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风险的定价: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金融产品创新探索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58222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寿风险的定价: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金融产品创新探索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长寿风险的定价: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金融产品创新探索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长寿风险的定价: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金融产品创新探索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长寿风险的定价: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金融产品创新探索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长寿风险的定价: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金融产品创新探索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寿风险的定价: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金融产品创新探索Word文件下载.doc

《长寿风险的定价: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金融产品创新探索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寿风险的定价: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金融产品创新探索Word文件下载.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寿风险的定价: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金融产品创新探索Word文件下载.doc

指导教师联系电话:

    8838661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部制

填表日期:

二〇〇八年十月十五日

项目名称

申请经费

18090

起止时间

2008.12--2011.6

申请团队情况

姓名

所在学院

专业

联系电话

E-MAIL

徐黛君

新华金融保险学院

金融工程

13476247178

ayehorn

@

杨柳

15871711629

yangliu_kt@

张立娟

13720390766

393240913@

沈誉

13476244776

693499069@

杨金舟

15871468866

874748756@

指导教师情况

职称

李志生

副教授

13212742380

zhishengli@

危慧惠

15071158115

weihh1027@

刘向华

讲师

13296646195

xhliu99@

一、申请理由(内容应包括自身具备的知识条件、自己的特长、兴趣和已有的知识基础)

本团队成员均来自金融学院金融工程专业首届本科生,邀请我院李志生副教授、危慧惠副教授、刘向华博士担任指导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学术潜力来完成以数学建模、实证检验以及金融工具创新为特色的研究项目。

一、研究目标

本项目是李志生副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长寿风险暴露下的最优财富配置策略研究——基于年金经济价值和养老福利的视角”(批准号:

70801063)的子项目。

李志生副教授的课题在现实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下探讨长寿风险、年金化和养老福利之间的关系,研究退休计划中最优财富配置策略。

作为该课题的子项目,本项目的研究目标如下:

1.将死亡率模型和现代金融风险计量方法相结合,系统探讨退休计划中长寿风险的度量;

2.收集我国人口统计学数据和资本市场数据,对我国居民长寿风险暴露程度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实证分析;

3.基于保险精算原理,探讨长寿风险的定价原理、方法及应用,为设计规避长寿风险的金融产品打下基础;

4.针对选定的目标人群设计能有效规避长寿风险的金融产品,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检验产品的有效性。

二、项目规划

规划原则:

本次项目的时间规划结合本专业所学课程进度,将创新实践活动融入日常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成员的创新思维,有助于学科知识的渗透并进一步推动实验设计的发展。

前期工作

2009年1月-2009年3月:

从我国人口普查及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提取与人口结构和年龄构成有关的数据,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

2009年4月-2009年6月:

收集、学习有关人类死亡率模型及风险计量方法的文献;

2009年7月-2009年12月:

估计和检验不同的死亡率模型,建立长寿风险评价体系和计量模型,分析不同群体面临长寿的风险。

中期工作

2010年1月-2010年6月:

根据长寿风险计量对其定价。

后期工作

2010年7月-2010年9月:

调查市场得到现行相关工具——年金运转状况,对高校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进行需求分析;

2010年10月-2011年3月:

研究开发一种创新型规避长寿风险的年金产品,以满足特定人群规避长寿风险的需求;

2011年4月-2011年6月:

通过各种方法(如实验室法、产品需求调研、虚拟模拟法等)来检验设计出产品的适用性;

各个研究时期结束时,阶段性成果以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形式发表。

三、团队介绍

本团队成员志同道合,都对专业知识有极大的学习热情和持久的研究兴趣,乐于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应用于实践。

团队成员个性各异,形成优势互补,具有善于探索,富有创新精神,严谨务实,思维缜密,敏锐果断等各种研究必备品质,而且成员之间配合默契,能够协调高效工作。

本团队成员具体介绍如下:

徐黛君:

女,1989年出生,安徽合肥人,金融工程0701班学生。

通过计算机JAVA编程考试,具备一定编程经验,并对数学建模有着极大的兴趣。

曾经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做过《农民工实地调研》,在调研方法和信息获取方面有一定的长处。

曾代表学校参加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面对陌生的专业领域,充分锻炼了学习能力和研究方法。

有很好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负责管理项目全程进行、协调各成员间的意见。

杨金舟:

男,1988年出生,河南信阳人,金融工程0701班学生。

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数学理论和分析上有独到的见解,主张站在学术理论的高度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实践。

对现实金融市场有一定认识,对金融市场的发展研究有浓厚的兴趣。

在这次项目中主要负责模型的建立、定价。

张立娟:

女,1988年出生,河南洛阳人,金融工程0701班学生。

校广播台新闻部记者,具备较强的交流能力,在搜集信息、社会调研方面有较强的实践经验。

工作踏实,对本职专业有浓厚兴趣,此次申请中对项目实验计划有很大贡献。

沈誉:

男,1989年出生,江苏昆山人,金融工程0701班学生。

热爱数学,有较好的数学基础,曾在证券公司的实习期间丰富了对金融知识的了解。

对身边的金融现象较敏感,长期关注财经类新闻,对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设计、定价有浓厚的兴趣。

