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配套工程Ⅰ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59771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4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配套工程Ⅰ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市政配套工程Ⅰ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市政配套工程Ⅰ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市政配套工程Ⅰ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市政配套工程Ⅰ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配套工程Ⅰ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市政配套工程Ⅰ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配套工程Ⅰ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配套工程Ⅰ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七章材料进场计划安排。

33

第八章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情况及进场计划。

34

第九章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手段及质量目标的保证措施。

36

第十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54

第十一章确保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

57

第十二章针对本工程的特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措施。

60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某一期市政配套工程Ⅰ标段,是一路工程施工标,位于某县内,道路桩号0+070—3+945,宽55米。

工程内容包括道路、排水及相应临时工程。

二、气候条件:

场地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春季降水丰富且降水过程长,初夏因冷热高气压对峙,造成连绵不断的“黄梅雨”,盛夏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以东南风为主,秋季受蒙古高气压影响,天气干燥,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出现晴冷天气,以西北风为主。

本区历年平均气温16.6℃,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9.3℃;

多年平均降水量1463.6mm,多年最大降水量1917.0mm,多年最小降水量806.3mm,一日最大降水量276.4mm,多年平均降水日数129天,降水集中在5~6月及8~9月,本区7~9月台风影响频繁,常遇台风在此及邻近沿海登陆,出现狂风暴雨,水位猛涨,酿成洪涝灾害。

三、地质地理情况:

场地拟建道路沿线河网众多,对路基存在不稳定隐患,是区内主要不良地质问题,应进行排水、清淤至原状土,可回填、置换碎石土并分层夯实进行处理。

四、现场施工条件:

该道路施工为新建工程,场地内矿渣施工便道已经可以通往场外道路,施工机械及材料进出场比较方便。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

一、施工区域划分

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现场施工条件,生产拌和场设置的位置,将该道路排水工程划分为两大施工区域,每个施工区域配备2名以上施工技术人员,二施工区域可同时施工,展开质量、进度等方面的竞赛。

二、施工顺序安排原则

1、每个施工区域流水作业,交叉施工,二个施工区域的机械设备,劳力、材料服从项目部统一调配,保证整个工程顺利进行。

2、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附属;

即先排水,后道路,先快车道,后人行道。

3、地下由深到浅,地上基层平行交叉进行;

4、在保证工人连续工作的前提下,允许合理利用工作面;

5、在组织流水作业时,合理确定流水组中的施工段数,保证各组流水工期之和最小。

三、施工队的划分

本工程分道路施工队、排水施工队,每个施工队根据需要下设专业施工班组。

道路施工队下设四个施工班组,即底层施工班、基层施工班、路面施工班、道路附属施工班等;

排水施工队下设两个施工班组,即开槽管施工班、顶管施工班。

四、施工组织机构

1、现场组织框图(如图)

现场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机械施工队

综合办公室

材料设备室

安全文明室

质量检查室

施工技术室

排水施工队

道路施工队

各施工班组

2、现场组织框图了解详述

本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对业主和总公司负责。

同时,项目部各部门分工明确,相互协作,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人,总工程师1人,项目副经理2人,项目部下设施工技术室、质量检查室、安全文明室、综合办公室、材料机具室及机械设备队等职能部门。

3、现场组织机构分工详述

①、项目经理部是施工队伍的核心,其职能是按照业主和合同条款的要求,圆满地履行施工合同。

②、总工程师负责工程质量与工程施工技术。

③、项目副经理负责所属项目分部内部事务,如工程进度、工程计划、对外关系等工作,项目经理不在时,代替其主持工地工作。

④、项目经理部中的施工技术室的职能是制订和下达施工计划,检查、督促各施工队,按时完成任务,每月对各施工队完成的施工任务计量计价,编制中期支付文件,并报送监理和业主。

⑤、质量检查室是质量控制的专职部门,接受和传达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有关质量的指令。

⑥、综合办公室负责项目部内日常生活、生产后勤事务、财务管理。

⑦、材料机具室统一控制全合同段内各种大宗材料及零星机具的购置和保管。

⑧、安全文明室负责整个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生产。

⑨、机械设备队是工程施工保证进度和顺利进行的关键部门,负责机械设备操作施工,日常维修保养。

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一、生产基地的位置选择

道路排水工程,只设立一个生产基地,在业主指定的滨纬一路与滨经七路交叉口的西北空地上。

二、生产基地内的布置

本工程设置项目部工地现场办公室、监理现场办公室、餐厅、浴室、职工宿舍、仓库、试验室、混凝土搅拌场地、水泥棚、机械停放场地、半成品材料堆放区、钢筋加工棚、木工棚等。

场内还设置砂、石料堆料场,场地进行硬化处理。

三、施工临时用水电、临时道路

根据业主指定的位置接入,每隔100米设一分接处;

施工临时道路利用已填矿渣路,原路未到处用60CM厚6米宽矿渣压实铺筑。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一(附后)

第四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第一节施工准备工作

一、测量基准点的交接

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进行工程施工基准点的交接,在复核的基础上,办妥基点交接手续,并采取相应的标识及保护措施。

二、水准控制点的布设

水准控制点设置不受施工影响的区域,且便于施工中使用。

水准点采取15cm×

15cm×

15cm木桩、顶部予埋铁钉结构(并以砼浇筑加固)或在永久结构筑物上用红漆标注,布设时采用测回法闭合,闭合差控制在<

12(L为水准线路长度,长度以km计)。

三、施工放样

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放样,主要依据图纸和招标文件及有关资料用木桩和石灰线放出道路施工线、管道施工线及临时设施的布置线。

