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8576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文档格式.docx

2.创造社

1921年6月,于日本东京成立。

郭沫若、X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潘汉年、阳翰笙等。

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

文艺思想基本倾向是浪漫主义,强调本着"

内心的要求”从事文学活动,尊自我、重主观、崇天才、讲神会,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艺术以感情为生命。

他们创作了许多浪漫主义倾向的诗歌、小说及戏剧,翻译也以欧美浪漫主义作品为多。

创造社也是具有较多现代主义气息的新文学社团。

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在当时形成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使浪漫主义成为当时新文学中和现实主义并峙的两大文学主潮。

1925年"

五卅”以后,是创造社后期,郭沫若、成仿吾等主干人物思想变化,提倡革命文学;

1928年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929年创造社被国民党查封,成员多数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3.新月社与新月诗派

1923年于成立。

胡适、陈源(陈西滢)、X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

原是一个文化社交团体。

1926年4月,X志摩在《晨报》上开辟的《诗镌》为其代表性刊物。

和新月社有关的有影响的文学活动,一是新月诗派的活动;

二是1928年《新月》月刊的创办。

《新月》是一个综合性的刊物,文学是其一个方面。

X志摩在《新月》创刊号上提出"

健康与尊严”的原则,梁实秋在《新月》上发表文学表现人性的理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左联曾对他们的原则和理论展开论战。

新月诗派活动分前后期。

1926年,X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上编《诗镌》周刊,要求创造新诗的新格式新音节,闻一多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新诗"

三美”的格律诗理论主X,闻一多、X志摩及X湘、饶孟侃、X梦苇等等发表新格律诗创作,称为"

新月诗派”或"

格律诗派”,对新诗发展有积极意义。

1931年,X志摩又创办《诗刊》,后期有陈梦家等等。

是年,陈梦家编《新月诗选》,收18人的诗,展示了新月诗派阵营及诗作成就。

新月派的小说家有沈从文、凌叔华等。

4.湖畔诗社

1922年3月,成立于XX,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具有浪漫抒情倾向的新诗团体,主要成员为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四人。

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出版合集《湖畔》,同年还出版了汪静之的个人诗集《蕙的风》。

文学史上称这四位诗人为"

湖畔诗人”。

该诗社以写作爱情诗闻名。

被X自清评为"

真正专心致志作情诗”的诗歌团体。

内容:

爱情诗与自然景物诗都带有历史青春期的特色,清新、美丽。

形式:

自由诗、浪漫主义手法;

天真、开朗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5.鸳鸯蝴蝶派

指的是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

又名礼拜六派(因鸳鸯蝴蝶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而得名),始于20世纪初,1912—1917年为其繁盛期,直至1949年才基本消失。

主要作家有包天笑、X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

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小说新报》、《小说大观》等。

文学主X是把小说作为"

游戏”和"

消遣”的工具。

这一类文学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总体特征是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

代表作品有:

X枕亚《玉梨魂》、李涵秋《广陵潮》、包天笑《XX春秋》等。

其主流为言情小说,有坏的支流如黑幕小说等。

鸳鸯蝴蝶派小说内容多为才子佳人恋爱婚姻,接触到婚姻制度不合理,但又常囿于礼教。

其中好的有一定社会、艺术价值,但也有许多作品以营利为目的而粗制滥造。

这一流派在小说形式、技巧方面有承前启后作用。

文学研究会对其游戏、消遣的文学观进行过批判。

6.问题小说

是"

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排头兵,主要在1919—1923年兴盛一时。

一般说来,凡是明确地接触某一社会现象或人生现象,有意识地提出问题,甚至试图解答问题的小说,都可谓之"

问题小说”。

主要作家:

冰心、王统照、叶圣陶(叶绍钧)。

主要作品:

《狂人日记》1918、《药》1919、《阿Q正传》1921、《是爱情还是苦痛》罗家伦、《这也是一个人?

》叶圣陶、《两个家庭》《超人》《斯人独憔悴》冰心。

7.乡土小说

指20Y初出现于文坛的一股文学潮流,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

重要作家:

王鲁彦、彭家煌、台静农等寓居京沪的青年作者。

王鲁彦《柚子》、彭家煌《怂恿》、台静农《地之子》、许钦文《故乡》、蹇先艾《水葬》、许杰《惨雾》。

8.抒情小说

在"

问题小说”和"

乡土小说”相继出现的同时,自叙传抒情小说也在"

五四”时期的文坛上大发溢彩。

自叙传抒情小说主X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理,侧重作家对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

以郁达夫为主的创造社抒情作家群体、王以仁、庐隐、dan女士(冯沅君)、浅草社与沉钟社作家、语丝社的冯文炳、废名及具有抑郁色彩的许地山等。

郭沫若《漂流三部曲》:

《歧路》《十字架》《炼狱》;

郁达夫《沉沦》;

王以仁《孤雁》;

庐隐《海滨故人》;

许地山《命命鸟》。

9.小诗

是从国外输入的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

短小的篇幅包容了广阔的空间,从外部客观世界的描绘转向内心感觉、感受的表现,自由诗体的句法与章法趋于简约化。

10.零余者

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主人公大都是"

零余者”,即"

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

这些"

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己,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漓,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

郁达夫的"