现任院学生会生活部副部长,做事有责任心,具备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杨柳:

女,1989年出生,新疆奎屯人,金融工程0701班学生。

院学术期刊《金融学苑》编辑,对专业领域有较深认识和较全面的理解,对市场状况和政策导向长期关注,并在编辑工作中收集大量学科发展的信息和资料。

思维敏捷,态度认真,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善于表达。

四、项目具体分工:

财务:

数据收集:

杨柳、徐黛君、沈誉

调研方向确定和实施:

张立娟、徐黛君、杨金舟

数据模型和计算机处理:

杨金舟、沈誉、杨柳、张立娟、徐黛君

论文与报告:

杨柳、徐黛君、张立娟、杨金舟

对外关系:

沈誉

二、立项背景(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趋势、研究意义、参考文献和其他有关背景材料)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

年金(Annuity),我国称作养老金,香港地区亦指退休养老金或称"

公积金"

,是指定期或不定期的时间内一系列的现金流入或流出,能周期性地给购买者提供养老收入,具有规避长寿风险和提高消费者效用的双重作用。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所有OECD成员国的年金和有关保险资产共计达20万亿美元,其中仅美国就占12万亿美元。

在全球范围内,此类资产还在持续增长。

2000年至2005年期间,OECD成员国的平均资产增长率(CAGR)为10%,欧元区超过了20%。

在公共经济学领域,国外学者对退休年金的讨论非常多。

Yaari(1965)运用生命周期模型证明了在寿命不确定的条件下养老年金的经济价值。

通过严格的数学证明,Yaari认为对于没有遗赠要求的个体,永久年金是所有资产中的最优选择。

Davidoffetal.(2005)扩展了Yaari的模型并提出了比Yaari更弱的年金化条件。

ChenandMilevsky(2003)介绍了一个单期最优化模型,并证明在没有遗赠要求的前提下,资产的最优配置可以在不同年金之间取得;

对于有遗赠要求的个体,资产的最优配置则可以在年金和其它传统资产之间取得。

图1年金保险费和保险金的支付结构

保险金

保险费

理论上,年金作为一种有效规避长寿风险的工具,应该在经济生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实际经济数据则显示年金并不被很多人接受,购买年金的人数只占整个人群的很小比例。

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重要一点是对长寿风险的度量上。

以往的学者更注重从定性的角度分析长寿风险,这显然给年金正确定价待来了不容忽视的困难。

长寿风险的传统度量方法存在局限性。

杜鹃(中央财经大学)《长寿风险与年金保险研究》中提到,传统的人口死亡率预测方法一般假定人口的期望寿命有一个上限,或采用控制人口期望寿命增长速度的方式,才能使其预测结果趋于合理,但在这种方法在期望寿命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具有局限性。

因此,我们拟采取死亡率模型和下方风险度量结合的手段,对长寿风险度量进行探索。

在死亡率模型研究中,国外学者取得了重要成果。

现有的死亡率模型主要是人口统计学、健康经济学、寿险精算领域内的研究成果,用于评估未来人群的寿命分布。

其中应用较广的有Gompertz的几何级数模型(GeometricHazardModel)、Makeham的改进几何级数模型、Lee-Carter模型(1992)、Coale-Kisker模型、Perks的两因素模型(Two-FactorModel)、Siler的五参数模型(5-ComponentCompetingModel)、HeligmanandPollar的八参数模型(8-ComponentModel)等。

在风险度量方面,伴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带来的金融产品研发竞争,数学模型建立和数理分析为主要手段现代金融风险计量研究兴起,风险的测度研究在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诸多领域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下方风险的度量这一领域,最具代表性并形成较成熟理论体系的是哈洛的LPM方法。

除此之外较为成功的实践还包括风险价值(ValueatRisk),它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但作为一种市场风险测定和管理的工具,则是由J.PMorgan投资银行在1994年的RiskMetrics系统中提出,由于其方法能简单清晰地表示金融资产头寸的市场风险大小,又有比较严谨、系统的统计理论作为基础,因此得到了国际金融理论和实业界的广泛认可,在风险度量诸多领域被广泛研究与运用。

本项目将结合经典死亡率模型致力于筛选出符合中国老龄化趋势、具有现实意义和预测意义的死亡率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下方风险的度量方法进行长寿风险度量模型的建立。

二、研究意义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迅速增加。

2002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人为6.29亿人,已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0%,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渐明显。

中国在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10.41%,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

而2005年人口抽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1%,预计这一比例将在本世纪中叶超过30%。

加之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这样的比例意味着在随后几十年内,养老问题将成为艰巨和复杂的社会性难题,这种影响力会直接作用于每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和财务状况。

发达国家人口的老龄化大多发生在经济发达和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时刻,表现为“先富后老”,养老问题的解决有发达的经济水平为支撑。

而在中国,公共养老保障体系覆盖面仅占总人口的15%,企业养老金也刚刚起步,人均GDP增长相对缓慢,个人和家庭养老的能力有限,是典型的“未富先老”。

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如此欠缺的情况下迎来如此庞大的老龄人口,研究和解决数亿人口的晚年生活保障确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我国居民对养老计划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对长寿保险的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