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513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全国的过程,了解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秦统一的原因、试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利用动态历史图示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等;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及原因,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学或分组讨论“秦完成统一的原因”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多种材料的运用,从史实和史料中感知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统一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结合现实,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秦始皇所创建的一系列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的学习,学会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秦的统一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

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的理解。

【学情分析】

本课重难点的知识点较多,学习起来比较复杂,因此要注意突出重点,不能平均用力。

关于“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要通过《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思维的分离与聚合,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法】

视频学习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

【教具】

导学提纲、历史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

以电视剧《秦始皇》主题曲为背景,师生齐读李白的诗歌《古风》节选,要读出气势和情感,导入课题,我们今天要学习第9课“秦统一中国”。

一、秦灭六国

1.统一原因

教师提问:

我们刚刚学习了春秋战国的历史,相信大家对“战国七雄”一定还记忆犹新,那“战国七雄”究竟是哪七国?

它们分别处于什么地理位置呢?

(展示《战国形势图》)

学生看图回答:

(略)。

教师引导:

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4页第一、二段的内容,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思考一下:

秦为什么能够兼并六国、实现统一呢?

学生:

看书、思考、回答(略)。

师生一起归纳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首先,统一是民心所向。

其次,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第三,秦王嬴政善于用人。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看教材中的“相关史事”部分,思考一下:

秦王嬴政在用人方面有什么长处?

这和他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学生:

秦王嬴政在用人上不以出身高低取人,不拘一格,广招人才。

2.统一过程

教师讲解: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3.秦朝的建立

教师讲解:

下面大家看教材第44页,把秦朝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在书上做好标记。

教师过渡: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现在的秦王面对的可是一个如此庞大的帝国。

对于这样一个帝国,他又该如何管理呢?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教师提问:

现在我把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每组同学都花3分钟的时间看课文,找出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上各采取了什么措施,然后派出代表说出你们组选择回答哪方面的措施,及在这方面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学生:

回答略。

(教师:

恩,这位同学回答的就是秦始皇从政治上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上,建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教师引导:

嬴政顺应历史潮流完成了统一,可谓顺民心、合民意,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敬佩。

而他也洋洋自得,毫不谦虚。

原来战国七雄的最高统治者都是称王的,嬴政却觉得自己功高盖世,如果还是称王的话,就与自己的功业、地位不相称了。

结果他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

把古代三皇五帝的“皇”字和“帝”字连在一起,称“皇帝”,又希望秦朝的统治能够千秋万代,而自己是第一个皇帝,就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教师补充:

后来,秦朝没有像秦始皇希望的那样传至万代,但“皇帝”这个称呼却一直沿用下来,直到清朝的灭亡。

教师讲解:

认为自己功高盖世就称皇帝,可见秦始皇的霸气。

但那么大一个国家,要管的事情很多,就靠他一个人能行吗?

(学生回答:

不行。

)那怎么办呢?

我们这位聪明的皇帝呀,又立刻为自己找来了三位得力的干将。

他们分别就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这三人我们合称为“三公”。

其中,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其职务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务院总理,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则负责监察百官,而这三人又必须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

这样一来,秦始皇既分担了压力,又把中央的大权牢牢地握在了自己手中,可谓一举两得。

控制中央之后,下一步就看他如何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了。

针对这个问题,群臣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的建议他仍沿用周朝的分封制,有的则建议他把全国分为郡县,然后由皇帝派官吏直接管理。

那这位皇帝是怎样抉择的呢?

为什么?

学生:

自由发言。

教师归纳:

在分封制下,诸侯王都是世袭的,受封的诸侯在封地内不但享有行政统治权,而且拥有对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权,权力非常大,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王拥兵自重,不再听中央的命令了;郡县制则不同,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郡守和县令在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

郡守和县令只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

教师总结:

综合前面讲的内容,同学们可以概括出这套封建制度的特点吗?

