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文案Word下载.docx
《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文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文案Word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廉价轻薄:
方形电池尚存空间17
3、动力电池市场方兴未艾18
三、产业移转与变局中的机遇19
1、移动消费电子产业移转加速19
2、国际竞争对手20
3、核心竞争优势:
成本+服务23
四、行业重点企业25
1、德赛电池25
(1)BMS行业龙头,竞争优势突出26
①BMS行业龙头企业26
②受惠iPhone爆发增长27
③积极推进自动化建设27
(2)纵横双向扩,客户结构优化28
①纵向扩,积极扩产电池模组制造能力28
②横向扩,从单芯到多芯,进入平板电脑市场28
③优化客户结构,持续开发国际客户29
④股权结构梳理将是必然30
2、欣旺达31
(1)公司竞争优势突出,具有爆发潜力31
①极具成长潜力的电池模组制造商31
②公司产品技术研发能力领先32
③优质客户资源33
④低成本优势34
(2)2012年受制盈利能力下滑,2013将迎拐点34
电池产品与技术
电池就是把化学能量转化为电能的储存装置。
它通过反应将化学能或物理能转化为电能。
电池的容量为电池所能输出的总电荷量,通常用安培小时作单位。
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是指在电池反应中,1千克反应物质所产生的电能。
电池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其分类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
按电解液种类划分包括:
碱性电池,如:
碱性锌锰电池(俗称碱锰电池或碱性电池)、镉镍电池,镍氢电池等;
酸性电池,如锌锰干电池、海水电池等;
有机电解液电池,如锂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第二类:
按工作性质和贮存方式划分包括:
一次电池,又称原电池,即不能再充电的电池;
二次电池,即可充电池,蓄电池习惯上指铅酸蓄电池,也是二次电池;
燃料电池,即活性材料在电池工作时才连续不断地从外部加入电池。
第三类:
按电池所用正、负极材料划分包括:
锌系列电池,铅系列电池,二氧化锰系列电池,空气(氧气)系列电池。
凭借优秀的性能和逐步降低的售价,锂电池对铅酸电池的替代正在润物细无声的全面推进。
特别自2011年以来铅酸电池产业受到多项政策冲击,为锂电池对其的替代打开更广泛的空间。
2011年,中国锂电池销量首次超过铅酸电池销量,接近30亿只,约14000万KWH,也带领中国二次充电电池行业步入锂电时代。
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体积小、无记忆效应、无污染、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PDA、数码相机和携带式电动工具等领域,其中笔记本电脑占29%,手机占45%,为最大应用领域。
受惠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电动工具机等产业成长,锂电池在二次电池增长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已成为二次电池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空间广阔发展迅速的锂电池行业
1、消费锂电池行业的结构变局
(1)锂电池行业空间广阔
传统锂电池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经过多年发展,逐渐走向成熟,而伴随着技术进步、成本降低,特别是对绿色新能源的强烈需求,应用于电动工具、汽车、甚至是储能需求的锂电池市场正在快速成长。
根据测算,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锂电池市场在2011年达到22.9GWh,价值大约101.1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锂电池市场将达到44.5GWh,价值超过133.3亿美元。
而伴随着汽车类电池需求的爆发,整个锂电池市场将从2011年的113.3亿美元成长到2020年的366.7亿美元。
(2)本土企业立足产业链中下游
从产业结构来看,锂电池产业主要可以分为上游的锂电池材料产业,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目前主流市场基本被日本、国企业所垄断,大陆企业虽然正在努力寻求突破,但是目前技术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中游企业主要生产电芯产品,依然是以日企业为主导,但是中国企业已开始有所突破。
而下游企业主要是电池模组的组装制造,包括、大陆、以及日上游企业的组装工厂。
(3)中上游环节日企业优势突出
从全球来看,日本、国是目前在锂电池行业中占据较大话语权,特别是在上游材料和中游电芯领域。
目前全球电芯市场中,领先者松下(包括三洋)占据25%的市场份额,其次为国的三星SDI占据23%,LG化学占据16%,SONY占据8%。
中国企业比亚迪、比克、力神、新能源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取得一定的市场地位。
在传统圆柱型电芯市场,日本企业索尼、松下、三洋分别占领了9%,10%和26%的市场份额;
而国企业三星、LG则已经成为市场领导者,分别拥有30%,22%的市场份额,优势突出。
而在聚合物电芯市场中,由于苹果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电池采购厂商,苹果公司的订单对市场份额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
新能源(日本TDK子公司)目前在全球锂聚合物电芯市场占据了48%的市场份额。
之后则是占24%份额的三星SDI、占11%份额的LG化学,以及三洋、索尼等厂商。
相比之下,下游电池模组制造更偏向于电子制造业,讲求规模优势、快速响应、生产管理与成本优势,作为相对ROE、利润率较低,人力较为密集的产业,是上游企业逐渐放弃的制造环节。
在圆柱电池模组市场上,三洋依然保持较大优势,拥有25%的市场份额,而企业由于贴近笔记本供应体系,拥有一定优势,新普作为龙头企业在圆柱电池模组市场站巨额22%的市场份额。
而在聚合物电池模组领域,新普、顺达两家公司作为苹果平板电脑、笔记本等产品的模组生产商,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49%和26%。
2、快速发展的锂电池行业
(1)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成为行业发展驱动力
