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期末考试题型重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1105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7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材料期末考试题型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工程材料期末考试题型重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工程材料期末考试题型重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工程材料期末考试题型重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工程材料期末考试题型重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材料期末考试题型重点Word格式.docx

《工程材料期末考试题型重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材料期末考试题型重点Word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材料期末考试题型重点Word格式.docx

淬火后高温回火称为调质。

6.屈服现象:

金属发生明显塑性变形的现象。

7.相:

凡是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相同并有界面与其它部分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元素不一定单一。

8.枝晶偏析:

当冷却速度较快时,原子扩散速度不均匀而造成的结晶后的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9.形变(加工)硬化:

金属在冷态下进行塑性变形时,随着变形度的增加,其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

10.热处理:

将固态金属或合金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材料整体或表面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

11.组织:

用肉眼或显微镜观察到的材料的微观形貌,它可以是单相的,也可以是由一定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方式的多种相组成。

12.扩散:

原子在晶体中移动距离超过其平均原子间距的迁移现象。

13.工程材料:

以强度、韧性、塑性等机械性能为主要要求,用于制作工程结构和零件、工具及模具的材料。

14.晶体:

材料的原子(离子、分子)在三维空间呈规则、周期性的排列。

15.合金:

一种元素同另一种元素或几种其它元素,通过熔化或其它方法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做合金。

16.固溶体:

组元通过溶解形成一种成分和性能均匀的,且结构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A(B)。

A:

溶剂B:

溶质

17.固溶强化:

由于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产生晶格畸变而造成材料强度、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没有明显降低的方法。

18.淬火:

将钢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19.热变形:

在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塑性变形。

20.冷变形:

在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塑性变形。

21.再结晶:

变殂后的金属在较高温度加热时,由于原子的扩散能力增大,被拉长(或压扁)、破碎的晶粒通过重新

22.残余奥氏体:

马氏体转变不完全,残留下的奥氏体为残余奥氏体。

23.临界(淬火)冷却速度:

即全部形成马氏体的最小温度。

当冷却速度大于此温度时,将全部转变为马氏体。

24.间隙固溶体:

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之中形成的固溶体。

25.马氏体:

碳在α-Fe中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

26.细晶强化:

晶粒细小,强度、硬度增大,塑性、韧性也增大。

27:

回火稳定性:

指钢在回火时,抵抗回火造成软化的能力。

28、淬透性:

淬火条件下得到M组织的能力,取决于VK(上临界冷却速度)

29.强度:

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30.硬度:

抵抗外物压入的能力,是材料综合性能指标。

31.刚度:

材料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32.弹性模量:

反映了材料内部原子种类及其结合力的大小,是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指标。

33.塑性:

材料在断裂前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称为塑性。

34.冲击韧性:

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35.屈服极限:

代表材料开始明显塑性变形的抗力,是设计和选材的主要依据之一。

36、条件屈服强度:

以产生一定的微量塑性变形的抗力的极限应力值来表示。

37、疲劳极限:

材料经无数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疲劳断裂的最高应力值。

38:

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描述了晶体中原子(离子、分子)的排列方式

39.晶格:

空间规则排列的原子抽象为刚球模型,刚球抽象为晶格结点,构成空间格架,称为晶格。

40、晶胞:

晶格中具有周期性最小组成单元。

二、单项选择题

1.金属材料断裂前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叫(A)。

A.强度 

B.硬度 

C.塑性 

D.弹性

2.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叫(A)。

A.强度 

B.硬度 

D.弹性

3、低碳钢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对应的最大应力值称为(C)。

A弹性极限B屈服点C抗拉强度D断裂韧度

4.机械零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多数处于(A)。

A弹性变形状态B塑性变形状态C弹塑性变形状态D不变形状态

5.在测量薄片工件的硬度时,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的表示符号是(C)。

 

A.HB 

B.HR 

C.HVD.HS

6.材料的使用温度(B)。

A.应在其韧脆转变温度以上B.应在其韧脆转变温度以下

C.应与其韧脆转变温度相等D.与其韧脆转变温度无关

7.对黑色金属一般规定应力循环(C)周次而不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极限。

  A.105B.106  C.107D.108

8.在晶体缺陷中,属于点缺陷的有(A)。

A.间隙原子B.位错 

C.晶界 

D.缩孔

9、实际晶体的线缺陷表现为(B)。

A空位和间隙原子B位错C晶界D亚晶界

10.实际晶体的面缺陷表现为(C)。

A空位B位错C晶界和亚晶界D间隙原子

11.体心立方晶格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分别是(B)

A.{111}、<

110>

B.{110}、<

111>

C.{100}、<

D.{100}、<

12.在立方晶系中,指数相同的晶面和晶向(B)

A.相互平行B.相互垂直C.相互重叠D.毫无关联

13.BCC金属与FCC金属在塑性上的的差别,主要是由于两者的(B)

A.滑移系数目不同B.滑移方向数不同

C.滑移面数不同D.滑移面和滑移方向的指数不同

14.间隙相的性能特点是:

(C)

A.熔点高.硬度低B.熔点低.硬度高C.熔点高.硬度高

15.金属间化合物相的性能特点是:

(C)

A.熔点高、硬度低B.硬度高、熔点低C.硬度高、熔点高

16.两相合金中,以下脆性相的分布形式中(B)的危害最大?

