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1906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4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校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校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校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校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高校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校图书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表1.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1

总建筑面积

27600

1.1

主楼面积

23090

1.1.1

一层面积

6460

1.1.2

二层面积

5890

1.1.3

三层面积

5300

1.1.4

四层面积

5500

1.2

东侧附楼面积

(465座报告厅)

1100

1.3

西侧附楼面积

2200

1.3.1

展览中心

1.3.2

小报告厅

660

办公室

440

1.4

二楼室外平台下的建筑

1150

1.5

其他

60

总投资

万元

8628.7

2.1

建筑工程费

5796

2.2

设备购置费、安装费

850

2.3

其他费用

1571.8

2.4

预备费

410.9

1.2项目提出的理由

某校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C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C教育某校、N省电视大学C分校三所专科层次的院校合并,同时并入C卫生学校、N省幼儿师范学校的部分资源组建的一所综合性某校。

通过8年多的运作,整合了教育资源,严格了教学管理,使某校步入了科学健康发展的轨道。

随着某校规模的不断壮大,现有图书馆资源已远不能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生均面积标准差距很大,严重制约了某校教育工作的开展。

为此,某校积极筹集资金建设图书馆,用以完善教学设施,满足各学科科研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能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范围和原则

1.3.1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计办投资[2002]15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C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通知》,教育部;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6.《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

7.《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

8.《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建科[2008]89号;

9.《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0.《N省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11.国家有关部委关于编制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规定和标准;

12.国家现行的产业政策、财会、税收制度;

13.《N省教育资源配置标准》;

1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相关资料。

1.3.2编制范围

1.根据国家高等学校的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研究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通过投资规模、建筑设计方案、建设内容及配套设施的研究,确定项目的建设方案;

3.通过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研究项目的合理性;

4.根据环保、安全、消防、节能的要求,提出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方案。

1.3.3编制原则

(1)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部委关于编制建设工程项目规范和标准要求,符合C市及H区总体规划要求;

(2)注重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努力改善人文及生态环境,厉行资源节约;

(3)项目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经济建设的法律、法规,贯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方针和国家城市发展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现状与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4)因地制宜,统筹安排,节省投资,加快建设进度。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状况

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发展经济社会事业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始终居于教育事业“重中之重”的地位。

党和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一富民强国之策,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政策,如:

教育质量政策、教育体制政策、教育经费政策、教师政策等以及进一步以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其目的就是要不断培养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

多年来,C市把高等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历届党政领导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努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举全市之力,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在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依法治教,推进“两基”巩固提高,调整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增加教育投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使全市的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市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市委、政府结合全市教育教学实际,审时度势,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优质教育,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和终结目标,作出了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加强同区内外高校合作办学的重大举措。

本项目为某校的图书馆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办学条件,缓解某校图书馆面积及馆藏紧缺,为加强学生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成后的图书馆将依托其完善的硬件设施,为某校师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科研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实现一流的教育质量。

为社会输送品学兼优、身心健康的适应社会的人才。

2.1.2高校图书馆建设标准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之图书馆规划建筑面积指标规定,综合大学图书馆舍建筑面积不低于2.03m2/生的标准。

详见表2.1-1。

表2.1-1图书馆规划建筑面积指标(m2/生)

学校类别

学校自然规模

500

1000

2000

3000

5000

综合大学

2.56

2.35

2.03

师范院校

2.54

医某校校

2.45

2.07

1.82

体育院校

2.91

2.2项目区概况

2.2.1建设项目所在地

某校位于C市H区,南邻迎宾大街,西邻宝山南路。

某校新建图书馆位于某校的中心为主,图书馆北侧和西侧为文科类学院群,东侧为公共类学院群,南侧为理科类学院群,学生住宿区分别位于某校南北两侧。

某校位置图如图2.2-1所示。

本项目在某校内的总平面布置见图2.2-2。

图2.2-1某校位置图

图2.2-2某校总平面布置图

 

2.2.2项目区概况

C市位于N省东南部、东、东南与1市和2市毗邻,西南与3接壤,西和北部与4相连。

全市总面积90275平方公里,东西最宽375公里,南北最长457.5公里。

辖3区7旗2县。

有蒙、汉、回、满等30多个民族,总人口460万,其中蒙古族人口82万。

某校所在地H区是C市的中心城区,是全市的工业中心、商贸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

全区辖两镇九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50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面积202平方公里,建成面积29平方公里,有蒙、汉、回、满、朝鲜等22个民族,总人口约35万。

C市处于蒙古高原与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域辽阔,资源丰富。

全市有耕地1400万亩、草原9000万亩、林地3500万亩。

目前境内已发现各类矿产70余种,矿产地千余处,主要有煤、石油、金、银、铜、铁、硒、叶腊石、萤石等矿产资源,其中贵金属、有色金属储量十分丰富,是国家黄金主产区之一。

C市电力、水资源充足。

全市已形成了细密的通讯网络。

C市有1所大学,3所职业某校,每年可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1.5万人。

某校即C市内唯一一所大学。

2.3建设单位概况

建设单位名称:

某校。

某校是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组建的一所多科性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综合性高等学校。

是C地区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某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群、图书馆和实验室,并设有体育场公共服务体系先进齐全。

某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完善,现设医某校、成人教育某校、蒙古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系、医某校、计算机系等19个院系及社会科学部、初等教育部、实验中心、附属医院和附属中学。

专业设置涵盖文学、史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医学和管理学八个学科门类,共33个本科专业和56个高职高专专业,部分专业采用蒙汉两种语言授课,形成了以蒙古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专业为特色的教育教学培养体系。

某校建有计算机中心、多媒体教室、专业实验室、语音教室、体育馆、琴房、画室、高性能计算机校园网络和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设施。

还设有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和附属中学,其中附属医院为三级乙等医院。

某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881人,其中正副高级职称476人,其有自治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和享受国家级政府津贴获得者,是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朝气、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

现有在籍全日制本专科学生8436人,成人教育函授生5127人。

  某校教学启动了教学质量工程,围绕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实施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依法治校”战略,按照通识教育与专业素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加强基础、拓宽口径的基本原则,科学合理地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某校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某校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教研条件,全力打造学科品牌,提升办学水平,以“蒙古学研究中心”、“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所”等学术机构为龙头,以历史学、口腔医学、物理学等及相关学科为突破口,以某校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学术期刊《某校学报》为载体,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

自成立以来,组织召开和承办召开的“北方民族文化国际研讨会”、“红山文化国际研讨会”、“红山文化文化高峰论坛”、“华北五省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等赢得了与会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们的高度赞誉,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某校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蒙古、韩国等国家的有关院校的合作办学已初见成效。

积极发展留学生和高层次学历人才的培养教育。

某校根据学科建设每年都选派一批优秀骨干教师到德国、美国、日本、韩国、蒙古及国内重点大学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某校还通过聘请英籍外教加强和改进某校的外语教学水平。

  某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某校工作的全局;

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

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搞好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

坚持学科与专业建设并重,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品牌专业建设为重点,依托本地区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精心打造特色学科,巩固和发展优势学科,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某校生命线的观念,坚持内涵发展,提高办学效益;

立足地方,面向全区,面向基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力争使某校成为在全国新建同类高校中居于领先地位的多科性教学型本科院校。

某校致力于国际合作与交流,已同澳大利亚、新加坡、蒙古等国家的大学建立了学术方面的校际交流关系,某校长年聘有外籍教师直接担任外语教学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