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经典名著阅读活动方案---刘春梅.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5564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经典名著阅读活动方案---刘春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经典名著阅读活动方案---刘春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经典名著阅读活动方案---刘春梅.doc

《初中经典名著阅读活动方案---刘春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经典名著阅读活动方案---刘春梅.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经典名著阅读活动方案---刘春梅.doc

初中经典名著阅读活动方案

设计者:

刘春梅

【活动目的】  

引导学生熟悉经典名著,亲近经典名著,走进经典名著,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阅读速度和写作水平,培养他们的文学基本素质和文学修养。

  

【理论支撑】  

“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

”(博尔赫斯语),新课程关注学生的人格建构和精神建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十分重视经典阅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重视经典阅读在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语文素养上的独特功能。

【现状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生,除了文科生对经典名著还有些熟悉,因为高考语文加试内容考名篇名著阅读,不少理科生生对经典名著知之甚少甚或一无所知。

经典名著阅读步履维艰,现状不容乐观。

  

探讨形成经典名著盲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典名著本身方面。

有的名著的年代距离我们比较久远,有些作品语言文字比较艰深或者篇幅比较长,令不少学生望而生畏,浅尝辄止。

2.学生方面。

由于沉重的升学压力,再加上数理化等学科的围剿,连正常的语文教学也只能偏安一隅,更何况涉猎经典名著呢?

3.教师方面。

语文教师承担着传播经典名著的重要任务,但由于大部分教师课业负担太重或其他原因,平时可能很难接触或根本就不接触经典名著,语文课仍然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去教”,再加上缺乏必要的引导,这又怎么能使学生走进经典名著呢?

4.家长方面。

很多学生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看到孩子看课外书籍,不问青红皂白就强行阻止。

5.社会环境方面。

花里胡哨的网络文学、庸俗低级的地摊文学、粗制滥造的影视文学影响并左右着我们的学生。

一部《武林外传》,居然有那么高的收视率,不能不说是悲哀。

更有甚者,有些影视剧作不仅不尊重经典名著,而且还在恶搞经典名著,致使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经典名著原来就是这样,根本不需要阅读。

【活动内容】  

一、阅读活动的开展条件:

  

1.教师先行研读。

语文教师身体力行,自己先读,才能与学生游刃有余地展开交流,更好地指导学生去读经典名著。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要将节选自名著的课文讲得精彩生动;二要善于营造阅读名著的氛围;三要运用新型资源有效地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要有科学的指导。

一是书目的指导。

以《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的“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为依据,当然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增删;二是时间上的指导。

帮助学生科学合理的安排好阅读时间;三是方法上的指导。

教师先应教会学生看书的封面、出版社、说明、作者介绍、序言等等正文以外的东西,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如默读、朗读、浏览、赏析、圈点、摘录、批注、比较等。

二、阅读活动的开展形式:

1.复述故事。

比如,学习《香菱学诗》,课前布置学生看与此关联的第47回和第49回,上课时要求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或者精彩的描写片段;  

2.专题讲座。

比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可以从四个方面来介绍:

“作者生平与创作”“主要人物关系”“主要故事情节”和“主要写作特点”等,其中可以穿插人物描写、场景描写的精彩片段。

  

3.知识竞赛。

每个学期可以围绕指定的经典名著从文学常识、主要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方面出几份知识竞赛试题。

  

4.读书报告会。

以校或者班级为单位,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

  

5.与背诵结合。

平时的语文课或者各种类型的考试穿插经典名著知识的默写。

  

6.利用相关媒体。

要求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观看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等。

7.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可以要求学生写读书心得、小论文,并进行展示、比较,最后做出总体评价。

  

【活动意义】  

余秋雨说: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

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

”黄山谷说:

“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

”高中生正处在认知世界形成、人文素质养成的重要时期,阅读,尤其是阅读经典名著,对他们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

具体讲有三个方面的效应:

  

1.精神激励效应。

经典名著中那些歌颂英雄人物、抒发豪情壮志、描绘理想的作品,具有强大的精神激励作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立志成才是非常必要的。

  

2.情感熏陶效应。

那些描写热爱祖国、思念故乡、歌颂母爱、爱情和友谊的作品,对熏陶和丰富学生的情感具有积极的作用。

  

3.明理言志效应。

绝大部分经典名著在做人、治学、理想追求等方面具有许多至理名言,这些格言警句体现了价值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高度。

  

  

 【附录】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文化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庄子》等;

小说,如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沈从文《边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

诗歌散文,如郭沫若《女神》、普希金诗、泰戈尔诗、鲁迅杂文、朱自清散文等;

剧本,如王实甫《西厢记》、曹禺《雷雨》、老舍《茶馆》、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等;

语言文学理论著作,如吕叔湘《语文常谈》、朱光潜《谈美书简》、爱克曼《歌德谈话录》等。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