我们来看这个图: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特点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这套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这样就极大地巩固了统一,所以被以后的封建王朝所沿用。

在这方面,秦始皇可谓是万世开基。

教师过渡:

第一组的同学表现得非常好,现在哪组同学继续?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巩固统一

教师设置以下故事场景,请同学们据此故事梗概设置相关角色,以小组为单位选代表表演。

故事内容: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为了了解自己管理天下的情况,他召集了一批中央和地方的官员来汇报老百姓的生活情况。

第一个官员张三汇报了这样一个场景:

某月某日张三去楚地当县令。

赴任路上,刚到旧楚国境内,就发现路面窄得不能走了,秦国马车宽大路也宽,而楚国车窄路窄,没法通行,只能弃车骑马前行,这路太不方便了。

到了县衙,张大人令手下张贴布告到各处,“天下一统,唯秦皇独尊,令各地于三日后,交纳赋税!

”谁知三日后,有些乡根本没有交来!

他们说布告用秦国文字写成,不少字不认识,看不懂!

有的连蒙带猜,大致知道要收赋税。

可是,交上来的粮食根本不够,原来是楚民的斗比秦国的小。

交的钱也都是鬼脸钱,张大人不知道怎么和秦的半两钱换算,交多少合适……

第二个官员李四汇报了他在微服走访各地时的一段见闻:

原齐国商人小烦,想经商致富。

于是便贩运盐和丝绸,前往原魏国大梁。

到了大梁,得知这里的每斗盐,每尺布,都比齐国贵得多,很高兴。

谁知魏国的斗和尺都比齐国大得多,小烦亏了本。

卖掉货物后,小烦得到了奇形怪状的钱币,他被告知是布币,紧接着发现这些钱在齐国不能用。

这惹得小烦烦上加烦。

思考问题:

你认为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秦始皇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解决办法:

统一各项制度。

结合课本归纳秦始皇在政治、文化、经济、交通、军事各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措施

作用

政治

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政治上巩固了统一,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

政令在全国推行;人民顺畅沟通;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

经济

①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②统一度量衡

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加强;各地的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交通

统一车轨、修筑驰道、开凿灵渠

便利了陆路和水路交通;促进了经济交流和发展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抗击匈奴

2.秦朝的疆域

教师引导:

现在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8页最后一段,看看秦朝的疆域四至在哪里。

展示《秦朝形势图》,让学生说出秦朝疆域的四至。

学生:

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课堂小结】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以上说明了,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

【板书设计】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

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诗中描绘了嬴政

A.十年征战,统一全国B.自称皇帝,君临天下

C.任免官员,中央集权D.焚书坑儒,思想专制

2.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

“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

”“他的好处”包括

①统一六国②焚书坑儒③推行郡县制④统一货币、度量衡⑤修建陵墓

A.①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②⑤D.①③④⑤

3.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皇帝信玺右丞相印御史丞印南郡侯印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这是指秦朝实行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5.“马到成功”蕴含着人们对事情成功的美好祝愿。

下列“马”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书中的是

   AB CD

6.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的货币是

A.圆形方孔半两钱B.五铢钱C.交子D.银元

7.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

秦朝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监察百官的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B.秦朝C.隋朝D.清朝

9.汉字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

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是

A.甲骨文B.小篆C.帛书D.金文

10.公元前209年,邯郸人去集市买米,要用的货币是

   ABCD

11.图示法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右侧“疆域四至”示意图是下列哪个朝代的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2.它是中国第一帝都。

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

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A.洛阳B.咸阳C.长安 D.北京

二.材料题

13.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

从此一个广袤的统一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采用郡县制牢牢地掌握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

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实行的官僚制度,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并以古今第一帝的始皇帝身份将自己凌驾于政府之上,最终为大一统制度的实现奠定了君主集权和官僚统治的组织保证。

建立起统一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秦始皇,又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推行了巨大的统一工程,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