻璃使用寿命较长但造价比较昂贵。
其具有的冲洗功能是采用8段自动清洗,清洗后有自动烘干的功能。
可以重复使用。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光源一般是卤素灯泡,使用寿命大约是2000个小时。
目前的检验中心无论是前处理,还是反应实验室大多采用条码编排的方法进行分类和试验。
由于其测量速度快、准确性高、消耗试剂量小,现已在各级医院、防疫站、计划生育服务站得到广泛使用。
配合使用可大大提高常规生化检验的效率及收益。
生化分析仪用于检测、分析生命化学物质的仪器,给临床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及健康状态提供信息依据。
微生物检查主要用的仪器是全自动血液细菌培养仪,LABSTAR50型自动血培养仪为微生物快速培养系统,可以对败血症、菌血症等患者血液里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快速灵敏的检测,同时也可检测体内正常无菌部位(胸腔、腹腔、关节腔、心包腔、脑脊髓腔等)的病原微生物,为临床迅速有效地进行抗感染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仪器为50个瓶位转动式,核心部分由转盘、驱动电机、控制电路、光电检测系统、温控系统等组成。
转盘上的50个瓶位分内、中、外三圈,配合三组高灵敏度荧光检测器。
检测原理为采用均质荧光增强检测技术。
培养瓶底部的荧光传感器受细菌产生的代谢物质激发产生荧光,荧光强度随着细菌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强,系统根据荧光变化趋势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
操作步骤为,首先采样,置入血培养瓶(使用的是读码器置瓶,人工输入条形码置瓶),录入病人信息,进行培养,检测,当检测结果出现时可以报警。
UnicelDXI800免疫分析仪系统是一种体外诊断设备,用于人体体液各成分浓度的定量、半定量或者定性分析。
其主要由两个子系统组成,执行所有样品处理功能的仪器,以及提供人机界面的系统控制组合。
分析仪主要原理是本仪器的主要原理:
仪器的测量系统运用激发光扫描标记物和待测物结合区,获得浓度信号,然后对浓度信号进行分析,定量的对靶向待测物进行分析,仅用一步法对全血、血清或血浆提供快速定量的免疫结果。
检测卡和仪器构成一个系统,须配套使用。
虽然增加了额外的检测成本,但是节省了繁杂的人工操作,实现了高效率检测。
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是一款操作简便快速的自动化仪器,适用于临床常见病原菌的种类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定量分析,鉴定原理为碳源利用方法,利用微生物对不同碳源代谢率的差异,针对每一类微生物筛选95种不同碳源,配合四唑类显色物质(如TTC、TV),固定于96孔板上(A1孔为阴性对照),接种菌悬液后培养一定时间,通过检测微生物细胞利用不同碳源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氧化还原酶与显色物质发生反应而导致的颜色变化(吸光度)以及由于微生物生长造成的浊度差异(浊度),与标准菌株数据库进行比对,即可得出最终鉴定结果。
细菌鉴定结果判断采用动态数据库,与传统的终点数据库相比,其获得正确结果的可能性更大、抗干扰能力更强。
对于数据的管理,用户可对数据文件进行备份、合并、浏览、编辑及表格形式输入或输出。
超声科:
超声影像研究室可进行B超和彩超检测。
B超是超声显像法的一种,利用探头向人体组织发射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同时将人体各种组织反射的超声波接收还原显示在特点的显示器上形成图像后由医师辨别人体器官是否发生病变,由于B超对人体无损伤,准确率高,因此,B超广泛地应用在医学临床上。
B超的清晰度表现在所能显示光点灰阶级数的多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B超所能显示的灰阶级数也由最初的8级发展到256以上。
各种新型探头如术中探头、腔内探头及多类高频探头的应用,也大大拓展了B超的应用范围。
数字化黑白超声诊断系统。
该设备在超声临床诊断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腹部,妇产科,泌尿科,表浅小器官,外周血管等。
它采用先进的数字化超声灰阶成像技术,具有全声场极佳的穿透力、从近场至远场均匀细腻一致的卓越超声图像。
系统通过宽频带变频探头群,优质的宽孔径可变技术和极佳的动态聚集等技术,达到了高精确度的优秀成像水平,使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系统诊断。
高质量图像及12英寸高分辨率无闪烁显示器为超声医生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在高清晰度的黑白B超基础上引入彩色多普勒技术就形成了彩色B超,简称彩超。
彩超可以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像,既具有二维超声结构图像的优点,又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在临床上被誉为“非创伤性血管造影”。
其主要优点有:
快速直观显示血流的二维平面分布状态;
显示血流的运行方向;
有利于辨别动脉和静脉,识别血管病变和非血管病变,了解血流的性质、方向与速度,能对血流的起源、宽度、长度、面积进行定量分析。
心脏彩超可以诊断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塞、各种病因导致的心肌病、心肌炎、肺心病、晕厥查因、心律失常查因、小儿川崎病、心脏肿瘤、心包病变、甲亢性心脏病等,是冠心病高危人群常规体检方法。
对心脏杂音的病因诊断可以提供直观的依据,是心脏病体检的重要手段,同时它可常规用于心脏手术中的检测,同时可指导心脏病的临床用药,还可帮助临床判断垂危病人心功能情况。
实习总结:
这次参观实习,我们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平时只出现于书本上、图片中的各种医疗仪器设备。
参观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复习、不断将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的过程。
一些过去只知表面意义的名词终于在现实中得到了直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