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3919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损检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5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深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1.6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7GB479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1.8ASMESectionV,“NondestructiveExamination”;

(ASME第五卷“无损检测”)

1.9ASMESectionVⅢ“PressureVessels,Division1”;

(ASME第八卷“压力容器,第一分卷”)

1.10ASMEB16.5,“PipeFlangesandFlangedFittingNPS1/2throughNPS24”;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B16.5“NPS1/2~NPS24管法兰和法兰配件”)

2检测人员的要求及配置

2.1检测人员都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按照劳动部文件“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考核鉴定。

2.2无损检测人员按技术等级分为Ⅰ、Ⅱ、Ⅲ级。

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的各技术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责任。

2.3检测人员应按规定体检合格后才能上岗。

从事磁粉、渗透检测工作的人员不得有色盲、色弱。

2.4本工程高峰期检测人员进场人数约15人,具体根据工程工作量及工期来确定。

3设备的配置

3.1X射线机4台。

其中应至少有一台300KVX光机,两台250KVX光机,一台200KVX光机。

3.2γ射线机一台。

3.3CTS-2000型数字式超探仪1台。

3.4恒温洗片机1台。

3.5观片灯2台。

3.6黑白密度计1台。

3.7CSK-ⅠA、SB-2试块一套、着色试块一套。

3.8稳压器2台。

3.9磁粉探伤(CDX-III型)1台,磁探试块一套。

4工件表面要求

4.1射线检测:

对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质量〈包括焊缝余高高度〉,应经外观检查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图象应不掩盖焊缝中的缺陷或与相混淆,否则应做适当的修磨。

4.2超声波检测:

探头移动区应清除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它杂质,检测表面应平整光滑

4.3磁粉检测:

被检工件的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12.5μm,被检测工件表面不得有油脂或其它粘附磁粉的物质。

4.4渗透检测:

被检工件的表面不得有铁锈、氧化皮、焊接飞溅、铁屑、毛刺以及各种防护层。

5检测时机

无损检测应在质检员外观检查合格,表面达到检测要求,委托单下达后,按委托单要求的时间进行。

对于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无损检测必须安排在焊后24小时进行。

6.焊缝射线检测(RT)

6.1检测方法:

X射线检测为主,并辅以γ射线检测。

6.2透照工艺:

射线照相等级为AB级,其它工艺参数见下表:

管外径

(mm)

透照方式

拍片数量

(张)

透照长度

胶片长度

≤89

双壁双影

2

椭圆影象

150、180

108

双壁单影

6

57

180

114

60

159

84

168

88

219

115

273

143

325

170

240

377

198

406

213

300

426

223

508

266

609

8

239

660

260

914

10

287

360

注:

原则上按表中的所确定的片数进行透照,当壁厚较厚(T≥14㎜)时应按实

际计算确定;

如因固定口用X光机拍片受阻,无法按上述片数来拍时,应用γ射线机进行透照。

6.3透照方式

6.3.1外径≤φ89㎜的钢管对接焊缝采用双壁双投影透照两张片,两次透照方向相互垂直。

上下焊缝的影象在底片上呈椭圆形显示,焊缝投影间距以3~10㎜为宜,最大间距不超过15㎜。

6.3.2只有当上下两焊缝椭圆显示有困难时,才能做垂直透照,垂直透照应适当提高管电压。

6.4胶片型号:

Kodak

6.5增感屏

采用铅箔增感屏。

X射线:

前屏厚度为0.03㎜,后屏厚度为0.1㎜;

        γ射线:

前屏厚度为0.05㎜,后屏厚度为0.2㎜。

6.6底片黑度

底片有效评定区域内的黑度:

X射线底片为D=1.2~3.5;

γ射线底片为D=1.8~3.5;

其中胶片灰雾度Do≤0.3。

6.7象质计选择、放置及有关要求

6.7.1当管径大于89㎜时,象质计采用JB4730-94标准中规定的R10系列象质计,一般放在射线源侧的工件表面上被检焊缝区的1/4处,金属丝应横跨焊缝并与焊缝方向垂直,细丝置于外侧。

当管径小于等于89㎜时,采用Ⅰ型或Ⅱ型专用象质计(外径≤76mm的管环缝,采用双壁双影透照时,应采用Ⅱ型专用象质计,一般放置在环缝上余高中心处)。

6.7.2象质计放在胶片与工件之间时,应装“F”铅字标志以示区别,但象质指数应提高一级或通过对比试验,使实际象质指数达到规定的要求。

6.8定位标记、识别标记、区号划分

6.8.1定位标识:

底片应有中心定位标记“”及透照有效区段标记;

中心标记“”指向底片编号增大的方向。

透照有效区段标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例如:

0-1、1-2、2-3、3-4、4-5、5-0,表示焊口上透照的六张底片,同时也代表底片编号。

当管径φ≤89㎜时,底片上不放置透照有效区段标记,必须按中心标志划线,底片序号用A、B来表示。

6.8.2识别标记:

应包括炉号、管号、焊工号、焊口号、返修标记和透照日期。

举例如下:

