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点概述及真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6126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点概述及真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点概述及真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点概述及真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点概述及真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点概述及真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点概述及真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点概述及真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点概述及真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点概述及真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它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明确实践活动的方向。

根据正确的认识、理论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过程,使实践获得成功。

二、认识的本质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即唯物主义反映论

一条是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即唯心主义先验论

◆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论与直观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

相同点:

都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维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区别: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否认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消极、被动的反映。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不懂认识的辩证法,否定认识的辩证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的。

◆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三、认识的发展规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区别: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

理性认识是感性材料的抽象和概括。

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反映。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联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只承认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

只承认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

◆认识过程中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在认识活动中起指导、解释和预见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人的情感、意志等)在认识活动中则起到动力、引导和诱发的作用。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反复性:

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无限性:

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辩证的认识运动,充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四、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期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相互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重属性,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和谬误

相互区别(含义不同),相互联系(相对立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至,符合,所以只有把主观和客观相联系的东西,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和客观相联系,所以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与价值

真理和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二者既区别又统一。

五、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

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这表明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20XX年)

  

2.马克思说:

“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

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表明人的才能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20XX年)

3.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

“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来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20XX年)

4.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

“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

”这位企业家回答说:

“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有效性B.客观规律性C.主体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20XX年)

  5.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性B.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D.直接现实性(1995年)

  6.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这一古训蕴涵的哲理是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20XX年)

  7.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

“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1999年)

  8.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1995年)

  9.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1999年)

  10.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绝对性所预设的

  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20XX年)

  11.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A.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C.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1993年)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A.实践关系B.认识关系C.价值关系

  D.审美关系E.主从关系(1997年)

  2.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

“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

”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D.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20XX年)

  3.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

这一思想表明了

  A.知行不可分割B.知行合一C.知行相互促进

  D.行先知后  E.行难知易(20XX年)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起源于经验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2000年)

  5.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在于能否由经验来证实

  B.数学和逻辑学的概念和命题来源于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

  C.认识是以抽象的概念、符号、公式等形式反映自然和社会

  D.认识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是实现主体正确反映客体的必要途径

  E.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1993年)

  6.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不断深化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E.现代科学手段在认识宇宙中有着巨大作用(1995年)

  7.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2000年)

  8.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现这种一致性的公式有

  A.个别——般——个别B.实践——认识——实践

  C.群众——领导——群众D.团结——批评——团结(20XX年)

  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C.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无限循环

  D.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E.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1994年)

  10.真理具有

  A.具体性B.全面性C.过程性D.客观性

  E.普遍性(1994年)

  11.华罗庚生前曾说:

“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人类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

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这段话对我们如何实现人的个人价值的教益是

  A.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

  B.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C.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

  D.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20XX年)

  12.邓小平说:

“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这对我们实现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