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经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11.象征诗派

象征诗派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新诗流,出现于20年代中期,代表诗人为"

诗怪”李金发,这时期连出三本象征诗集:

《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以象征、暗示手法营构意象表现内心感受。

同时还有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等创造社诗人,这时期也致力于象征诗创作,各自出版象征诗集。

冯乃超《红纱灯》加强了诗的色彩感,被称为"

轻纱诗人”。

穆木天、王独清还发表《谭诗》等文阐述自己的象征诗理论见解。

初期象征派几乎与新月派同时出现,他们并没有结成一个团体,也没有专门的刊物,只因都师法于法国象征诗派,才形成有共同思想倾向和艺术追求的流派。

12.闲话风

闲话也称"

漫笔”,不仅指题材上的"

漫”无边际,而且是行文结构上的兴之所至的随意性。

闲话风”是作者与读者的精神对话,作者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达到精神的互补,而非趋一。

闲话风”的散文就具有平等、开放的品格,充溢着真率之气,弥漫着自然、亲切、和谐、宽松的氛围。

13.语丝社

1924.11成立,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

主要成员:

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X半农、孙伏园、冯冯炳、俞平伯等。

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语丝》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文体而获"

语丝派”之称。

林语堂所创造的那种着重社会批评、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

语丝体”,鲁迅的许多杂文及散文诗集《野草》各篇均发表于此,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语丝》小说家有冯文炳(废名)等。

《语丝》于1930年停刊。

14.《新青年》"

随感录”

1918.4《新青年》第4卷第4号起首创"

随感录”栏目,专门发表议论时政、会批评、文化批评的短小精悍的论文——杂文。

《新青年》"

随感录”作家群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有:

李大钊、陈独秀、X半农、钱玄同、鲁迅、周作人等,鲁迅的杂文最具有代表性。

他们当时带动了许多杂志、报刊,开辟了杂文园地,推动了现代杂文的写作热潮,奠定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15.言志派散文

周作人提出"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话体为主要体式的"

言志”小品文的理论,形成了以周作人为代表的"

言志派”散文。

内容:

①以自我为中心,提倡"

言志”,即抒我之情,把叙事、说理、抒情都浸在自己的性情里;

②更乐于饮苦茶、读杂书,陶醉于"

苦雨斋”阴郁如雨的古典氛围里玄思、冥想,表达"

凡人的悲哀”,"

在文学上寻找慰安”。

追求自然而隽永,富有艺术意味的闲谈。

语言将口语、文言、欧化语杂糅调和,产生一种涩味与简单味,耐人咀嚼。

16.冰心体

冰心体”的散文,是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

所谓冰心"

心中要说的话”,简言之即"

爱的哲学”,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

17.语丝文体

在《语丝》周刊上刊载的散文,内容以社会批评、文化批评为主。

内容上"

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

形式上主X"

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在艺术上主要以文艺性短论、随笔为主要形式。

文笔幽默、泼辣,时称"

语丝体”。

分为两大支:

以周作人为代表的"

言志”的小品文,以鲁迅为代表的战斗的杂文。

在现代散文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18.春柳社

1907.2,由中国留学生组织,在东京成立,是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

李叔同、曾孝谷、陆镜若、欧阳予倩等。

搬演了《茶花女》;

改编并演出五幕剧《黑奴吁天录》,这是中国最早改编的话剧。

春柳社在公开发表的《演艺部专刊》里宣称,他们所要创造的,主要是借鉴西方的,以语言、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新的戏剧形式,当时称之为"

文明戏”。

1912年,春柳社成员陆续回国,组成了"

新剧同志会”。

1914年在XX建立了"

春柳剧场”,大X旗鼓地组织职业性演出活动。

19.文明戏

天知派新剧”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创作与演出模式。

因形式新颖和内容贴近现实,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为表达对新剧的夸赞,人人纷纷称之为"

欧阳予倩在《谈文明戏》一文中说:

‘文明戏’的‘文明’二字用热情的观众赠予的美称,以示进步或先进的意思。

20.天知派新戏

1910年底,由任天知发起,聚集了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等优秀戏剧人才,组成了中国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体——进化团。

他们打着"

天知派新戏”的旗帜,以《血蓑衣》、《东亚风云》、《新茶花》一炮打响,演遍大江南北。

天知派新戏”是"

广场戏剧”的先河。

内容上反映现实,具有教化功能,有功利性。

形式上不在固定的剧场内演出。

21.民众戏剧社(XX民众剧社)

1921.5,成立于XX,汪仲贤首先提议,并联合了陈大悲及新文学界中的沈雁冰、X振铎、熊佛西等人。

这是"

五四”以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

同时创办了《戏剧》月刊,这也是以新的形式最早出现的专门性戏剧刊物。

理论主X:

①第一次在中国倡导了民众戏剧的观点;

②极力主X创作自己的、适合我们社会的戏剧;

③在舞台艺术方面,要求建立新的戏剧观念、表演技巧、导演制度等;

④在剧团体制方面,倡导非营业性质,不受资本家操纵,并独立于国家的支配存在,具有艺术实验性质自由喜悦。

1922.1,民众戏剧社的活动中心由XX转移到了北方,扩建为新中华戏剧协社。

22.XX戏剧协社

1921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