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2讲 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53536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第2讲 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一章 第2讲 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一章 第2讲 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一章 第2讲 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一章 第2讲 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第2讲 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一章 第2讲 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第2讲 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 第2讲 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找到最高水位的海拔,根据此海拔等高线围绕的范围,估算其面积

二、等高线地形图与气候

判断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

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分析

判断气候差异

气温差异

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降水差异

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光照差异

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

三、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实践

1.选点

点的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

水库

坝址

①选在两侧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水量大);

②应避开喀斯特地貌区、地质断裂带,并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

库区

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

港口

①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②要建在经济发达、腹地广阔的地区(图为我国某海湾附近等高线、等深线分布图,港口应建在丙地。

因为丙在海湾内,可避风浪,且等深线较密集,水深;

陆上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建港)

宿营地

①应避开河谷、河边,以防暴雨造成的山洪暴发;

②避开陡坡、陡崖,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

③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图中宿营地选在C地)

2.选线

线的类型

公路、铁路

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与等高线平行,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公路(图中公路选线为EHF)

引水路线

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图中①线更合理)

输油、输

气管道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管道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3.选面

面的类型

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平原宜发展种植业;

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2019·

全国文综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

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

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

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下图示意宾川县的地形。

(1)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2)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3)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4)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情境来源 本题以宾川县典型干热河谷气候为焦点展开问题。

具体以云南省宾川县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产业为背景,以“农业产业的发展”为情境主题,考查基础知识的综合性和应用性。

知识载体 本题考查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影响气候的地形因素、影响农业区位的气候因素,以及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主要知识。

能力立意 本题考查的关键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还着重考查了考生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空间格局的观察力和概括力、地理要素之间相关性的综合分析能力、农业产业发展区位优势的分析能力,以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能力。

解题过程

(1)题

观察地图等高线数值,宾川县境内数值差异较大,说明海拔高、山高谷深;

等高线较为稠密,说明地形起伏较大。

等高线南北狭长延伸,说明谷地面积小,而耕地主要分布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山间谷地。

(2)题

宏观空间尺度上,该地位于横断山区边缘,在东西方向上,山脉阻挡了东南、西南季风,而谷地位于背风坡,下沉增温,气流较为干燥,不易形成降水;

局地空间尺度上,该地位于谷地,地形封闭,热量不易散失,因此气温较高,加剧了该地的干热程度。

第(3)题

解决了水源这一制约因素后,该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的气候条件应从适宜生长和品质优良两方面回答。

气候因素主要包括热量、光照、温差和降水。

该地纬度低,热量充足,水果可以全年生长;

气候干热,晴天多,光照强;

地处山地高原,昼夜温差大。

第(4)题

题目限定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该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措施可以从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竞争力、拓展销售市场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答。

该地地形崎岖,交通不便,需要改善交通条件;

近年来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农业”等可以为宾川水果种植业打开市场,拓宽销路;

另外,立足于水果种植,可以延长产业链,发展水果深加工;

引入科技、改良品种,树立优良品牌;

同时该地邻近省会昆明,可以发展果园采摘等体验式生态农业旅游项目。

答案 

(1)地形特点:

山高谷深。

耕地特点:

耕地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数量少(或面积小、占土地面积比重小)。

(2)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

(3)全年气温高,热量充足,热带、亚热带水果全年可以生长;

(海拔高,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有利于水果品质提高(糖分积累)。

(4)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水果加工业;

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

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

促进以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

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而穿行该区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形的设计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

读图,完成1~3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的走向特点为(  )

A.沿等高线B.沿山脊线

C.沿山谷线D.连接聚落

2.图中能眺望到“八达岭关城”的地点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3.图中“人”字形铁路线的设计目的是(  )

A.避开河流,节省建设桥梁的成本

B.绕过山岭,减少开挖隧道的成本

C.既方便停靠车站,又可降低坡度

D.尽量平行于等高线,缩短运输距离

答案 1.B 2.C 3.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长城主要分布在山脊上,走向基本按照山脊线延伸方向布局。

第2题,读图可知,甲地东北侧有海拔较高的山岭阻挡,A错误;