A.颗粒分布B.网状C.薄片层状D.球状

17、下列哪种金属材料强化机制中,既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还可以增加其韧度(C)。

A形变强化B固溶强化C细晶强化D二相弥散强化

18.当固溶体浓度较高时,随温度下降溶解度下降会从固溶体中析出第二相,为使金属强度、硬度有所提高,希望第二相呈(D)。

A网状析出B针状析出C块状析出D弥散析出

19、实际生产中,金属冷却时(C)。

A理论结晶温度总是低于实际结晶温度B理论结晶温度总是等于实际结晶温度C理论结晶温度总是大于实际结晶温度D实际结晶温度和理论结晶温度没有关系

20.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将(B)。

A.越高B.越低C.越接近理论结晶温度  D.不变

21.液态金属结晶的驱动力是(B)。

A.△F>0B.△F<0

C.T>0D.△T<0

22.下面措施中不能获得细晶粒结构的是(D)

A.提高金属的过冷度B.提高液体金属的冷却速度

C.进行变质处理D.诱导晶核的快速长大

23.金属多晶体的晶粒越细,则其(A)

A.强度越高,塑性越好B.强度越高,塑性越差

C.强度越低,塑性越好D.强度越低,塑性越差

24.奥氏体的实际晶粒越细小,热处理后钢的组织也越细,其机械性能(C)

A.强度、硬度较高,塑性、韧性较差

B.强度、硬度较低,塑性、韧性较好

C.强度、硬度较高,塑性、韧性较好

D.强度、硬度较低,塑性、韧性较差

25.在工业生产条件下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则(C)。

A.N(晶核形成率)越大BG(成长率)增大

CN/G提高DN/G降低

26.金属铸造时,为细化晶粒,可采用(D)

A.快速浇注B.时效处理

C.以砂型代替金属型D.以金属型代替砂型

27.实际金属结晶时,通过控制晶核形成率N和成长率G的比值来控制晶粒的大小,在下列情况下获得粗大的晶粒:

(B)

A:

N/G很大时B:

N/G很小时C:

N/G居中时D:

N=G时

28.非均匀形核要比均匀形核容易,主要原因是:

(B)

A现成的固体晶粒本身就是一个晶核,无须结构起伏

B虽有固体颗粒,也须形核,但形核功要小

C同均匀形核相同,只不过减小了短程规则原子小集团尺寸,减少了形核功

29.钢经过热处理后晶粒粗大的主要原因(A)

A.淬火前原始组织粗大B.加热温度过高C.冷却速度太小

30.具有共晶反应的二元合金,其中共晶成分的合金具有(A)。

A.铸造性能好B.锻造性能好

C.焊接性能好D.热处理性能好

31.铸锭剖面由表面到中心的晶粒特点依次为:

(B)

A.表面等轴粗晶粒层,中间柱状晶粒层,心部细晶粒层

B.表面细晶粒层,中间柱状晶粒层,心部等轴粗晶粒层

C.表面等轴粗晶粒层,中间细晶粒层,心部柱状晶粒层

D.表面等轴粗晶粒层,中间柱状晶粒层,心部等轴粗晶粒层

32.二元合金在发生共晶转变时,其相组成是(D)

A.单一液相B.单一固相C.两相共存D.三相共存

33、影响扩散的最主要因素是(B)

A、晶体缺陷 

B、温度 

C、晶体结构 

D、成分

34.在晶体的平面长大方式的情况下,晶体的长大速度(C):

A.各个方向相同B:

沿原子最密面垂直方向最大

C:

沿原子最密面水平方向最大D:

有其它因素

35.在金属结晶时,向液体金属中加入某种难熔杂质来有效细化金属的晶粒,以达到改善其机械性能的目的,这种细化晶粒的方法叫做(B):

A.时效处理B.变质处理

C.加工硬化D.调质

36.从金属学的观点来看,冷加工和热加工是以(B)温度为界限区分的。

A结晶B再结晶C相变D25℃

37.变形金属再结晶后:

(D)

A.形成等轴晶,强度增大B.形成柱状晶,塑性下降

C.形成柱状晶,强度升高D.形成等轴晶,塑性升高

38.铅在常温下的变形属:

A冷变形B热变形C弹性变形D既有冷变形也有热变形

39.铜只有通过冷加工并经随后加热才能使晶粒细化,而铁则不需冷加工,只需加热到一定温度即使晶粒细化,其原因是(C)

A铁总是存在加工硬化,而铜没有B铜有加工硬化现象,而铁没有

C铁在固态下有同素异构转变,而铜没有D铁和铜的再结晶温度不同

40.实测的晶体滑移需要的临界分切应力值比理论计算的小,这说明晶体滑移机制是(B)。

A滑移面的刚性移动B位错在滑移面上运动

C空位、间隙原子迁移D晶界迁移

41.晶体滑移总是沿着(A)晶面和晶向进行。

A,原子密度最大的B,与外力成45度的C,任意的D,原子密度最小的

42.下列工艺不属于冷加工的是(C)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