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全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5794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240 大小:79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全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0页
2018-2019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全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0页
2018-2019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全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0页
2018-2019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全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0页
2018-2019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全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8-2019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全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

《2018-2019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全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全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2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8-2019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全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

2018-2019版语文高一同步系列课堂讲义人版必修三习题

人教A版高中语文必修3

全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目 录

1林黛玉进贾府练案1

1林黛玉进贾府练案2

2祝福练案3

2祝福练案4

3老人与海练案5

3老人与海练案6

4蜀道难练案10

4蜀道难练案11

5杜甫诗三首练案12

5杜甫诗三首练案13

6琵琶行(并序)练案14

6琵琶行(并序)练案7

7李商隐诗两首练案8

7李商隐诗两首练案9

8寡人之于国也练案15

8寡人之于国也练案16

9劝学练案17

9劝学练案18

10过秦论练案19

10过秦论练案20

11师说练案21

11师说练案22

12动物游戏之谜练案23

12动物游戏之谜练案24

13宇宙的边疆练案25

13宇宙的边疆练案26

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练

案27

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练案28

单元综合检测1

单元综合检测2

单元综合检测3

单元综合检测4

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2018-2019版语文高一同步系列课堂讲义人版必修三习题

练案1 林黛玉进贾府

(1)

满分50分,时间40分钟

一、打牢语言基础(3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C )A.敕造(chì) 绾着(guǎn)

内帏(wéi) 敛声屏气(bǐng)

B.阜盛(bù) 忖度(cǔn)

宫绦(tāo) 放诞无礼(dàn)

C.簇拥(cù) 戏谑(xuè)

瞋视(chēn) 不经之谈(jīng)

D.纨袴(kù) 两靥(yàn)

憨顽(hān) 鬓发如银(bìn)

【解析】 A项中的“绾”读“wǎn”;B项中的“阜”读“fù”;D项中的“靥”读“yè”。

2.(河北衡水一中月考题)下列对文中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B )

A.小说开头描写贾府外观,连用三个“大”字:

“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五个大字”。

这不但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外观,而且也暗示了贾府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

B.“敕造宁国府”中的“敕造”一词,说明了皇帝对贾府的恩宠之重。

C.黛玉的轿子进入荣国府。

走了“一射之地”,就要换成小厮来抬;到了垂花门,小厮也要“肃然”退出,由众婆子搀扶进去;到了正房大院才由丫头迎进屋内。

这些描述说明贾府内外有别,等级分明,礼规繁琐。

D.黛玉拜见外祖母时,贾母“迎上来”“一把搂入怀中”“大哭起来”,“迎”“搂”“哭”三个动作,不仅写出了贾母因哀念亡女,爱怜黛玉而涌上心头的复杂心情,而且也写出了只有贾母那样的老太太才会有的动作和心理。

【解析】 “敕造”揭示了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和社会地位。

3.下面对黛玉初进贾府时的性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小说开头写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去”

,这句话表现了黛玉细心、谨慎的性格特征,也是解开后文黛玉言行和心理的钥匙。

B.黛玉在邢夫人处“辞饭”的一段语言,十分得体,既表达了对邢夫人的感激和尊敬,又表明自己懂礼节、识大体,由此也可看出黛玉寄人篱下的无奈和凄凉处境。

C.在王夫人房里,黛玉对座位的猜测和推让,也表明了她的谨慎小心。

D.在贾母房中吃晚饭时,黛玉不肯坐左边第一张椅子,直到贾母说明了理由,她才坐了。

表明了她懂礼节和谨慎小心的性格。

【解析】 最后一句不当。

4.下面对第4自然段对黛玉的描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第4自然段对黛玉的介绍,全用正面描写,通过对黛玉的肖像、神态、语言等的描写,介绍了黛玉的性格。

B.“举止言谈不俗”“自然的风流态度”等句子,写出了黛玉不俗的气质。

C.“身体面庞”“怯弱不胜”“有不足之症”,写出了黛玉多病的身体,为小说的发展作铺垫。

D.黛玉的话暗含了“木石前盟”,同时也暗示了她的悲剧命运。

【解析】 通过众人的眼睛介绍黛玉,属于侧面描写。

5.(北京四中月考题)对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解说不当的一项是(3分) ( D )

