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1374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2.下图是某电影的宣传海报,它再次引发了世人对国粹京剧的关注。

以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

B.这部电影,可以做为研究京剧艺术的可靠史料

C.通过该电影,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京剧“旦角”的知识

D.在乾隆年间,徽剧与汉剧合流,京剧出现

3.在下图中②对应的历史时期,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应用B.电力的广泛应用

C.电子技术的应用D.网络技术的应用

4.20世纪的中国百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经历了“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的三个过程。

引导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政策指导方针是(  )

A.一化三改B.市场经济C.改革开放D.国企改革

5.贴春联是中国的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

以下春联中当下最流行的是(  )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D.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6.以下标志不属于国际经济组织的是:

(  )

A.欧洲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亚太经合组织D.联合国

7.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

“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

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①诗中涉及易服和不缠足等社会现象②因为维新人士的倡导,断发和不缠足均得以实现

A.①②都正确B.①②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不正确D.①不正确,②正确

8.下图是民国时期火柴工业留下的商标——火花。

火花中的信息说明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发展民族工业的动力之一是

A.政府放宽限制B.爱国心的驱使

C.列强放松侵略D.政治地位提高 

9.下图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其中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进行航海探险所到达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

10.下列重要事件中其推论不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

世界日益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

B

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深入开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

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形成垄断大企业

D

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1.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

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

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一致提高关税,共渡难关 

 

B.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C.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12.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

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缓和农民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减少农产品出口,稳定国内市场

C.提高农产品质量,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D.提高农产品价格,保障农民利益

13.1960年至1962年我国三大产业间比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下表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

年份

国民经济比例(%)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60

21.8

26.1

52.1

1962

33.8

30.3

36.3

A.我国工业化基本实现B.经济建设受到严重阻碍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D.国民经济比例趋于合理

14.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其中F1为动力,F2为阻力,F2>

F1的情况最可能出现于

A.甲午战争后的初期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南京国民政府的前十年D.解放战争期间

15.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这是党在农业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决策。

从1949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总趋势是:

A.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社→土地包给个人自负盈亏

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化

16.票证是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的外在表现之一。

我国票证使用最集中的时期是20世纪

A.40—50年代B.50—80年代

C.80—90年代D.90年代以后

18.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

下面表格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7

515

685

A.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B.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C.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21.“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

”这段材料最

主要反映了()

A.井田制的瓦解B.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C.人口膨胀的压力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22.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

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

上述现象表明明朝时期

①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②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

③松江等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④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3.艾周昌的《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写道:

“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

”当时这些人离开家园是因为() 

A.非洲国家普遍落后:

出外打工 

B.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 

C.印第安人死亡,美洲劳动力不足

D.工业革命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

24.一位著名的美国史学家说: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

B.使用蒸汽机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

D.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25.阅读下列美国钢铁业在某一时期的统汁表,从中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美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个)

78000

272000

钢铁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总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A.行业竞争更加激烈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不断大D.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26.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下列诗句中,能恰当形容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是()

A.千呼万唤始出来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D.无可奈何花落去

27.《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史》一书记载:

“1912年日本输华商品总值只有9000多万两白银,1919年增至2.4亿两;

美国从1913年的3500多万两,增至1919年的1.1亿两。

日本由原来在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中占第六位上升到与首位的英国势均力敌;

美国在华的地位也举足轻重。

”以下对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美、日有效地遏制了英、法的对华侵略

B.日本、美国乘一战之机扩大了对华侵略

C.欧洲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

D.列强在华的侵略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28.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别离》: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

29.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沉重而无奈地说:

“我们什么都多:

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

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

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决定性原因是()

A.经济基础落弱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

C.东欧剧变的直接冲击

D.西方国家长期经济封锁

30.“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也有市场”。

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材料的观点()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美国的里根改革;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D.美国的里根改革;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1.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下列是一组有关这一体系的材料。

材料一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因为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

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

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材料二 美国的黄金储备在1945年相当于200.8亿美元,1949年为246亿美元,这是最高数字。

但到了60年代中期,外国持有美元的数额已经超过了美国已有的黄金储备。

各国争先用手里的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捉襟见肘。

1961年,美国不得不与西欧联手,成立“黄金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十国集团”(美、英、法、西德、意、荷、比、瑞典、日、加),共同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三 1973年底,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荡的“欧洲美元”高达1000亿。

为了稳定美元,尼克松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宣布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同时对进口商品加征10%的附加税,试图迫使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美元实行贬值,减少美国国际收支的逆差。

于是,欧共体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汇率,内部实行固定汇率制,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

材料四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