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本运营功能与模式(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企业资本运营功能与模式(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资本运营功能与模式(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资本运营的平台——资本市场
(一)我国资本市场概况
(二)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建议
四、关于资本运营的一些建议
(一)要认识到资本运营是一种特殊的商业模式
(二)企业要从战略高度进行资本运营谋划
(三)资本运营不仅要注重经济价值还要注重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四)要认清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的关系
(五)资本运营目标不应局限于利润、资本增值,而应立足于企业价值
引言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其改革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摆在企业和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
国有资本不仅具有一般资本的特性,同时也体现着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功能与目标。
如何有效运营国有资本,推进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目标,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
本课题组认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要求与国有资本的逐利性是国有资本运营的“动力源”,资本的存量调整和增量投资是国有资本运营的主要方式。
因此,课题从资本运营的理论出发,运用国际国内及省内一些企业资本运营的成功案例,明确了资本运营的主要载体——资本市场,并从新的视角探讨了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功能与模式,而且,对企业价值的真谛本人还有一些新的想法和理念,供大家讨论。
“资本”、“资金”、“资产”这三个概念之间非常的接近,但又存在着细微的差别。
它们的共同点是:
都可理解为一定的资源和价值;
区别在于它们的侧重点不同:
“资产”侧重于强调某种资源或价值的“权属”、“产权”、“归谁所有和支配”这样的意思,如我们经常说某人拥有多少“资产”,而不说某人拥有多少“资本”,在强调拥有和控制某种资源时我们用“资产”这个概念。
“资本”侧重于强调资源和价值的来源——资源是怎么来的,是谁投入的,同时,“资本”也强调“本金”、“原始投资”意思,所以“资本”可以理解为可以创造更多价值的价值。
“资金”侧重于强调资源和价值的存在形态,如我们经常说“货币资金”、“实物资金”、“资金周转”等。
我们很容易为资本运营下个定义:
资本运营就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资本增值为目的,对自己所拥有和控制的资源进行运作的经营活动。
典型的资本运营活动是:
上市(含:
直接上市——IPO、间接上市——买壳上市)、收购(既:
控股合并、股权投资)、兼并(既:
吸收合并)、新设合并(两家以上公司组成新的公司,原公司灭失)、重组(含:
业务重组、资产重组、债务重组、股权重组)。
(控股合并——指的是合并方(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被合并方(被购买方)在合并后仍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并继续经营的股权投资行为。
吸收合并——指的是合并方(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被合并方(被购买方)在合并后失去独立的法人资格的股权投资行为。
新设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后,成立一个新的公司,参与合并的原有各公司均归于消灭的公司合并。
重组——是指公司或企业集团内部,对组织结构、股权结构、债务结构、资产或业务进行重大调整的资本运作行为。
)
这些内容属于狭义的资本运营的概念,是资本运营中最核心、最精华的部份。
广义的资本运营概念包含的内容更多和范畴更大,在这里不作探讨。
进行资本运营的一个根本目标就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企业之间的兼并、收购(简称并购,M&
A)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价值快速增长的主要方式,其主要体现在:
一是使企业现有资产规模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增加,缩短了企业资产建设、扩建和改造的周期;
二是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改善企业的灵活性和环境适应性,企业能在很短的时间里突破自有资产和技能专用性的束缚,迅速掌握缺乏的核心技能和专有知识。
并购在企业价值增长中的作用无可替代,它是企业在短时间内突破资产约束极限,扩大经营范围、调整核心业务、实现超迅速增长的捷径。
1、企业价值的含义
企业价值是指在特定目的下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或部分权益价值。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评估方法主要分为收益法、成本法和市场法三大类。
(1)经营价值(valueofoperations):
是将经营活动产生的未来预计自由现金流量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折现后的价值:
FCF——自由现金流量,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经营价值,预期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之和。
(2)公司估价(corporatevaluation):
通过将营业价值和非经营性资产的价值加总,可以得出公司的总价值。
(3)普通股权益价值(valueofequity):
等于公司总价值减去债务和优先股的价值之差。
2、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
企业的价值并不是取决于过去和现在的收入,而是取决于未来的现金流等因素,具体来讲,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是:
(1)预期未来净现金流——是用现金注入减去流出的净额,可以用净现金流(NCF)、自由现金流(FCF)来衡量,它的大小与企业价值正相关;
(2)增长率(g)——可以理解为企业现金流的增长速度,增长率的高低代表了企业的成长性,代表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它与企业价值正相关;
(3)经营收益率(OP)——它以税后净营运利润除以销售收入比率来衡量,它的高低体现了公司业务的盈利能力,与企业价值正相关;
