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4Word文件下载.docx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4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4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
除了国家政治生活,诚信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4.在法制社会里更讲究道德,没有诚信寸步难行.
5.任何本领都不比良好的品格与态度更受人欢迎:
生活是期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的光明磊落:
天下没有一种广告,比诚实更能取的他人的相信.
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以别人为镜子进行自我鞭策、自我鼓励,达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的目的。
2.任何本领都不比良好的品格与态度更受人欢迎: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开课题。
师:
今天,老师先给你们看一个小故事。
(课件演示)在古时候的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去,她的孩子哭着叫着,也要跟着妈妈上街。
妈妈骗孩子说:
“你先回去,我上街回来杀猪给你吃吧。
”妻子从街上回来,看见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孩子吃,妻子急忙阻止他:
“怎么?
你真的要杀猪给孩子吃吗?
我原是说着哄哄孩子的。
”曾子说:
“我们怎么可以说谎话呢?
”于是,他们就杀了那头猪。
同学们,老师不理解曾子为何要这么做呢?
如果你是曾子家的孩子,妈妈失信于你,你会怎么想呢?
小组讨论:
做人要有诚信。
师:
那你们知道做人为什么一定要讲诚信呢?
怎么样才能做一个诚信的人?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板书课题)《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评析:
以生动的动画故事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通过观察生动有趣的情境,并结合平时的认知,初步悟出做人要诚信的道理。
1.联系实际,指导行动。
(1).议一议:
实际生活中你遇到此类事情怎么办?
(出示课件)
事例1:
周兵和宋杰是好朋友,他们曾经许诺,不管谁遇到困难,一定要互相帮助。
这天周兵想抄宋杰的作业,宋杰没同意,他生气的说:
“这点忙都不帮,真不讲信用。
”
2、讨论:
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事例2:
李三看见同学花钱大方,他很羡慕。
有一天,他趁他的同桌不注意,便拿了同学的10元钱。
张老师调查时,他怎么也不承认。
后来,张老师说:
“如果你信任我,就把真相告诉我,我保证不对任何人说。
”听了张老师的话,他很快就把事情告诉了张老师。
3、讨论:
你知道为什么吗?
4、学生交流并汇报:
(1)、给好朋友抄作业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害了自己的好朋友,也是不诚信的一种表现;
虽然李三拿其他同学钱是不对的,但他能够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其实是一种诚信的表现。
大家都说得很好。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诚实守信呢?
以上的事例要求我们,要养成诚信的优良品质,我们应该从小就开始培养诚实守信的好品质,平时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表里如一,言而有信。
(2).说一说:
你愿意和谁交朋友?
(课件出示)
A、当面说好话,背后说坏话。
B、直言不讳,大胆说自己的看法。
C、没有把握不轻易答应,一旦答应就要尽力而为。
D、对别人的要求满口答应,但过后就忘,不能兑现。
(3)、生讨论地很激烈。
夸一夸:
我们周围哪些事例是属于诚实守信的?
二.培养诚信观念,制作“诚信卡”
1.教师引导:
好好想想,自己动手制作一张“诚信卡”,内容写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一个诚信的人?
从哪些事可以体现出来?
有过不诚信的经历吗?
你今天学习了诚信之后,你以后又会怎么去做呢?
2.每个人分发一张白纸,要求学生在上面写上自己在生活中有关诚信的事例。
3.写完后,要求学生叠好后交给老师。
评析:
通过诚信卡,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诚实守信的人,应鄙视虚假和不守信用的行为,对自己不诚实和不守信用的行为应感到不安和歉疚。
三.挖掘诚信意义,激发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
(教师小结)师:
当代少年身系国家未来,肩负历史的使命。
我们的国家能否发达,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在于我们这一代有没有崇高的理想,有没有有诚信。
当我们扬起知识的风帆,荡起勤奋的双桨,就要启航向人生之海时,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告诉我们:
“一定要用诚信去导航!
”希望通过这节课,我们班的同学都能做到:
守信如节,言而有信。
同学们不仅对同学守信,对家长守信,对老师守信,也对自己守信!
最后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能自觉保持诚信的品质。
四.提出倡议,让世界充满诚信与爱
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教育
课题六《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1、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具准备:
小学生跳楼事件的报道材料.
一、
用实例引导思考
1、老师带着同情、惋惜的感情讲述两个小故事。
a本市某小学的一位高年级学生,头天下午放学时,告诉老师有人欺负他。
老师说“知道了”,没当场解决。
第二天该生便在自家跳楼身亡。
事后,家长、老师在日记中了解到他是因常受别人欺负想不开而寻短见。
B一所农村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因长期完不成作业,受到老师批评,放学回家用红领巾把自己系在门柄上勒死。
2、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思考:
(1)、
两名学生的死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
(2)、他们的死都和哪些因素有关?
(3)、如果你是老师,在对待学生时会不会有稍微的疏忽和冷漠?
(4)、
两名自杀的学生都有一种怎样的心理?
这种心理状态健康吗?
3、
全班交流。
4、
教师小结
二、
拿镜子照自己
1、
教师引导学生用下列情形对照自己
(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己时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2)当老师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一点冷漠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3)当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困难时,你有怎样的表现?
2、
学生交流
3、
点拨
三、看录象激起兴趣
播放录象
2、
学生阅读材料
学生讨论
四、
揭短会经受磨难
学生自愿上台接受揭短,其他学生从长相、穿衣、习惯、为人处事、学习、纪律等方面揭他们的短。
老师指导
五、
写感受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一)
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笔者简要谈谈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成因及教师在防治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对策。
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
1、敏感:
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
因此,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2、失落:
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
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
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3、自卑:
它是一种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4、孤独: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
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身心成长的失衡。
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
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
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
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升学,却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
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一厢情愿时,便会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3、学校教育的误区。
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惟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还存在着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倾向。
4、社会环境的影响。
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
而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学生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学生思想的混乱、情绪的波动,也是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之一等等。
三、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
1)学习焦虑
。
据调查,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中,10%以上的小学生存在学习焦虑。
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重分数,给小学生心理造成沉重压力引起的。
(2)人际交往焦虑
人际交往焦虑,主要指在与人交往中表现为焦燥不安,无所适从。
这种倾向在当今小学生中日益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想道德建设。
(3)、“学习障碍”排在首位。
调查中发现,许多小学生虽在总体上不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问题,但有30.8%的学生在至少一个分量表上存在问题,即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者适应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