乙地西北侧的山脊阻挡了视线,B错误;

丙地海拔在680~700m,“八达岭关城”海拔在640~660m,丙地海拔较高,且丙地与“八达岭关城”之间的间隔为谷底,视线不受阻挡,C正确;

丁地是西侧的山脊阻挡了视线,D错误。

第3题,图中并未绘出河流,无法判断是否是为了避开河流,A错误;

“人”字形铁路之间没有山岭,因此没有绕过山岭,B错误;

“人”字形铁落线的设计联系了更多的车站,方便人员及物资运输,同时可以利用等高线的特点,尽量平行于等高线,沿山谷延伸,降低了坡度,C正确;

如果缩短运输距离,只需要一条铁路而不需要分开修两条,修两条铁路反而延长了运输距离,D错误。

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区的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m)。

读图回答4~5题。

4.关于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丁之间可以通视

B.乙所在位置为鞍部

C.甲、丙之间相对高度可能为74m

D.此地以红壤为主且土壤肥沃

5.依据因地制宜原则,各区域最可能的发展方向是(  )

A.甲地 小型水力发电

B.乙地 棉花种植

C.丙地 步道服务部门

D.丁地 林产品加工

答案 4.C 5.A

解析 第4题,图示等高距为5m,甲海拔在40~45m之间,丙海拔在110~115m之间,则甲、丙之间相对高度在65~75m之间,故C正确。

甲、丁之间有山脊阻挡而不能通视;

乙是一个邻近谷地的陡坡,而不是鞍部;

我国东南地区以红壤为主,土壤贫瘠。

第5题,甲、乙之间为谷地,东南地区降水多,可以在甲地修建水库,进行小型水力发电,则A正确。

乙地坡度太陡,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丙地位于山顶,没有紧邻景观步道,不宜建步道服务部门;

丁地在景观步道旁,建加工厂会破坏当地景观。

1.图示

2.判读步骤

看图名

确定是哪类等值线图,回忆相关的影响因素

读数值

既要读数值的大小,又要读数值的递变规律

①假设上图中数值自南向北递减,若是等温线可判断为北半球;

若是等高线可判断地势南高北低;

若是等压线,说明南侧为高压。

②注意一般海平面海拔为0米

比疏密

看等值线之间的间距,注意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差是否相同

①若密集:

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陡,等压线密集说明风力大,等温线密集说明温差大。

②若稀疏:

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缓,等压线稀疏说明风力小,等温线稀疏说明温差小

看走向

走向表明等值线的延伸特点,可以判读主要的影响因素

注意描述方法,若是有明显弯曲需要分段描述。

描述语言:

“大致呈东西走向(上图)”“大致与纬线(等高线、海岸线)平行”“东段大致呈东西走向、西段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

辨弯曲

理解“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规律

凸向高值区,说明数值较低,如山谷向海拔高处凸,低压槽向气压高处凸出;

凸向低值区,说明数值较高,如山脊向海拔低处凸,高压脊向气压低处凸;

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同,由高温海区流向低温海区为暖流,反之为寒流

析闭合

一般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原则

如上图中若a>b>

c,则甲处数值大于a,乙处数值小于c

观特殊

观察等值线中的特殊地方

①等高线图中几条线相交会的地方表示陡崖。

②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形区域可能存在台风

(2020·

安徽六安一中月考)下图为“位于泰山东麓的济南市莱芜区某年降水量等值线图”。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选项中两地降水差别最大的是(  )

A.谭家楼 雪野水库B.郑王庄 茶叶口

C.公主水库 杨家横D.鹿野 郑王庄

2.影响莱芜区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纬度

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图中茶叶口降水量在500~550mm之间,是降水最少的地区,郑王庄降水量在700~750mm之间,是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因此两地降水差别最大。

选B。

第2题,莱芜区内各地的纬度差别、海陆位置差别都较小,各地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因此都属于季风环流,所以影响莱芜区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即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选A。

下图为“南亚某区域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据此回答3~4题。

3.有关图中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地势东部较高,西部较低

B.图中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