A.这篇课文的环境描写,采用“登堂入室”法,一步步从外表深入内里,有层次地介绍宏伟的外观,豪华的布局,华贵的陈设,展现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B.课文对贾府的环境都是通过林黛玉的一双眼睛来描绘的,连林黛玉都为之惊奇,更能突出贾府

“与别家不同”的典型环境。

C.课文的环境描写揭示了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和社会地位,特别是对“荣禧堂”的描写,更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点。

D.这篇课文的环境描写是与人物描写交叉进行的。

因林黛玉初进贾府,自然要各处拜望,这才使环境描写和主要人物出场亮相有机结合,但没有让封 建统治者的代表贾政及时出场是一个败笔。

6.文中这样写“宝黛初会”: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

“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看罢,因笑道: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宝黛初见时,这“一惊一笑”表达的含义可用下面哪一句诗概括(5分)(A)

A.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解析】 B项“无情”不当;C项“天涯沦落”不当;D项“无可奈何花落去”不当。

7.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D )

A.《红楼梦》中老太妃去世,贾母入朝随祭,将宝琴托与李纨照管,把黛玉交给薛姨妈,薛姨妈挪至潇湘馆。

这期间,荣府事件均由邢夫人协管。

B.贾政希望儿子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宝玉却无意于此,因而常被骂作“逆子”;他读《西厢记》之类的禁书读得津津有味,一沾到科举程文就头痛不已。

C.“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

“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女蜗炼石补天余下的石头化成的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

D.《红楼梦》中写林黛玉来到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入耻笑了去”,这是因为林黛玉初进贾府,人地生疏,自然时时处处留心在意。

E.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

【解析】 A项“邢夫人”应为其儿媳“尤氏”;D项应为:

她有寄人篱下之感,又极自尊,敏感多疑,所以小心谨慎。

8.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10分)

自助式养老是近年来人们在探寻的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

显然,不依靠政府养老,这就使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沉重的养老负担。

而熟悉的人们在一起生活,就不会发生矛盾;不发生矛盾,人们的心情自然就舒畅;这样,每个人都能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①熟悉的人在一起,不一定就不会发生矛盾。

②不发生矛盾,人们的心情不一定就舒畅。

③心情舒畅,不一定都能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二、提高阅读能力(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品茶栊翠庵

当下贾母等吃过了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

妙玉相迎进去。

贾母笑道:

“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

”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

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

“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

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

”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

贾母道:

“我不吃六安茶。

”妙玉笑说:

“知道。

这是‘老君眉’。

”贾母接了,又问:

“是什么水?

”妙玉道:

“是旧年蠲的雨水。

”贾母便吃了半盏,笑着递与刘姥姥,说:

“你尝尝这个茶。

”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

“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然后众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

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

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

宝玉便走了进来,笑道:

“偏你们吃梯己茶呢。

”二人都笑道:

“你又赶了来飺茶吃。

这里并没你的。

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

妙玉忙命:

“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

”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

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攽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

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

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喬”。

妙玉斟了一 与黛玉。

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宝玉笑道:

“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

”妙玉道:

“这是俗器?

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宝玉笑道:

“俗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

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盏出来,笑道:

“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

”宝玉喜的忙道:

“吃的了。

”妙玉笑道:

“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糟踏。

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

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

”说的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

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

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

妙玉正色道:

“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两个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

”宝玉笑道:

“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人便是了。

”妙玉听了,方说:

“这话明白。

”黛玉因问:

“这也是

旧年的雨水?

”妙玉冷笑道:

“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

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

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

你怎么尝不出来?

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黛玉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

宝玉和妙玉陪笑道:

“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

依我说,不如就给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

你道可使得。

”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

“这也罢了。

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

你要给他,我也不管你,只交给你,快拿了去罢。

”宝玉笑道:

“自然如此,你那里和他说话授受去,越发连你也脏了。

只交与我就是了。

”妙玉便命人拿来递与宝玉。

宝玉接了,又道:

“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

”妙玉笑道:

“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

”宝玉道:

“这是自然的。

”说着,便袖着那杯,递与贾母房中小丫头拿着,说:

“明日刘姥姥家去,给他带去罢。

”交代明白,贾母已经出来要回去。

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

不在话下。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相关链接】

①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红楼梦》第五回妙玉判词)

②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

因生的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