四、现场踏勘、调查内容

1、对施工有影响,需拆造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公用事业杆线、管道和附属设施以及树木、农作物等;

2、因施工影响沿线建筑物、构筑物、公用事业的杆线、管道安全,需加固保护的结构、数量和确切位置。

3、沿线需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古迹、测量标准及军事设施等;

4、了解沿线缺土、余土的地段和数量以及可供借土或弃土的地点。

5、摸清沿线可利用的排水沟和下水道,及以往暴雨后的积水情况,以便考虑施工期间的排水措施;

6、了解现场附近供水、供电、通讯设施、运输路线、场地及其它设施的情况。

7、了解沿线各单位因施工受到的影响情况,以及车辆交通影响,以便提出安排方案。

第二节道路施工

一、施工准备

1、施工准备

(1)组织项目部、施工队有关人员全面熟练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

(2)根据现场收集的情况,进一步核实工程量,编制各工序实施性施工方案。

2、施工测量

组织测量员复测本工程的主要控制点,建立工程施工控制网,进行工程施工放样。

对管道中线、道路中线进行施工放样并设立放样桩及其保护桩。

二、底层继配碎石铺装

1、继配碎石质量控制:

填筑继配碎石前,要严把材料质量关。

首先,在料场严禁易风化、易溶解的继配碎石装车,尽量降低针、片状和超粒径继配碎石含量;

二是检查每车的继配碎石质量,不合乎要求者拒不收料;

三是施工现场,派专人把极少量进入场地的易风化、易溶解继配碎石清理出去。

2、摊铺

A、摊铺前对路基中线纵横断高程宽度进行复核测量,表面清洁、无杂物;

B、按计划段落数量上料,循序摊铺创造各工序连续作业条件;

C、机铺或人铺按设计厚度*压实系数的松铺厚度,反复检测虚厚高程及横断面使之符合设计要求,边线齐正,过宽的路(≥22米)适合分条进行摊铺;

D、继配碎石符合要求后,即可进行填筑工作。

继配碎石回填以推土机平整为主,辅以人工配合。

在继配碎石回填过程中,使大小颗粒分布均匀,大粒在下面,使之稳贴地面,不得出现“搭桥”、“重叠”等现象,石缝用碎碴挤密实。

3、碾压:

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

继配碎石的碾压,按从边到中,先轻后重的作业顺序进行,碾压时主轮迹适当重叠,先后两次轮迹应重叠15CM左右。

碾压时,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状态下进行,过干时应及时洒水,过湿时应适当凉干,尽量做到及时碾压。

两个作业的接荐处,主轮的重叠范围不小于5米,行驶速度要适当降低,并相应增加碾压遍数。

对于局部区域出现弹簧、翻浆现象,要及时、彻底的进行处理,一般是采用挖掘机挖走弹簧、翻浆的继配碎石及底部的稀泥,先抛片石,后再回填继配碎石、平整碾压。

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施工前,做好测量工作,在底基层上恢复中线,并加设各种控制桩:

做好临时排水、临时道路、临时供电线路搭设、临时水源、水管的铺设工作;

做好对基层的验收工作(主要是对标高、密实度、平整度、沉降值等),凡验收不合格的地段严禁铺设。

2、材料控制

(1)水泥:

、应选用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的32.5#水泥,基层碾压应在水泥结层处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到最佳压实度的95%,应用18T以上压路机进行碾压。

(2)集料:

细集料采用天然砂、细度模数≥2.3mm,粗集料采用机轧碎石,级配按设计要求进行,要求集料坚硬、不含杂质的颗粒,其磨耗损失不超过35%,集料压碎值不超过30%,集料含泥量<1%。

(3)水:

拟采用饮用水或监理工程师认定达标的淡水。

(4)水泥稳定配合比应满足如下要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7天浸水抗压强度大于2.5Mpa。

(5)水泥稳定基层配合比:

0.5—1CM18%、1—2CM18%、2—4CM24%、中砂40%、水泥用量3%。

3、混合料的生产

(1)、配料、拌合:

根据天气及原材料情况,值班试验员合理调整配合比,装载机供料、自动计量配料,拌合时间控制有50秒以上,拌合均匀,用水适中。

拌合料应均匀,无灰条、灰团和花面等不良现象。

(2)、拌合时自动计量,拌合必须均匀,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没有粗细颗粒蜂窝。

拌合完成后,用自卸车运至现场。

拌合料应随拌、随运、随摊铺、随碾压。

4、试验路段实施情况

(1)、确定施工工艺

通过现场实际考察,结合设计图纸和招标文件,拟采用的施工工艺为:

从材料的采购、集料拌和、运输、摊铺均采用机械化施工;

混合料的拌和采用粒料拌和机集中拌和;

碾压采用大型钢轮压路机和胶轮压路机进行组合碾压;

现场摊铺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养护采用洒水车进行。

(2)、试验路段实施

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批准,并选择具有代表的试验段进行试验性施工,以确定具体施工工艺及措施。

根据施工工艺确定的施工机械进行试验性施工,首先考核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包括机械性能、运输、质控情况、工艺衔接等,在试验路的施工中和结束后,按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相关试验,并对该施工工艺再次进行评价,从压实度、高程和平整度等几项技术指标的试验结果看,均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入达不到,对施工工艺再进行调整,以从新标定施工机械、人员、施工方法,为正式施工创造条件。

5、水泥稳定碎石施工

(1)施工要求:

A、洒水、拌和必须均匀,碾压时应控制混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