在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锂电池市场中,曾经作为主力的功能型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随着市场增速的放缓,和替代产品的影响,整体增速逐步放缓。
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已经成为驱动消费电子锂电池市场成长的核心动力。
特别是近2年,伴随着产品尺寸的不断放大,在5寸以上智能手机快速走红的背景下,电池容量也水涨船高,一方面需要更大的电量支撑更大尺寸的屏幕消耗,另一方面大尺寸产品也增加的电池的体积。
相比于智能手机对功能手机的替代作用,平板电脑作为全新的产品市场,具有更大的增长爆发力。
特别是由于平板电脑定位于满足消费者移动、便携的娱乐需求,故而在电池设计上着重于超轻薄、大容量的产品设计,使得应用于平板电脑的电池产品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和价值。
由于平板电脑用锂电池容量大大高于智能手机,伴随着平板电脑市场的爆发,2012年平板电脑用锂电池市场已经接近智能手机用锂电池市场,而到2013年,平板电脑锂电池市场将完成对智能手机锂电池市场的超越。
(2)轻薄化要求推动聚合物锂电池快速兴起
锂离子电池在结构上主要有五大块:
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外壳与电极引线。
电池部采用螺旋绕制结构,用一种非常精细而渗透性很强的聚乙烯薄膜隔离材料在正、负极间间隔而成。
钴酸锂是目前最成熟的,商品化最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便携式数码产品以及电动玩具等。
负极材料一般都是碳素材料,如石墨、软碳(如焦炭等)、硬碳等。
目前锂电池电解液基质绝大多数使用六氟磷酸锂,其分子式为LiPF6,白色晶体,稳定性较差,易与水反应,加热分解。
随着技术的进步,聚合物电解质快速成熟,由于用固体电解质代替了液体电解质,与液态锂离子电池相比,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可薄形化、任意面积化与任意形状化等优点,也不会产生漏液与燃烧爆炸等安全上的问题,因此外壳材质可以更轻,从而可以提高整个电池的比容量。
采用圆柱形封装的18650、16650电芯是笔记本电脑市场的主流选择,价格便宜,但是随着超极本的兴起,聚合物电芯正在高端笔记本市场开始渗透。
而方形电池主要用于智能手机应用,在苹果首先采用聚合物电池之后,也开始出现向聚合物转变的趋势。
从产品设计和生产的角度看,聚合物拥有最大的设计弹性,完全可以根据终端产品的设计要求进行定制化设计和生产,充分利用产品空间,其生产自动化水平也正在不断提升之中。
从价格来看,聚合物电池的单位电量价格约为传统圆柱型电芯的2倍,而方形电芯价格则介于两者之间,随着锂聚合物电池逐渐成为市场主流,电池总体价格将持续提升。
目前来看,方型电池与圆柱型电池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分别达到41%和37%,聚合物电池份额目前为22%。
随着产品技术度不断提升,聚合物与传统的方型、圆柱型电芯的相比优势越来越突出。
长远看,聚合物锂电池将成为锂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
方形电池尚存空间
由于目前锂聚合物电芯的价格相对较高,在一些低端产品上并不适用,为了满足轻薄化的需求,在低端产品上,替代传统圆柱型18650电芯的圆柱型16650电芯和方型电芯同样将取得快速成长。
16650电芯和方型电芯既可以满足产品厚度降低的要求,又不会增加太多的产品成本,是中低端产品的主要解决方案。
目前方形电电芯的市场依然以日企业为主,三星SDI和LG化学分别占据22%和16%的市场份额,日本松下和日立Maxwell占据19%和8%。
而由于适用于手机产品,贴近手机产业链,中国电芯企业在方型电芯领域拥有一席之地。
包括比亚迪、力神等企业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3、动力电池市场方兴未艾
相比锂电池在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应用。
动力电池市场方兴未艾,目前主要的应用方向包括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和储能电站。
特别是电动汽车和储能电站应用,处于市场培育期,未来空间广阔,具有广泛的发展潜力。
根据研究机构预测,2011年全球可充电电动工具出货量将达到6300万只,其中锂电池占比达到38%,对应需求2394万只。
目前电动自行车主要应用为铅酸电池,随着锂电池成本的降低,锂电池将逐步完成对铅酸电池的替代。
预计到2015年,电动自行车出货量超过6750万台,对应锂电池需求超过6GWh。
尽管目前汽车用锂电池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但是锂电池作为未来汽车的重要能源已是必趋势。
随着技术进步,市场有望快速打开,预计到2015年,全球汽车锂电池市场将达到1.25亿日元,逼近便携锂电市场的1.55万亿日元。
三、产业移转与变局中的机遇
1、移动消费电子产业移转加速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成长,特别是在新兴的手机、平板电脑行业中,中国手机制造产业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中国2011年生产的手机接近9亿支,预计到2013年,中国地区生产的手机将达到11亿支,占到全球产量的60%。
伴随着终端制造向中国地区的转移,中国大陆电子产业链逐步建立、发展、完善,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电子产业链,大批中国企业在这一趋势中成长、壮大,成为细分行业的优势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竞争。
中国本土品牌也利用产业链优势,开始了在全球围的扩,中华酷联等本土品牌纷纷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大厂不可小视的竞争对手。
他们的成功也反过来促进了中国电子产业链企业的发展,消化了近些年来不断投资形成的新产能。
这一趋势中,电池产业,特别是中下游的电芯和电池模组制造行业也正在进行着这一阶段,包括比克、力神、比亚迪等电芯企业和德赛、欣旺达等电池模组企业开始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进入国际大厂如苹果、亚马逊、三星等供应链,迎来快速的成长。
2、国际竞争对手
目前中国企业在锂电池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有两类,一类是具有完整产业链制造能力,从部分上游原材料到电芯再到电池制造的一体化企业,以三星SDI和LG化学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