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装配式建筑专篇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3413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装配式建筑专篇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重庆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装配式建筑专篇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重庆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装配式建筑专篇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重庆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装配式建筑专篇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重庆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装配式建筑专篇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装配式建筑专篇版Word文档格式.docx

《重庆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装配式建筑专篇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装配式建筑专篇版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装配式建筑专篇版Word文档格式.docx

1)工程规模(性质)等级、项目类别和设计标准(包括建筑防火类别、耐火等级、装修标准等);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及各分项建筑面积(还要分别列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建筑面积)、建筑基底总面积以及主要建筑或核心建筑的层数、层高和总高度等各项指标;

各装配整体式建筑单体的建筑面积统计,如有预制外墙满足不计入规划容积率的条件,需列出各单体中该部分面积;

3)装配式建筑楼栋组成、项目特点和装配式建筑目标。

4)简述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选项内容及主要技术措施。

5)信息化应用方案说明。

6)装配式建筑施工图设计自评价表。

重庆市装配式建筑施工图设计自评价表

楼栋号

主体结构

形式

施工图设计阶段装配率

序号

评价项

指标要求

计算分值

计量方式

(单位)

参与评价的计量

总计量

实际应用比例

(%)

实际得分值

各大项实际总得分值

最低分值要求

备注

(一)

(45分)

1

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竖向构件采用预制构件

15%≤比例≤75%

10~25

混凝土体积(m3)

20

2

楼板、楼梯、阳台板、空调板等水平构件采用预制构件

70%≤比例≤80%

5~10

水平投影面积(m2)

3

采用预制梁

30%≤比例≤50%

3~5

梁净跨的中心线长度(m)

4

系统采用高精度模板施工工艺

70%≤比例≤100%

5~10

高精度模板展开面积(m2)

5

预制构件采用标准化构件

70%≤比例≤90%

2~4

预制构件总数量

(件)

6

采用成型钢筋加工配送一体化

比例≥80%

钢筋重量

(t)

(二)

围护墙和内隔墙

(20分)

7

非承重围护墙

(五选一)

A

采用具有自保温功能的薄砌工艺墙体

比例=100%

围护墙外表面积(m2)

10

B

采用高精度模板施工工艺的全现浇外墙

C

采用预制围护墙

比例≥50%

预制围护墙中心线长度(m)

D

预制围护墙与保温、隔热一体化

E

预制围护墙与保温、隔热、装饰一体化

8

内隔墙(三选一)

采用预制内隔墙

预制内隔墙中心线长度(m)

预制内隔墙与管线一体化

50%≤比例≤80%

5~7

预制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

7~10

(三)

装修和设备管线

(30分)

9

全装修(三选一)

居住建筑全装修

公共建筑

全装修

仅公区和确定使用功能的区域全装修

干式工法楼地面(三选一)

采用架空、干铺或薄贴工艺

比例≥70%

采用模块化保温隔声功能部品

模块化保温隔声功能部品在楼地面保温区域100%应用,且饰面层采用架空、干铺或薄贴工艺比例≥70%

采用具备供暖(制冷)功能的模块化保温隔声部品

11

集成厨房

3~6

墙面、顶面和地面面积

(m2)

12

集成卫生间

13

管线分离

50%≤比例≤70%

4~6

管线长度

(m)

(四)

信息化应用

(5分)

14

BIM数据在设计、生产、施工中的有效传递

15

采用电子签名和电子签章实现现场管理人员身份的数字化

16

实现施工作业行为和管理行为数字化

17

实时生成数字化档案

总计

18

得分值总和

19

缺少的评价项

缺少项的分值

装配率(%)

设计单位自评结论

(是否装配式建筑)

注:

各专业装配率计算书应先分层列表计算应用数据,再汇总计算装配率。

分层计算的数据应列表放入对应平面图中,并将计算书作为本表附件。

填写说明:

(1)装配率计算应以单体建筑作为计算单元,单体建筑存在多个室外地坪标高的,取标高较低的室外地坪以上部分,单体建筑有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取地下室、半地下室顶板标高以上部分,单体建筑无地下室的,取室外地坪以上部分,山地建筑结构取吊脚结构首层以上部分,掉层结构取上接地层以上部分;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主体结构计算范围可扣除《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第5.1.7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第6.1.8、6.1.9、8.1.4条规定宜现浇的部位;

屋面层及其以上的楼梯间、电梯机房、设备间等辅助房间可不列入计算范围。

(2)主体结构形式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四类,其他结构形式填写其它。

(3)表中区间分值采用“内插法”计算,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1位。

“实际应用比例”明显高于或低于“评价要求”临界值的项目,可不进行“计量”计算,直接填写“实际应用比例”和“实际得分值”。

如:

