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精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58058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精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单元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精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单元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精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单元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精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单元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精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元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精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Word文档格式.docx

《单元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精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精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元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精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Word文档格式.docx

自然常识

基础科学

奇异和其他问题

42.5%

22.8%

17.5%

17.2%

据此可知,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

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

【答案】C

【解析】从材料的数据可以看出,应用科学和技术所占比重最大,这些应用科学与技术与近代企业的兴办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才会有很多人提问相关的问题,故C项正确;

从材料来看西学得到了传播,中体西用思想并没有被抑制,排除A项;

从材料中看不出有维新的主张,且此时只是早期维新出现,并没有往深入发展,排除B项;

崇尚科学成为主流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D项。

3.中国商办企业最早出现于1865年前后,集中在外贸服务工业、出口加工工业、进口替代工业等行业领域,分布地域以上海、广东为主。

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国商办企业

A.生产技术水平普遍较高

B.成为国际劳动分工格局的组成部分

C.在民族工业中占据主导

D.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最早商办企业从事的行业及其分布地域充分说明其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影响,在资金技术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只能从事外贸服务、出口加工、进口替代等行业,是国际劳动分工格局的组成部分,选项B正确,选项A排除;

1865年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不占据主导地位,选项C排除;

中国商办企业限于资金技术,很难在国际市场上立足,选项D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原因是自然经济逐渐瓦解、西方资本主义利润刺激、洋务运动诱导,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存在缺陷,生长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双重压迫的夹缝中。

4.甲午战争后,汉阳铁厂与大冶铁矿合并为民办“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生产始有起色;

江南制造总局扫除官场习气,注重质量,制造的轮船被誉为长江各轮之冠;

湖北纺织局因亏损停顿,租给广东商人承办,扭亏为盈。

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说明

A.清政府限制民间设厂的政策业已松动

B.经营管理方式决定洋务企业发展速度

C.洋务运动因马关条约的签订宣告破产

D.甲午战后洋务企业出现新的发展趋势

【解析】材料中主要是甲午战后洋务企业的发展状况,通过“民办”“扫除官场习气”等实现新的发展,故D正确;

材料主要是洋务企业的发展,故排除A;

“决定”说法过于绝对,是影响原因之一,故排除B;

甲午战后洋务运动破产,和材料中洋务企业的新发展无关,故排除C。

5.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广东、湖南、江西从事运输、护商、旅店、商贩等业及依附为生者百万人失业。

东南沿海从事从长江口到广州运输的商船等亦受到排挤,大部分破产歇业。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国内战乱破坏了社会经济

B.外商企业垄断中国航运业

C.洋货倾销破坏传统手工业

D.五口通商后外贸中心转移

【解析】根据鸦片战争后广东和长江中下游大量从事传统运输和商业的人员失业,长江口到广州运输的商船等亦受到排挤等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东南沿海新增了四处通商口岸,新的对外贸易点的成长,使广州及与广州联系的商业和运输业不再重要,相关从业人员的生计也因此遭到冲击,D项正确;

材料中提及的只是相关五口及商贸运输的变化,不是整个社会经济都受到了破坏,其与内乱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材料人提及传统商业等受冲击,并没有提及商业的新形式和外商在航运业经营中的比例等信息,B项错误;

材料没有提及传统手工业的生产情况,C项错误。

6.若给下则年表命名,正确的名称是

1861年(咸丰十一年)

恭亲王和文祥设立同文馆于北京

1865年(同治四年)

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

1866年(同治五年)

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

1872年(同治十一年)

李鸿章设轮船招商局

1876年(光绪二年)

李鸿章派军官赴德学陆军,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

1881年(光绪六年)

李鸿章设水师学堂于天津,设电报局,请修铁路

1882年(光绪七年)

李鸿章设开平矿务局

1889年(光绪十四年)

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A.洋务运动部分成就一览表

B.李鸿章生平部分事迹一览表

C.晚清教育发展部分成就一览表

D.晚清军事工业发展部分成就一览表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综合表格内容,可知这份年表的正确名称应该是洋务运动部分成就一览表,A项正确;

表中相关京师同文馆、福州造船厂和船政学堂都与李鸿章无关,B项错误;

表格中的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和北洋海军均与晚清的教育发展无关,C项错误;

