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非公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和指标体系.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1382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非公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和指标体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云南省非公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和指标体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云南省非公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和指标体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云南省非公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和指标体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云南省非公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和指标体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非公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和指标体系.doc

《云南省非公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和指标体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非公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和指标体系.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非公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和指标体系.doc

云南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工作方案和指标体系

----2010年度非公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直接介入)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云南省科技厅

二○一一年三月

目录

一、云南省2010年度非公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方案 1

(一)项目概况 1

(二)评价依据 2

(三)评价对象 3

(四)评价原则 3

(五)评价内容 4

(六)评价目的 4

(七)评价方法 5

(八)评价标准 5

(九)工作组织 6

(十)工作步骤和进度 6

(十一)评价结果的应用 8

二、云南省2010年度非公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9

(一)指标体系制定原则 9

(二)指标体系框架图 9

(三)评价指标表 10

(四)评分计算方法 13

(五)评价结果 15

三、信息调查表和汇总表 15

(一)项目信息调查表 15

(二)县市级信息调查表 15

(三)州市级信息调查表 16

(四)省级信息调查表 16

四、评分表 16

五、执行情况报告编写提纲 17

2

一、云南省2010年度非公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方案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1﹞285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云政办发〔2006〕181号)等文件相关要求,省财政厅组织委托省农科院、云南大学对2010年云南省非公经济发展专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

为完成好该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概况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提供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多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早在2003年,云南省委和云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发〔2003〕5号),并设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

2009年,云南省委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又下发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云发〔2009〕9号)。

在一系列鼓励政策的带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2010年,云南省财政厅安排99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我省非公经济发展。

财政资金支出分为:

银行贷款贴息和补助资金6365万元原扶持项目140个,计划安排资金6400万元,但实施中发现(德宏州报告)梁河县健灵胶蓝茶厂项目不真实,在请示省政府批准后取消了扶持资格(原计划扶持财政资金35万元),实际下达6365万元。

(省工信委负责)、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项目资金2000万元(省科技厅负责)、融资担保资金1500万。

本次仅对资金支出前两项进行绩效评价,融资担保资金不在本次绩效评价范围。

全省共涉及评价项目207个,其中,省工信委牵头负责的项目139个,省科技厅牵头负责的项目68个。

(二)评价依据

1.《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1﹞285号);

2.《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云政办发〔2006〕181号);

3.《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0年度部分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云财绩〔2011〕31号);

4.《云南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云财企〔2003〕238号);

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

6.《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发〔2003〕5号);

7.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云发〔2006〕24号);

8.云南省政府关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08〕353号);

9.《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云发〔2009〕9号);

10.《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暂行)》(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公告〔2008〕第1号);

11.《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云科财发〔2008〕78号)

12.《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安排2010年非公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的请示》(云工信中小〔2010〕674号);

13.《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下达2010年非公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云财企〔2010〕310号);

14.《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科技厅关于下达2010年云南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技术创新)的通知》(云财企〔2010〕34号)

15.其它相关政策文件。

(三)评价对象

评价对象是:

2010年云南省非公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资金,涉及的项目管理部门和承担单位。

(四)评价原则

1.科学规范原则。

以云南省非公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为评价重点,严格执行绩效评价的相关程序,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公正公开原则。

评价坚持客观、公正,标准统一、资料可靠,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3.分级分类原则。

评价由省财政厅、省工信委、省科技厅根据云南省非公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

4.绩效相关原则。

评价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五)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主要是对云南省2010年度非公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目标完成、资金管理、项目管理、项目效益及满意度进行评价。

1.任务完成情况。

主要是项目任务目标的完成情况。

2.项目管理情况。

主要是项目管理制度的建设、执行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等进行评价。

3.资金管理情况。

主要是资金的筹集、管理与使用情况,包括预算和筹集情况、资金到位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财政资金拨付是否及时、使用是否专款专用、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等。

4.效益情况。

主要是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和环境影响等方面。

5.满意度情况。

主要是受益企业对项目实施的满意度情况。

(六)评价目的

了解云南省2010年度非公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进展,资金使用,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取得的成效;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强化监督,保证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指导预算编制、申报绩效目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云南省2010年非公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进展和产出的效益的绩效评价,为下年度本类项目实施提供参考。

(七)评价方法

本项目主要采用:

成本效益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专家评议法、比较法等。

对具体项目采取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定性指标定量化,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方式开展评价工作。

1.成本效益分析法。

针对财政支出的绩效目标,对付出的各种成本和产生的效益进行比较,以成本最小取得最大效益为优。

2.因素分析法。

通过列举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因素,评价绩效实现程度。

3.专家评议法。

通过若干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财政支出绩效进行评估分析,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4.比较法。

通过对比财政支出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与预定的目标,分析目标的完成情况,从而评价财政支出绩效。

(八)评价标准

1.计划标准。

以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等作为评价的标准。

2.历史标准。

参照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

3.其他标准。

参照相关文件规定的程序、资料、要求等作为评价标准。

(九)工作组织

为使绩效评价工作顺利开展,由省财政厅绩效管理处牵头,财政厅企业处、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农科院、云南大学数理统计学院、相关专家等参与,联合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负责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

工作组构成如下:

组长:

杨红平省财政厅绩效管理处处长

副组长:

樊黎明省财政厅绩效管理处副处长

周正昌省财政厅绩效管理处副处长

陆建勇省财政厅企业处副处长

陈宏省科技厅发展计划处处长

史震坤省工信委中小企业处副处长

成员:

王丽芬、李辉、刘玲、毛蕾、李建东、陈万春、李华、肖植文、唐年胜、张锡顺、林郁、杜刚、李杰、张理、万红辉、郑宇鸣、孙燕

(十)工作步骤和进度

1.成立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委托省农科院、云南大学,拟定评价工作方案。

2.2011年4月10日前,省农科院、云南大学,收集、整理项目相关基础信息资料,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信息调查表,提交财政厅绩效管理处准备论证。

3.2011年4月11日至4月21日,省财政厅绩效管理处组织专家论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省农科院、云南大学根据论证会意见建议,修改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信息调查表,提交绩效管理处。

4.2011年5月,省财政厅、省工信委和省科技厅向各州(市)财政、经贸和科技等部门联合下发绩效评价通知,布置绩效评价相关工作。

5.2011年7月5日前,县(市、区)级经委(经贸委、经贸局或非公管理部门)、科技局(或非公技术创新管理部门)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组织安排所辖项目实施单位填报信息采集表和汇总表,并撰写所辖项目执行情况报告,上报州(市)工信委(经委或非公管理部门)、科技局(或非公技术创新管理部门)和同级财政局。

6.2011年7月15日前,各州市工信委(经委非公管理部门)和科技局或非公技术创新管理部门)将所辖各县(市、区)及本级的信息采集表、汇总表、项目执行情况报告装订成册,并分别撰写全州(市)的项目执行情况报告,若州(市)级有项目实施单位的,还需负责填报本级的项目信息采集表、汇总表和撰写本级项目执行情况报告,上报省工信委、省科技厅和同级财政部门。

7.2011年7月25日前,省工信委和省科技厅将各全州(市)及本级的信息调查表、汇总表和项目执行情况报告装订成册,并分别撰写全省的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若省级有项目实施单位的,还需负责填报本级项目实施单位的信息采集表、汇总表和撰写该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并撰写省级项目执行情况报告,报送省财政厅,同时转交绩效评价第三方(云南大学)进行汇总、分析和评分。

8.2011年8月10日前,云南大学、省农科院根据提交的相关资料,对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负责评价和评分。

9.2011年8月25日前,绩效评价工作组组织云南大学、省农科院,按不低于30%的抽查面对州(市)、县和项目单位进行抽查,出具抽查报告。

10.2011年9月10日前,省农科院根据项目执行情况报告、评分结果和抽查报告,撰写绩效评价报告,省财政厅绩效管理处组织专家对中介机构提交的评价报告进行论证,根据论证会提出的意见建议,修改完善,形成最终的绩效评价报告。

(十一)评价结果的应用

通过对2010年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经费项目的绩效评价,形成本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报送相应单位(部门),为相关部门执行本类项目决策时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云南省2010年度非公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制定原则

本次评价指标体系制定遵循以下原则:

1、相关性原则。

绩效评价指标应当与非公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有直接的联系,能够正确反映目标的实现程度。

2、重要性原则。

优先使用最具科技计划项目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核心指标。

3、可比性原则。

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针对科技计划项目的特点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4、经济性原则。

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应当通俗易懂、简便易行,数据的获得应当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5、系统性原则。

绩效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