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58805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课 题

  数一数

  教时

  四

   16

  学 习

  目 标

  、

  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

  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数一数”“拨一拨”“估一估”“比一比”等活动,对

  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习重点

  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一、

  谈话导入

  、师展示学校图片,介绍。

  2、让学生说说能找到哪些数字信息,学生找到并回答。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体会生活中的大数。

  )感受师提供的大数

  2)班内交流学生自己找的的大数。

  2、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认识“千”。

  )估计大正方体中小正方体的个数

  2)小组合作、认识“千”、“万”

  展示学生数的过程。

其他学生质疑,该生释疑。

  3)认识“万”

  4)感受一千、一万的大小

  A、5)数位顺序表的排列

  A、回顾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B、班内反馈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课本29页“说一说”

  2、课本31页“涂一涂”

  班内反馈交流,只要学生涂的正确都给以鼓励,涂法可以多样化。

  四、班内总结汇报

  学 生 活 动

  学生估计一下有多少个,并说说自己是如何估计的。

  学生仔细观察大正方体,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回答,并说出原因。

  学生在课前发的表格中按一定的顺序填写。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数一数有多少个,班内汇报,让学生说出自己是如何数的。

  学生独立涂出二百三十八个小方格,要求要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二百三十八个小方格。

  板书设计

  0个一是十

  

  0个十是一百

  数位顺序表

  0个一百是一千

  0个一千是一万

  ……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拨一拨

  2 17

  .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

  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3.通过“拨一拨”活动,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活动一:

拨一拨

  

(一)出示信息(投影)

  

(二)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第一类:

不带0的数。

  抽学生代表说说数的读法,该怎么读?

为什么这样读。

  抽几桌汇报。

  2、第二类:

中间带0的数

  

(1)老师将这两个数先后出示在计数器上,要求学生先读数,再说说这个数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

读中间带0的数的方法;

不管中间是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出示只有中间带0的数,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读。

  3、第三类:

只有末尾带0的数

  老师归纳。

  4、第四类:

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

  

(1)读一读、说说方法,老师小结。

  

(2)出示一个代表所写的数,看谁读得快,学生自己读后,抽生读。

  (三)你拨我写

  (四)总结读、写数的方法。

  活动二:

练一练

  说一说商品的价钱

  2、

  写出横线上的数

  3、

  填一填

  学生试着读读划线的数。

然后将这些数进行分类。

  分组讨论交流这4种数的读法,并将自己讨论的一类数各摆出5个。

  学生再读读数,然后将数拨在计数器上。

  每人写一个不带0的数,请同桌读一读。

  派代表说说这类数的读法

  出示你所写的数,让其他学生读。

  298

  (299)(300)(301)302

  八百零六(806)

  3800,(3900),(4000)4100

  九千零三十(9030)

  四千八百(4800)

  比一比-比较万以内数大小

  3 18

  、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估一估”的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比一比

  创设情境:

小鸟认数

  、学生扮演小鸟认数:

  084

  982

  3756

  4184

  2、比大小

  出示

  3、讨论:

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4、交流:

  5、明确:

  

(1)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2)位数相同,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活动二

  练一练

  在○里填上“&

lt;

”或“&

gt;

  074○846389○9825102○5184

  活动三:

试一试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这么多的数,怎样能很快地从小到大排列呢?

  想一想:

  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

  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

  活动四:

猜数游戏

  活动五:

估一估

  、大约有多少粒豆子?

  2、估一估,填一填

  树上大约有一()个桃子,大约有三()片叶子,河里大约有五()只鸭子。

  说一说各自的想法

  学生独立练习

  交流想法,着重说一说最后一题。

  

  学生独立思考

  讨论:

  交流解决问题的步骤

  独立完成

  比一比

   

  084&

982

  3756&

4184

  练习五(万以内数认识的练习)

  4 19

  、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并能运用词语描述两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2、能熟练读写万以内的大数。

  3、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数感。

  熟练读写万以内的大数

  基础练习

  、解决课本38页第1题

  班内汇报,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2、解决课本38页第3题。

  班内汇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师生共同判断。

  3、解决课本38页第3题。

  班内交流。

展示学生的答案,全体师生共同判断。

  二、综合练习

  1、解决课本38页第2题。

  班内交流答案。

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答案,然后说说自己找到的是什么规律。

  2、解决课本39页第5题

  班内汇报答案。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3、解决课本39页第6题

  班内交流

  最接近8000的数可以比8000大有可以比它小,但它与8000相差最小,答案是8002

  三、班内总结汇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独立看题理解题意,在班内说说如何做,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数字。

  A、自由读数B、同位两人每人选两个数,说说各数中的“7”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多少。

  A、学生说说题意。

连线-把数字和相应的读法联系起来。

B、独立连线完成题目。

  A、读懂题目,先找规律然后根据规律填空。

B、让学生独立找规律然后填空。

  A、仔细观察情景图,说说从图中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

B、学生独立完成题目,用自己喜欢的图标画在相应的表格内。

  A、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哪个数最接近8000。

B、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练习五-----万以内数读写的练习

  3040

  XX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测量》单元备课

  一、教学内容:

P42~P47

  二、教学目标: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

  在测量中,统一建立度量单位。

  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

  4、

  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5、

  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6、

  能估计一些物体长度,并进行测量。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难点:

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关键: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课时划分:

  6课时

  五、测量

  铅笔有多长

  五

  20

  、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估测能力。

  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猜一猜这支铅笔的长度。

  2、学生说一说猜测的原因。

  二、自主探究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估一估10厘米红色纸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