年月日炉号管线号

01

透象焊中焊返透

照质工心口修照

有计号标号标有

效志志效

区区

段段

标标

记记

6.9曝光参数的选择

6.9.1应根据X光机、胶片、增感屏和其它具体条件制作或选用合适的曝光曲线;

并以此确定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

具体见拍片前编制的检测工艺卡。

6.9.2γ射线检测的曝光时间(Ir192γ源)计算:

t=F2×

20.069T×

K/α

α=0.50.0135X×

α0

式中:

t--曝光时间(h)

F--焦距(m)

T--透照厚度(mm)

K--曝光系数(天津NⅢ型片K为3.1、天津Ⅴ型片K为6.5)

α--源曝光时的强度(Ci)

α0--源出厂时的强度(Ci)

X--源出厂后的时间(天)

6.9.3γ射线检测曝光时间的选择也可按设备厂家提供的计算尺来确定。

6.9.4为达到规定的底片黑度,减少散射线的影响,X光透照推荐采用5~10mA.min的曝光量,即高电压、短时间的曝光技术。

6.9.5双壁双影的焦距不小于600mm,双壁单影的焦距选择应尽量接近管外径,以同时满足几何不清晰度Ug及透照厚度比K值的要求;

AB级K≤1.1,为满足几何不清晰度Ug的要求,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距离L1可由下式确定:

L1≥10dL22/3

式中:

d——焦点尺寸,当焦点为圆形或正方形时,等于圆直径或正方形边长;

当焦点为矩形(边长分别为a和b)时,d=(a+b)/2。

L2——射线源侧工件表面至胶片的距离。

6.10无用射线和散射线的屏蔽

6.10.1可采取χ射线管窗口上装设锥形铅罩或铅质遮光板,限制受检部位的受照面积减少散射线的影响。

6.10.2在胶片与增感屏后加块厚度约1~4㎜的铅板,减少背散射线。

6.11检测记录

现场检测人员必须用公司规定的记录表格做好射线检测原始记录,要求填写内容完整、规范、准确,并签名。

6.12暗室处理

6.12.1显影:

显影液应控制在20±

1℃之间,显影时间一般为3~7分钟。

6.12.2对拍回的片应先试洗两张,确定合适的显影时间后再批量续洗。

6.12.3冲洗一定数量的底片后,应及时进行药液补充,以保持药液浓度,确保冲洗质量。

6.12.4暗室灯光不宜太亮,应控制在安全的亮度下。

6.12.5显影过程中,应适当抖动洗片架,使底片显影均匀。

6.12.6停显与定影:

底片显影完毕应在醋酸溶液中进行停显后,才放进定影槽进行定影;

定影时间一般为12~15分钟。

6.12.7水洗:

底片定影完毕,应在流动的水槽中水洗15~20分钟。

6.12.6底片晾干或烘干前应用脱水浸泡1~2分钟,脱水剂的配制方法为:

1升脱水剂:

1~3ml洗洁剂加水至1000ml。

6.13底片评定

6.13.1底片按JB4730-94标准规定评定焊缝质量等级。

6.13.2底片质量要求:

底片评定区内不得有妨碍评定结果的划伤、水迹等伪影象。

标志字码必须齐全并应离焊缝边缘5㎜以上。

象质计应摆放正确,象质指数应达到AB级的要求。

6.13.3评片实行初评和审核制,并由RT-Ⅱ或RTⅢ级人员担任。

6.14返修及扩探的要求

发现有不合格的缺陷,应以返修通知单形式送交委托方返修。

返修完毕经焊接质检员确认外观质量合格后,委托人须通知项目无损检测责任人,在原位按原探伤规范进行复探;

对返修部位进行射线检测时,应加“R”标记,一次返修时加“R1”,二次返修时加“R2”…。

如需扩探时,委托人应以委托单形式通知项目无损检测责任人进行扩探,扩探部位应加“K1”、“K2”…的标记。

6.15检测报告

项目无损检测责任人组织编制检测报告,除业主特别要求外,均应采用公司标准的报告表格,检测报告要填写齐全,书写工整规范,不得涂改,如一页报告中有空白,在空白第一栏标注“以下空白”字样;

检测报告经RT专业检测责任师或其授权的人员审核并签名后,由技术负责人或其授权的人员签发

7超声波检测(UT)

7.1检测数量及比例按施工技术要求及检验委托书执行。

7.2探伤方法:

单斜探头直接接触法〈或直射法〉

7.3探头移动区及其表面的要求:

采用一次反射法时,探头移动区为焊缝两侧不小于2.5Tk㎜宽的范围,当采用直射法检测时,探头移动区应不小于1.5Tk㎜宽的范围。

其区域的表面应清除锈蚀、飞溅、油污及其它杂物,检测表面应平整光滑。

7.4仪器、探头、试块及耦合剂选择

7.4.1仪器:

选择CTS-2000型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

7.4.2探头选择:

斜探头,K值1~2.5,探测频率2.5MHz。

直探头,晶片直径10-25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