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内河小型渔业船舶检验办法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3194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内河小型渔业船舶检验办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浙江内河小型渔业船舶检验办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浙江内河小型渔业船舶检验办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浙江内河小型渔业船舶检验办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浙江内河小型渔业船舶检验办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内河小型渔业船舶检验办法Word文档格式.docx

《浙江内河小型渔业船舶检验办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内河小型渔业船舶检验办法Word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内河小型渔业船舶检验办法Word文档格式.docx

第7节图纸资料

第8节档案管理

第三章船体构造

第2节钢质船体

第3节木质船体

第4节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船体

第5节聚乙烯船体

第四章船舶设备

第1节舵设备

第2节锚泊与系泊设备

第3节救生与消防设备

第4节航行与信号设备

第5节防污染设备

第五章轮机与电气

第1节轮机

第2节电气

第六章稳性、干舷、吨位

第1节完整稳性

第2节干舷

第3节吨位

附录:

1、渔业船舶安全技术状况声明书

2、浙江省内河渔业船舶检验记录

3、浙江省内河渔业船舶初次检验报告

4、浙江省内河渔业船舶营运检验报告

5、摇摆试验与稳性计算

第一章总则

1.1.1为规范本省内河小型渔业船舶检验工作,提高渔业船舶检验监督管理水平,确保内河小型渔业船舶具备安全航行、作业和防止污染环境的技术条件,依据《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船长大于或等于5m但小于12m内河渔业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8)》的规定,结合我省内河小型渔业船舶特点,制定《浙江省内河小型渔业船舶检验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

1.1.2本办法适用于在浙江省登记或将要登记的船长小于12m的内河渔业船舶,但排、筏、浮具和高速船除外。

船长大于或等于5m但小于12m的有上层建筑或甲板室结构的内河机动船舶除满足本办法外,还应满足《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船长大于或等于5m但小于12m内河渔业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8)》。

1.1.3本办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局批准后公布实施。

1.1.4本办法由浙江省渔业船舶检验局负责解释。

第2节航区

1.2.1根据水文和气象条件,将内河航区由高向低划分成B、C二级。

航区级别规定的浪高h的范围为:

B级:

0.5m<h≤1.5m

C级:

h≤0.5m。

1.2.2我省水系的航区级别:

钱塘江自桐庐经杭州至赭山段、甬江自宁波至镇海段、椒江自临海至海门段、瓯江自温溪经温州至黄华段、飞云江江口至瑞安段、太湖、新安江水库为B级;

其余为C级。

第3节定义

1.3.1总长Loa(m)系指船舶最前端至最后端之间包括外板和两端永久固定突出物在内的水平距离。

1.3.2船长L(m):

系指沿船舶最小型深的85%处水线,由艏柱前缘量至舵杆中心线的长度,但不得小于该水线长(不包括附体)的96%;

.1对挂桨(机)船、无舵船或舵在舷外船按该水线长的100%计取;

.2非金属船舶要包括船壳板的厚度。

.3对无图纸资料的现有船舶,其船长可按主甲板长度的90%计算。

1.3.3船宽B(m):

系指船舶的型宽,即在船中处船壳板内表面间最大水平距离(不包括舷伸部分);

非金属船舶包括船壳板厚度。

1.3.4型深D(m):

泛指在船舷处计量由龙骨线至主甲板下表面的垂向距离,一般指船中处的型深;

.1对无甲板船,量至舷顶;

.2对非金属船舶,此垂直距离应包括船底板的厚度。

1.3.5吃水d(m):

泛指船舶龙骨线浸没的深度。

如无特殊说明,一般指平均吃水。

1.3.6干舷F(mm):

系指在船中舷侧处从主甲板上表面量至吃水线的垂直距离;

对无甲板船从舷顶量起。

1.3.7主甲板长度Ld(m):

系指在船舶纵中剖面上量至艏艉甲板两端外缘的水平长度。

对敞口船,视其舷侧板顶线为甲板线进行计量。

1.3.8敞口船:

系指从船首至船尾不具有风雨密的连续露天甲板的船舶。

1.3.9高速船:

系指最大航速能满足下述要求的船舶:

V≥3.7▽0.1667m/s且V≥10kn

式中:

V为最大航速;

▽为排水体积,单位m3

2.1.1检验类别分为:

初次检验、营运检验(年度检验、换证检验)、临时检验。

2.1.2船舶在首次取得内陆渔业船舶证书之前应向验船部门申报初次检验。

2.1.3船舶在投入营运之后,应向验船部门申报年度检验、换证检验及临时检验(需要时)。

2.2.1船舶所有人申报初次检验时应提交下列文件:

(1)内陆渔业船舶证书申请和年审业务审批表;

(2)经审查批准的图纸资料;

(3)船舶建造或购置合同;

(4)现有船舶检验证书及技术文件(现有船舶初次检验)。

2.2.2船舶所有人申报营运检验时应提交下列文件:

(1)内陆渔业船舶证书申请和年审业务审批表;

(2)内陆渔业船舶证书;

(3)渔业船舶安全技术状况声明书。

2.2.3验船部门应当自收到检验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料的审查,并与船舶所有人约定现场检验的地点、时间等相关事宜。

2.2.4实施现场检验时,验船人员应当核对船舶的身份标识,并按检验项目要求进行检验。

2.3.1根据船舶检验项目的不同特性将其划为A类、B类、C类三种,并采取不同的检验监督方式。

2.3.2A类检验项目是指验船师应实施现场检验并核查相关材料的检验项目。

对于A类检验项目,验船师应在现场进行检验或监督试验,审核相关的材料、报告和声明,确认是否符合《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本办法及有关标准。

2.3.3B类检验项目是指验船师通过对有关检测、检查和试验报告进行审核确认的项目。

对于B类检验项目,渔业船舶修造企业或者专业检测机构应按照《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本办法及有关标准进行检测、检查和试验,出具技术报告,修造企业、检测机构应对其提交的检测、检查和试验等技术报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验船师审核检测、检查和试验等技术报告内容时,认为有必要时应当予以抽检。

2.3.4C类检验项目是指除A类和B类以外的检验项目。

对于C类检验项目,渔业船舶修造企业或船舶所有人应根据渔业船舶的实际状况,提交渔业船舶安全技术状况声明,对声明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初次检验须声明的内容包含在《船舶质量证明书》中,营运检验声明格式见附录1。

验船师审核声明内容时,认为有必要时应当予以抽查。

2.4.1初次检验包括检验项目共25个,其中A类检验项目10个,B类检验项目5个,C类检验项目10个。

A类检验项目包括:

(1)审查初次检验申报材料;

(2)现场监督测量船舶主尺度;

(3)检查救生设备的配备、布置及存放;

(4)检查消防设备的配备、布置及存放;

(5)检查信号设备的配备及安装位置;

(6)核对主机铭牌,确认相关技术参数与批准图纸一致;

(7)检查机械运转部位安全防护措施;

(8)检查电气设备的配备及布置;

(9)现场监督倾斜试验或摇摆试验,审查完工稳性核算资料;

(10)现场监督航行试验。

B类检验项目包括:

(1)检查船体结构安装的完整性与正确性,钢质船主要检查主要构件尺寸及外板厚度、焊接质量;

木质船主要检查构件连接、装配、铆固及捻缝质量;

其他材质船主要检查船体结构连续性及成型质量;

(2)对船体外板及水密舱壁做密性试验;

(3)检查核定的干舷值;

(4)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值;

(5)检查非金属船的接地板(适用时)。

C类检验项目包括:

(1)检查船体结构材料;

(2)检查防污染设备、设施的配备;

(3)检查舵及操舵装置,并进行效用试验;

(4)检查锚泊及系泊设备的配备;

(5)检查航行设备的配备;