竖向构件采用预制构件,当其应用比例明显﹤15%时,“实际应用比例”填写“﹤15%”,“实际得分值”填写“0”;

当其应用比例明显﹥75%,“实际应用比例”填写“﹥75%”,“实际得分值”填写“25”。

(3)表中除明确规定只能选择其中一项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计分的项目外,其余装配式建筑技术在符合指标要求的情况下可叠加计分。

(4)五层及以下的居住建筑在不实施全装修的情况下,仍需满足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各项最低分的要求,以及装配率不低于50%的要求。

(5)计算项目中缺少的计算项是指缺少的建筑功能或设计阶段未明确的建筑功能;

如学校建筑中未设置厨房,可扣除集成厨房相应的计算分值;

如五层及以下的居住建筑未采用全装修,装配率计算时分母可扣除全装修、干式工法楼地面、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各项相应的计算分值;

公共建筑仅公区和确定使用功能的区域装修,装配率计算时分母可扣除干式工法楼地面、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各项相应的计算分值。

(6)主体结构竖向构件:

包括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预制构件,主要包含全预制构件和叠合构件两大类,以及钢柱、钢板剪力墙、钢板组合剪力墙、钢管混凝土柱等构件。

(7)系统采用高精度模板施工工艺:

采用铝合金模板、大钢模板等可达到免抹灰效果且水平构件和竖向构件成型平整度偏差不大于4mm/2m的施工工艺。

(8)标准化设计:

预制构件采用标准化构件数量占预制构件总数量的比例(包括梁、楼板、楼梯、阳台板、空调板等水平构件以及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竖向构件),其中标准化构件指外形尺寸相同(不考虑预留、预埋、孔洞等因素)且数量不少于50件的预制构件。

(9)采用成型钢筋加工配送一体化:

在非施工现场的固定场所,采用成套自动化钢筋加工设备和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实现工厂化生产,按施工图设计文件规定的形状、尺寸和要求将钢筋加工成工程所需的钢筋制品,并配送到施工现场的应用模式。

(10)预制围护墙与保温、隔热、装饰一体化(预制围护墙与保温、隔热一体化):

围护墙通过采用墙体与保温、隔热、装饰(围护墙与保温、隔热)的一体化集成,满足围护、保温、隔热、装饰(围护、保温、隔热)要求。

预制围护墙与保温、隔热一体化主要包括满足自保温功能的预制墙板、现场组装骨架外墙、建筑幕墙等,预制围护墙与保温、隔热、装饰一体化是指在上述基础上集成清水饰面、涂料饰面、瓷砖反打等。

(11)预制内隔墙:

采用干式工法安装的非承重内隔墙,主要包括轻质条板隔墙、轻钢龙骨隔墙、组合玻璃隔断等;

预制内隔墙计算时可不扣除含门、窗、预留洞口等墙体的长度,预制内隔墙底部、顶部不应采用湿作业砌筑墙体。

(12)预制内隔墙与管线一体化(预制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

预制内隔墙从设计阶段就需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在管线综合设计的基础上,实现预制墙体与管线的集成以及与装修的一体化,从而形成内隔墙系统,特征是不需要在预制内隔墙安装后开槽以及湿作业装修。

(13)集成厨房:

地面、吊顶、墙面、橱柜、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通过集成设计、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厨房。

当评价项目各楼层厨房中的橱柜、厨房设备等全部安装到位,且墙面、顶面和地面采用干式工法的应用比例大于70%时,应认定为采用了集成厨房。

(14)集成卫生间:

地面、吊顶、墙面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通过集成设计、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卫生间。

当评价项目各楼层卫生间中的洁具设备等全部安装到位,且墙面、顶面和地面采用干式工法的应用比例大于70%时,应认定为采用了集成卫生间。

(15)干式工法楼地面

a.采用架空、干铺或薄贴工艺:

楼地面基层一次成型,施工精度达到免湿作业找平要求,将工厂生产的楼面、地面饰面材料采用架空、干铺或薄贴等工艺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例如架空地板、木地板或薄贴地砖等;

(薄贴工艺为采用瓷砖粘结剂进行铺贴,厚度在5~10mm以内)

b.采用模块化保温隔声部品或具备供暖(制冷)功能的模块化保温隔声部品:

将工厂生产的具备保温隔声功能的模块化产品或具备保温隔声、供暖(或制冷)功能一体化的模块化产品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

c.设置在模块化保温隔声部品或具备供暖(制冷)功能的模块化保温隔声部品下部的现浇找平、结合层不计入干式工法楼地面要求,若模块化保温隔声部品或具备供暖或制冷功能的模块化保温隔声部品上部采用湿作业找平,则该地面不属于干式工法楼地面。

(16)信息化管理

a.BIM数据在设计、施工、生产中的有效传递:

项目参建各方基于同一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