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与证明的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2089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命题与证明的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命题与证明的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命题与证明的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命题与证明的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命题与证明的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命题与证明的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命题与证明的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命题与证明的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命题与证明的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1、同角的余角相等2、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知识点四真命题与假命题

如果一个命题叙述的事情是真的,那么称它是真命题;

如果一个命题叙述的事情是假的,那么称它是假命题

真、假命题的区别就在于其是否是正确的,在判断命题的真假时,要注意把握这点。

知识点五证明及互逆命题的定义

1、从一个命题的条件出发,通过讲道理(推理),得出它的结论成立,这个过程叫作证明。

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方法是举反例,即找出一个例子,它符合命题条件,但它不满足命题的结论,从而判断这个命题是假命题。

2、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的命题,其中的一个命题叫作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一个命题为真不能保证它的逆命题为真,逆命题是否为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指出它们的真假。

(1)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类型一:

 例、判断下列语句在表述形式上,哪些对事情作了判断?

哪些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

(1)对顶角相等;

(2)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两条直线平行吗?

(5)鸟是动物;

(6)若,求的值;

(7)若,则.

  思路点拨:

通过本题熟悉命题的定义

  解析:

句子

(1)(3)(5)(7)对事情作了判断,句子

(2)(4)(6)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其中

(1)(3)(5)判断是正确的,(7)判断是错误的.

【变式1】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

 

(1)若a<b,则;

(2)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

(3)在ΔABC中,若AB>AC,则∠C>∠B吗?

  

(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解方程;

  (6)1+2≠3.

  【答案】

(1)

(2)(4)(6)是命题,(3)(5)不是命题.

 类型二:

  例、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3)对顶角相等;

  (4)同角的余角相等;

  (5)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6)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是本题的难点,因为命题在叙述时要求通顺和简练,把命题中的有些词或句子省略了,在改写时注意要把省略的词或句子添加上去.

(1)“三条边对应相等”是对两个三角形来说的,因此写条件时最好把“两个三角形”这句话添加上去,即命题的条件是“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结论是“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等角对等边含义”是指有两个角相等所对的两条边相等。

可以改写成“如果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值得注意的是,命题中包含了一个前提条件:

“在一个三角形中”,在改写时不能遗漏.

  (3)这个命题的条件是“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是“两个角相等”.这个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4)条件是“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这个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5)条件是“三个角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结论是“这三个角的和等于180°

”.这个命题可以改写如果“三个角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那么这三个角的和等于180°

”;

  (6)“如果一个点在一个角的平分线上,那么这个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总结升华:

注意原命题中省略的重要内内容一定要补充完整。

 【变式1】试将下列各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相互颠倒或变为否定式,得到新的命题,并判断这些命题的真假.

  

(1)对顶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若a=0,则ab=0;

  (4)两条直线不平行,则一定相交;

(l)对顶角相等(真);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假);

不是对顶角不相等(假);

不相等的角不是对顶角(真).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真);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真);

   两直线不平行,同位角不相等(真);

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真).

  (3)若a=0,则ab=0(真);

 若ab=0,则a=0(假);

 若a≠0,则ab≠0(假);

 若ab≠0,则a≠0(真).                                       

  (4)两条直线不平行,则一定相交(假);

 两条直线相交,则一定不平行(真);

 两条直线平行,则一定不相交(真);

 两条直线不相交,则一定平行(假).

  【变式2】判断正误:

  

(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

  

(2)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3)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

  (4)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有一条公共边,那么这两个角是邻补角。

  ()

  (5)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一定互为补角。

        ()

  (6)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

,那么这两个角是邻补角。

         ()

  (7)对顶角的角平分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

  (8)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角平分线互为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答案】:

(1)√;

(2)×

(3)×

(4)×

(5)√;

(6)×

(7)√;

(8)×

  注:

判断题如果是正确的命题需要加以说明或论证,找出依据,如果是错误的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知识点六公理与定理

数学中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它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以基本定义和公理作为推理的出发点,去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已经判断为真的命题称为定理。

(1)公理是不需要证明的,它是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定理是需要证明;

(2)定理都是真命题,但真命题不一定都是定理。

例填空:

(1)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

(2)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3)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知识点七互逆定理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是定理,那么称它是原来定理的逆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理。

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但并非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

“对顶角相等”就没逆定理。

知识点八证明的含义

从一个命题的条件出发,通过讲道理(推理),得出它的结论成立,从而判定该命题为真,这个过程叫做证明。

推理证明的必要性:

判断猜想的数学结论是否正确,仅仅依靠经验是不够的,必须一步一步,有理有据地进行推理。

证明命题的步骤:

由题设出发,经过一步步的推理最后推出结论(书证)正确的过程叫做证明。

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定义、公理,在此以前学过的定理。

(证明命题的格式一般为:

1)按题意画出图形;

2)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

3)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

证明的四个注意

  

(1)注意:

①公理是通过长期实践反复验证过的,不需要再进行推理论证而都承认的真命题:

  ②公理可以作为判定其他命题真假的根据.

  

(2)注意,定理都是真命题,但真命题不一定都是定理;

一般选择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的真命题作为定理,可以以它们为根据推证其他命题.这些被选作定理的真命题,在教科书中是用黑体字排印的.

  (3)注意:

在几何问题的研究上,必须经过证明,才能作出真实可靠的判断。

如“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个命题,如果只采用测量的方法.只能测量有限个两平行直线的同位角是相等的.但采用推理方法证明两平行直线的同位角相等,那么就可以确信任意两平行直线的同位角相等.

  (4)注意:

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①论据必须是真命题,如;

定义、公理、已经学过的定理和已知条件;

②论据的真实性不能依赖于论证的真实性;

③论据应是论题的充足理由.

例1.证明: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已知:

a∥b,c是截线求证:

∠1=∠2

  分析:

要证∠1=∠2

  只要证∠3=∠2即可,因为∠3与∠1是对顶角,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易得出∠3=∠2

  证明:

∵a∥b(已知)

  ∴∠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对顶角相等) ∴∠1=∠2(等量代换)

例2.如图所示,已知:

∠A=∠F,∠C=∠D,求证:

BD∥CE

要证BD∥CE,只需证得∠D=∠CEF或∠D+∠CED=180°

即可,由于∠C=∠D,因此只要∠C=∠CEF或∠C+∠CED=180°

,这就需要有AC∥DF,由已知条件中的∠A=∠F,可以得出AC∥DF,故此题可证

∵∠A=∠F(已知)

  ∴AC∥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C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D=∠C(已知)

  ∴∠D=∠CEF(等量代换)∴BD∥C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变式】已知:

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CD边上一点,F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CE=CF

(1)求证:

ΔBCE≌ΔDCF

(2)若∠FDC=30°

,求∠BEF的度数。

 

知识点九反证法

反证法:

在证明一个命题时,人们有时先假设命题不成立,从这样的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和已知条件矛盾,或者与定义,公理,定理等矛盾的结论,从而得出假设命题不成立是错误的,即所求证的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正法。

反证法的基本步骤:

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2.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

3.有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

结论的反面不止一种情形的反证法:

应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时,首先要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再全面地否定结论,如果结论的反面不止一种情形,那么必须把各种可能性都列出来,并且在逐一加以否定之后,才能肯定原结论正确。

例1、已知:

如右图,直线l1,l2,l3在同一平面内,且l1∥l2,13与11相交于点P.

  求证:

13与l2相交.

  (使用反证法)

仔细阅读反证法的定义,掌握这种方法的规律。

证明:

假设, 13与l2不相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