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常见的意象.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51476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doc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中常见的意象.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doc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1.植物类2.动物类3.乐器类4.自然类5.场所类

一、植物类(比喻或象征):

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1.芳草

(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乐府诗: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 离别、荒凉、思乡怀人)  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

南朝乐府《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3.梅花:

高洁、气节、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屈不挠的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卜算子》: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陆游: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4.松柏:

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

《论语》: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竹:

气节、正直、虚心、高洁、积极向上、顽强的生命力,不屈不挠。

亭亭玉立,挺拔多姿,蒸蒸日上,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柳”的意象(送别,留恋,思乡伤感)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7.黍离:

《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

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8.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开满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点出了时代更替、物是人非的盛衰兴亡之感。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

桑榆《淮南子》:

“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

”“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如王勃《滕王阁序》: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9.菊花象征:

(高洁,隐士,顽强的生命力)菊花,作为傲霜之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高洁、隐逸、脱俗;

桃花象征美女的容颜;

牡丹象征高贵、富贵;

杨花象征飘零、离散。

10.黄叶、枫叶、落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时光飞逝,漂泊。

) 

如《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黄叶就是勾起游子思乡的东西,异旅他乡,仰望苍穹的碧蓝,只见黄叶飘飞,不由使游子联想自身漂泊异乡的怅惘,勾起寂寞乡愁。

落花(时光飞逝,青春不在、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11.兰(高洁,耿耿劲节、高贵) 

如《咏幽兰》(陈毅)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12.丁香(忧愁、高贵、高洁、脆弱、纯洁) 

如《浣溪沙》(李璟)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二、动物类:

杜鹃、乌鸦、鸿雁、青鸟、鹧鸪/沙鸥、蟋蟀、鸣蝉、猿猴、燕、鱼

1.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现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

秦观: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2.鸿雁、青鸟:

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代指音讯。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

李商隐: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璟: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清照: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鸿雁(理想,追求,思乡怀归、 思亲、音信, 消息) 

如《思乡》 (岑参)渡口欲黄昏,归人争流喧。

近钟清野寺,远火点江村。

见雁思乡信,闻猿积泪痕。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哀鸿象征流离失所的百姓,孤鸿是孤独、孤傲的象征。

 

3.蟋蟀:

又名促织,表示惆怅。

诗经·豳风·七月》: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描写蟋蟀的活动规律十分细致。

那时古人已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古诗十九首:

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

4.蝉:

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

咏蝉诗“三绝”

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5.燕子 (春光的美好,惜春、离别思念亲友、时光飞逝、世事变迁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羁旅情愁,漂泊流浪)

(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2)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3)春天的象征,表示喜庆。

白居易: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燕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

以含蓄手法,写燕子依旧,但屋主易人,来表现昔日豪门贵族不可避免的没落命运,表面是感慨,实为辛辣的讽刺。

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

 “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破阵子》)的孤苦凄冷和思念。

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6.鹧鸪:

鹧鸪的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离愁别绪,思乡怀归。

)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首诗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

渗入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些意象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选取的意象有:

尽锦衣的战士、如花的宫女、宫殿、鹧鸪等。

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

(或“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前三句极写威武、胜利、荣华,最后一句只见破败荒凉。

前后强烈的对比将昔盛今衰的感慨抒发得淋漓尽致。

7.子规(杜鹃、杜宇)(悲惨、凄恻、思乡怀归)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古代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李白诗云:

“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又如李白《蜀道难》:

“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

“杜鹃啼血猿哀鸣。

”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

“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8.马( 漂泊思乡,奔腾,追求 ) 

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器乐类:

羌笛(羌管、笛)、胡笳、琵琶、戍角

1.羌笛、胡笳:

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

王之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有关音乐曲调

古诗词中常在语句里出现有些乐曲名称,而这些乐曲又往往有特定的含义、情感或寓意,而这又对全诗的整体意象或情感表达有直接的作用。

(1)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

如: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

(2)梅花落——曲调名。

如:

“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表思念。

(3)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

如: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4)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

如: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白居易《长恨歌》)

(5)杨柳曲:

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

如: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6)行路难:

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

如: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四、自然类:

白云、明月、水、冰雪

1.浮云:

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

李白《送友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有时也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小人。

如: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云(游子飘泊、自由自在) 

《答齐高帝诏问》(陶弘景)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冰雪:

心志忠贞,品格高尚。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雪(心志高洁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