(6)检查主机、齿轮箱、轴系、辅机的安装,并进行效用试验;

(7)检查管系的安装;

(8)检查机驾合一装置,并进行效用试验(适用时);

(9)检查电气设备的安装,并进行效用试验;

(10)检查无线电设备的配备(适用时)。

2.4.2年度检验应包括检验项目共14个,其中A类检验项目7个,C类检验项目7个。

A类检验项目包括:

(1)审查营运检验申报材料;

(2)核查内陆渔业船舶证书的有效性;

(3)审查《渔业船舶安全技术状况声明书》;

(4)检查船体外观质量及密性状况,船体外板、水密舱壁以及内骨架等有无裂缝、渗漏及严重腐蚀等缺陷;

(5)检查救生、消防设备的有效性;

(6)检查航行、信号设备的有效性;

(7)对主机、齿轮箱、轴系等进行外部检查,必要时进行效用试验。

(1)检查船体结构的完整性;

(2)检查舵设备的有效性;

(3)检查锚泊设备的有效性;

(4)检查防污染设备的有效性;

(5)检查核定干舷的保持;

(6)检查电气设备及非金属船接地板的有效性(适用时);

(7)检查无线电设备的有效性(适用时)。

2.4.3在新建渔业船舶的第一个换证周期内,申报年度检验时,可以通过审查船舶所有人提交的《渔业船舶安全技术状况声明书》来替代2.4.2要求。

2.4.4换证检验

换证检验项目除按2.4.2款外,还应对船体水下部分的外板、艉轴、螺旋桨、海底阀箱等进行检查,该项目为C类检验项目。

2.4.5临时检验

临时检验应当根据情况对船舶相关项目进行检验。

2.5.1同一审批图纸、同一工艺规程、同一生产条件、同一模具、同一建造企业建造的多艘玻璃钢或滚塑聚乙烯材质的渔业船舶经验船部门同意可申请批量检验。

2.5.2对批量生产的首制船除按正常单个船舶的检验程序进行检验外,建造企业应根据工艺规程每批(对玻璃钢船不超过50艘为一批,对滚塑聚乙烯船不超过200艘为一批)制作一块试板进行工艺认可试验,试验评定标准如下:

(1)试板不得有明显的不合格缺陷存在,如大气泡、固化不良等;

(2)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局《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建造规范(2008)》或浙江省渔业船舶检验局《聚乙烯渔业船舶检验技术要求(试行)规定》的相关要求。

2.5.3对每批次除首制船外的其他船舶的检验,验船部门应审查建造企业出具的质量证明书,同时每10艘船中抽取一艘,对其主机型号、救生消防信号等安全设备配备情况进行抽查。

第6节检验文件签署

2.6.1船舶经过检验,符合本办法规定的,验船部门应当签署意见。

2.6.2《内陆渔业船舶证书》的有效期不超过60个月。

在证书有效期内,船舶所有人应按年度→年度→年度→年度→换证检验顺序申报检验。

2.7.1机动渔业船舶申报初次检验时,应将下列图纸资料送验船部门审查批准:

(1)全船说明书;

(2)总布置图;

(3)型线图;

(4)基本结构图;

(5)稳性计算书;

(6)吨位计算书。

2.7.2非机动渔业船舶申报初次检验时,应将下列图纸资料送验船部门审查批准:

(1)总布置图;

(2)稳性计算书。

2.7.3航行、作业于C级航区的渔业船舶,验船部门可以决定减少或免予提交上述图纸资料。

2.7.4采用标准船型图纸建造的渔业船舶,验船部门批准备案可查的,可免予提交相关图纸资料。

2.8.1验船部门应建立渔业船舶档案保管制度,渔业船舶检验档案要求一船一档,并建立案卷目录。

2.8.2渔业船舶检验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2)渔业船舶安全技术状况声明书;

(3)内陆渔业船舶证书复印件;

(4)船舶图纸资料(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