表格中只有江南机器制造局和福州造船厂是洋务派的军事工业,D项不符合题意。

7.清末民初,嘉定东南部“因邻近租界之故,改艺蔬菜以应供求者尤多”,上海县则植马铃薯,“盖自爪哇传来,佐西餐中之肉食”,宝山县则种洋葱“以销售申地,为西餐主要物”。

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近代农业商品化生产趋势加强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沿海地区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

【解析】材料中“马铃薯”“洋葱”均不属于粮食作物,这些品种引进和种植说明农产品逐渐商品化。

故B项正确;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耕与织发分离,材料中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

C项中“成为主流”说法绝对;

材料中说明的是饮食结构,不是社会结构的巨变,故D项错误。

8.如图中所示1840~1956年五种经济形式按照A、B、C、D、E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封建经济、民族资本、洋务经济

B.自然经济、外国资本、洋务经济、民族资本、官僚资本

C.外国资本、洋务经济、官僚资本、封建经济、民族资本

D.自然经济、洋务经济、外国资本、民族资本、官僚资本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中国近代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因此A是自然经济。

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与清政府大约同时结束,B是洋务运动。

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于鸦片战争,因此C是外国资本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因此D是民族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出现,结束于新中国成立,因此E是官僚资本主义。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项D正确,选项A、B、C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及各经济因素产生时间和结束时间熟练掌握。

9.1894年,汉阳铁厂开工投产,时人将其视为国家的“强弱转机”,并称其为张之洞“生平第盛业”,而户部奏折更称其为“中国制造之权舆,亦为外人观听之所系”。

这反映出

A.洋务运动重心发生转移B.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扭转

C.政府积极应对中日冲突D.国人对提高国力的愿望

【解析】据题意可知,当时国人对汉阳铁厂的开工投产抱有极大期望,认为汉阳铁厂的创办能够实现国家的富强,体现了国人对提高国力的愿望,故选D;

材料没有涉及洋务运动重心的变化,排除A;

仅仅一个汉阳铁厂并不能扭转当时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排除B;

材料内容和中日冲突无关,排除C;

故选D。

10.19世纪80年代,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

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A.近代中国推行和平友好外交政策

B.民族企业都是中外合作企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致

D.民族企业得到外国大力支持

【解析】依据材料“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可知,当时民族工业要受到清政府和英国政府的双重制约,这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故C项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的近代外交政策是被迫的对外开放,而不是和平友好所致,故A项错误;

上海发昌机器厂是中国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并不是中外合作企业,故B项错误;

近代中国,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强大,而且列强也不希望中国的民族工业强大,故D项错误。

【点睛】注意限定信息“根源”,材料时间是19世纪80年代。

11.苏、锡、常、镇地区以往很少种桑养蚕,1865年之后则“日渐加多,渐可与浙相埒(同等)”。

这反映了当时上述地区

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自然经济基础受到削弱

③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④农业经济作物生产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材料中“1865年之后则日渐加多,渐可与浙相埒”说明苏、锡、常、镇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纺织业快速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得东南沿海地区的农业经济商品化程度提高所致,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刚处于形成阶段,所以③项说法错误,①②④三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答案选B。

点评:

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的最突出特征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商品经济进入较快的发展阶段,但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中国经济自发发展的结果而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被迫开始的,由于逐步卷入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中国经济发展中呈现出浓郁的半殖民地色彩。

12.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历经曲折,风雨兼行。

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下列研究数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与初步发展②民族工业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城市手工业有了一定程度发展④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析】由材料数据可知,1895—1911年相对于1858—1894年,新设的民用工矿企业及创办资本都有大幅提升。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8—1894年属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时期,1895—1911年属于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时期,故①正确;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故②错误;

材料信息和城市手工业没有关系,故③错误;

由数据可知,1895—1911年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故④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C项,ABD错误。

13.据《中国近代史新编》载,官僚地主杨宗濂兄弟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既投资棉纺织工业,又大量购买田产,以增强自己的地主地位。

杨氏如此选择的原因是

A.受到近代工业利润的驱使

B.受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D.中国处于半封建社会转型时期

【解析】材料反映杨宗濂兄弟既投资工业,又购买田产,是受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影响,D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

材料中“以增强自己的地主地位”“大量购买田产”,与近代工业利润的驱使不符,排除A项;

材料反映杨宗濂投资棉纺织工业,与重农抑商思想不符,排除B项;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与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期”不符,排除C项。

【名师点睛】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