(4)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它反映企业的筹资能力和风险的大小,它的高低与企业价值负相关;
(5)经营年限(T)——也可称为企业的寿命,它可以反映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它的长短反映企业持续获得正现金流的时间,与企业价值正相关。
企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尤其是在当今资本大潮到来之际,必须借助资本的杠杆跨跃式发展。
企业的发展模式按照扩大规模的资金来源划分,可以大致划分为三种:
第一种,内部积累式成长,这种模式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最突出的就是企业的积累和发展速度慢。
第二种,借贷式成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负债经营。
借贷式成长的局限性和风险性也很大:
第一,到期还本付息压力比较大,有可能引起企业的财务危机,这时企业会感到非常的累,迫不得已而采取借新债还旧债、一项资产多次抵押等办法;
第二,借款规模有限,因为企业可用来抵押的资产是有限的;
第三,再筹资受到限制,通过负债筹资越多成本越高、难度越大。
第三种,借助资本力量快速发展。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可以在资本市场上找到合适的资本来支持企业的发展。
第一,企业在创业期,可以寻求下列途径获得资金:
申请国家各项扶持基金;
通过内部职工持股获取资金;
寻找投资早期项目的风险投资基金或天使投资人。
第二,在企业进入成长期、成熟期后企业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获得资金:
私募股权融资;
上市融资;
并购融资;
债券融资、金融机构贷款。
案例1:
阿里巴巴的快速发展
1998年12月,马云和其他17位创建人在中国杭州发布了首个网上贸易市场,名为“阿里巴巴在线”,这是阿里巴巴传奇的开始。
至今,其历史也不过13年,但却创造了商业奇迹,阿里巴巴集团公司已经有10家旗下公司,分别是:
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阿里软件、阿里妈妈、口碑网、阿里云、中国雅虎、一淘网、淘宝商城。
阿里巴巴的功得益于它革命性的商业模式,但也离不开资本的支持:
1999年10月,引入了包括高盛、富达投资(FidelityCapital)和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等在内的首期500万美元天使基金;
2000年1月,获得日本软银(SOFTBANK)的注资2000万美元;
2002年2月,进行第三轮融资,日本亚洲投资公司注资500万美元;
2004年2月,获得82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
投资者包括软银、富达投资、GraniteGlobalVentures和TDF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
2005年8月,与雅虎结成战略同盟。
阿里巴巴实际收到2.5亿美元现金。
其中包括雅虎的7000万美元(购买普通股),以及软银的1.8亿美元(购买可转换债券)。
淘宝成为100%控股公司。
雅虎成为第一大股东,拥有40%股份。
马云及其团队为第二大股东,拥有28.2%股份,软银为第三大股东,拥有股份16%。
由此可见,资本运营在提升阿里巴巴的发展速度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案例2:
辽宁成大借助资本运营快速发展
辽宁成大从原来注册资本只有360万元辽宁省针棉毛织品进出口公司,借助资本运营跨跃式发展,在20年的时间里,发展为注册资本90944万元的企业集团。
辽宁成大取得了股票市值高峰时比发行时增长了120倍、注册资本增加252倍、净资产增长647倍等优异的成绩,给股东带来丰厚的回报。
这些都离不开公司的资本运营:
1993年,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
1996年,辽宁成大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1200万股,募集资金9936万元,并于同年在上交所上市。
上市为公司打开了直接融资的渠道,为日后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后,辽宁成大通过送股、转股、配股等活动不断增加注册资本,增强自身实力,以及通过有限多元化的投资活动,迅速扩大公司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实现了快速的增长。
发展速度可以说是当今企业竞争的一个有力武器,哪个企业能够更快地研发出新的技术和产品,哪个企业能够更快地占领市场,往往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和有利地位。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资本运营的支持。
但需要发展速度不光是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更应该是质的提高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二)资本运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1、利润率的提高
要提高利润率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提高产品价格和降低成本,在这两方面,资本运营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案例3:
框架传媒的并购与出售
在1999年成立的框架传媒是国内第一家高档社区媒体开发商——电梯中的平面广告,当时的市场空间巨大,利润丰厚。
但由于门槛比较低,到2001年同行公司纷纷模仿框架模式进入社区媒体市场,导致恶性竞争,利润空间急剧下降(比如,几家广告公司找物业谈判,物业就可以借机提高收费)。
2004年,这个行业开始了震动全国的整合,起源于一个人的加入——谭智(这个人阅历非常丰富:
美国Chipcom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兼首席代表、微软(中国)公司任副总经理、香港Tom集团高级顾问等)。
2004年,谭智加入框架传媒,带来了美国IDG及汉能基金的联合投资,同时出任框架传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2005年,原框架与朗媒传播、信诚四海、领先广告、拓佳广告、阳光加信、力矩传媒、圣火媒体、星火传媒、上海品一等同行公司兼并重组,一举占有市场90%以上的份额,这样就拥有了定价权,实现共赢。
绝大数兼并采用现金加股票作为对价,极少数被收购企业全部要了现金而没要股票,这些人后悔的要命,因为,2005年10月15日,以1.83亿美元的价格被分众传媒收购,分众传媒成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谭智等人获得了超过25倍的投资回报,而只要现金的人回报率低了很多。
可见,这种横向的并购是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行业集中度的有效手段,进而提高企业的定价能力与盈利水平。
通过收购、兼并适度提高行业集中度不仅有利于企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