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3471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4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Word格式.docx

《浙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II卷Word格式.docx

C.有时间差异,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D.江河年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3.(2分) 

水在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科学实验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中,水起隔绝氧气作用的是()

A.测空气中氧气含量​ 

B.硫在氧气中燃烧​ 

C.燃烧条件的实验 

D.试管的洗涤​ 

4.(2分)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民生视角下的生态观,要求全国落实“水十条”.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严格监管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B.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对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水体严格保护 

D.农田灌溉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5.(2分)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蔗糖溶解的过程就是在水分子作用下,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到水分子中的过程

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解,是因为加快了分子的运动速率

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室温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能形成硝酸钾饱和溶液

6.(2分)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D.溶质都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 

7.(2分) 

烧杯中盛有BaCl2和HCl液100.0g,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产生白色沉淀 

B.bc段溶液质量增加86.3g 

C.c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5% 

D.向d点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8.(2分)如图是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一施工现场。

起重船“振华30”将长方体物体放入水至全部浸没的过程中,“振华30”主船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是()

B. 

 

D. 

9.(2分)甲.乙两物体的密度相同,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将它们叠放在水槽里的水中,水面恰好与甲的上表面相平,如图所示.现将乙物体取下,当甲物体静止时,甲物体将()

A.沉在水槽的底部 

B.悬浮在原位置 

C.漂浮,水下部分高度与甲的高度之比为1:

D.漂浮,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与甲的体积之比为1:

10.(2分)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浮力变小,船体上浮一些 

B.浮力变大,船体下沉一些 

C.浮力不变,船体下沉一些 

D.浮力不变,船体上浮一些 

11.(2分)将质量分数为a%的浓硫酸与同体积水混合得到质量分数为b%的稀硫酸,则a、b关系正确的是()

A.a<2b 

B.a>2b 

C.a=2b 

D.无法比较 

12.(2分)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据此数据,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A.在40℃时,100g水中放入KNO370g得到163.9g溶液

B.KNO3和NaCl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在20℃时,NaCl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6%

D.KNO3固体中含有少量的NaCl要提取KNO3可以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得到硝酸钾

13.(2分)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右下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14.(2分) 

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密度和体积都不同的盐水,将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杯中,当小球在盐水中静止时两杯中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

A.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盐水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B.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盐水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C.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D.图中,盐水对甲杯底的压强小于盐水对乙杯底的压强 

15.(2分)在20摄氏度时往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加入两药匙蔗糖后搅拌,蔗糖很快溶解完,再加入一药匙蔗糖,充分搅拌后仍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关于上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水的温度可以使蔗糖完全溶解 

B.加入的蔗糖越多,能够溶解的数量就越多 

C.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D.在20摄氏度时,20毫升水中不能溶解两药匙的蔗糖 

16.(2分) 

把体积为2×

10﹣3m3、重为12N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g取10N/kg)()

A.漂浮,F浮=20N 

B.漂浮,F浮=12N 

C.沉底,F浮=20N 

D.沉底,F浮=12N 

17.(2分)实验室需要把烧杯A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转移到烧杯B中,将烧杯A内的液体倒入烧杯B后,烧杯A内会残留约1mL液体,之后用19mL蒸馏水清洗烧杯A的内壁,这部分液体也倾倒至烧杯B,烧杯A内仍残留约1mL液体…需要几次这样的清洗,才能保证原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99.9%都被转移至新烧杯()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18.(2分)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Ⅰ一定是降温 

B.操作Ⅰ一定是加溶质 

C.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19.(2分)下列方法可使海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是()

A.过滤 

B.静置沉淀 

C.活性炭吸附 

D.蒸馏 

20.(2分)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它可达到的最大下潜深度为7km,具有无动力下潜上浮先进技术,具有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等多项先进功能。

其中“深海潜水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主要是在潜水器两侧配备4块压载铁,重量可以根据不同深度与要求调整。

1标准大气压近似取P0=1.0×

105Pa,海水密度近似取ρ=1.0×

103kg/m3,g取10N/k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下7km处的压强相当于700个大气压

B.若潜水器最快下潜的速度是0.7m/s,则到达7km海底需要4h

C.潜水器在水面下处于悬停时,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与浮力是一对平衡力

D.深海潜水器采用抛弃压载铁的办法实现上浮,而潜艇使用压缩空气把空气舱中的海水逼出去达到上浮的目的

二、填空题(共8题;

共21分)

21.(1分)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22.(5分)物质的溶解能力随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气体在液体中溶解时,液体温度越高,气体溶解能力________。

压强越大,气体溶解能力________。

同一物质在不同的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________。

23.(1分)配制60克10%的盐酸,需要30%的盐酸________克.

24.(2分)甲、乙是两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它们静止在某种液体中的情况如图6所示。

那么两球所受浮力________,两球的密度________。

(均填“>”“<”或“=”)

25.(4分) 

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 

(2)t2℃时,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g.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4)t1℃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2),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 

26.(2分)如图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从图乙、丙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

27.(3分)在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片刻后,U型管中左侧液面将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若用________代替氢氧化钠固体,U型管中液面也会出现同样现象.

28.(3分)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一质量为0.4kg、密度为5×

103kg/m3的实心小球,接着将小球放在烧杯内,与烧杯底部接触,细线挂在固定在支架上的弹簧测力计上,最后调节支架的高度,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往烧杯内注水,在水面没有浸没小球前,小球所受的浮力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弹簧测力计的读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若将此小球先后放入装有水的烧杯A和装有水银的烧杯B中,如图乙所示,则烧杯A中小球所受的浮力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烧杯B中小球所受的浮力。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

共7分)

29.(5分)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小刚在学习了该原理后思考:

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难道只跟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有关吗?

于是他猜想: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还跟物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他选取了两块体积和形状都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铁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要验证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小刚应该选取图中的________进行对比。

小刚已经知道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那么根据他所选择的几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铜块所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块所受到的浮力。

由此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小刚根据图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