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县长田湾乡马王塘村柳其山自然村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和排险项目申报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辰溪县长田湾乡马王塘村柳其山自然村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和排险项目申报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辰溪县长田湾乡马王塘村柳其山自然村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和排险项目申报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0年8月
一、前言
(一)任务由来
辰溪县国土资源局为了申报湖南省辰溪县长田湾乡马王塘村柳其山自然村和火马冲镇交溪村三组住宅区的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应急补助项目,于2010年7月委托怀化市矿业技术服务站(以下简称“我站”)编制地质灾害应急补助项目申报书。
(二)工作概况
(1)工作目的、任务
本次工作的目的:
在进行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判断滑坡近期变形发展趋势,作出稳定性评估,为争取国家立项审批提供依据,为下步实施应急及治理提供指导性意见。
本次工作的任务:
1、在以往资料及本次调查成果基础上基本查明当地地质环境条件;
2、基本查明当前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分布、危害程度及发展趋势;
3、提出治理工程方案;
4、估算治理工程经费;
(2)工作概况
接受委托后,我站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于2010年7月16日~19日到实地进行了调查、踏勘,走访村民,于2010年8月完成了本申报书的编制。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1-1。
表1-1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表
序号
项目
工作量
备注
1
踏勘面积
1.37km2
2
走访线路长度
5.45km
3
观测点
15个
4
走访群众
14户41人
5
查阅资料
3份
6
拍照
18张
实际利用4张
二、地质环境条件概况
(一)、灾害点位置和区域经济社会状况
辰溪县长田湾乡马王塘村柳其山自然村滑坡位于辰溪县城南方向,距县城直线平距28.5km,属长田湾乡所辖。
地理坐标:
东经:
110°
11′19″、北纬:
27°
44′28″。
辰溪县火马冲镇交溪村三组住宅区滑坡位于县城南偏东方向,距县城约10.9km,属火马冲镇所辖。
14′22″、北纬:
55′22″。
区域经济均以传统的农业种植为主,无工矿企业,属经济收入较贫困的地区,大部分劳力从事农业种植,经商运输等工作,还有少数人到外地务工。
(二)、区域气象、水文、地质、地震、地貌概述
1、地貌
长田湾乡柳其山位于雪峰山系的西部边缘,地貌类型为构造剥蚀侵蚀低山地貌,最高海拔370m,最低海拔240m,相对高差为130m,地形起伏较大,区内植被发育中等。
火马冲镇交溪村位于雪峰山系的西部边缘,地貌类型为构造剥蚀侵蚀低山地貌,最高海拔255m,最低海拔130m,相对高差为125m,地形起伏较大,区内植被发育中等。
2、气象
本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据辰溪气象局1957年~2008年统计资料,无霜期达297天,冰雪期25天左右,雨季在4~7月。
主要气象参数如下:
多年平均气温17.0℃(1980~2008)
最高气温40.2℃(1977年7月26日)
最低气温-12.1℃(1977年1月30日)
年平均降雨量1328.4mm,(1980~2008)
平均年蒸发量1331.3mm
最大年降雨量1780.1mm(1977年)
最小年降雨量951.0mm(1978年)
日最大降雨量270.0mm(1965年7月6日)
风速年平均风速为2.0m/s,最大可达14m/s,
风向:
冬春多为西北风,夏秋多为东南风。
全年主导风向为偏北风。
3、水文
柳其山区内地形切割较重,地表迳流条件好,地表水体不发育,区内无常年地表迳流。
沿坡脚分布有小块农田,种植水稻。
火马冲镇交溪村区内地形切割较深,地表迳流条件好,地表水体有沅江河从一侧经过。
4、地质
4.1地层
(1)柳其山点:
本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侏罗系中上统(J2+3)、二迭系(P),现分述如下:
①、第四系(Q)
主要是坡积层,由碎石、泥沙、粘土组成,结构松散,厚一般为0—1.5米,局部可达2—3米。
侏罗系中上统(J2+3)
上部:
暗紫色、紫红色中厚层状砂质泥岩、粉砂岩夹泥岩,含钙质结构。
中部:
棕红色、紫灰色、灰绿色中厚层状细粒砂岩夹泥岩,含钙质团块和钙质结核。
下部:
紫红色、暗灰色砂质泥岩与粉砂岩互层,夹中粒砂岩,偶夹1—2层浅灰色透镜状、团块状灰岩。
底部:
灰色厚层状砂砾岩。
砾石成份以燧石、灰岩为主,砾石呈次棱角状,分选差,钙泥质胶结。
局部相变为细粒砂岩或砂质泥岩。
厚0~8.31m,平均3.3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二迭系(P)
a、下统栖霞组(P1q1):
下段:
含煤段(P1q1),中细粒石英砂岩夹高铝页岩及透镜状煤层,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度10~25m。
上段:
灰岩段(P1q2),下部是肝灰色、灰黑色灰岩,夹透镜状薄层炭质页岩,上部是浅灰色、灰白色灰岩,夹燧石团块,厚约50m,是该区主采矿层。
b、下统茅口组(P1m):
下部是灰黑色白云质类岩夹透镜状砾岩,砾岩成份主要是白云岩和少量的长石、石英和硅质岩碎屑等。
上部是浅灰色灰岩夹生物灰岩,厚度40m。
c、上统吴家坪组(P2w):
下段(P2w)是灰白色生物灰岩,夹燧石团块,下部夹透镜状粘土和煤层,生物化石有腕足类、腹足类、蜒类、藻类、海胆和海百合,厚度约40m。
上段(P2w2)是青灰色带状燧石夹薄层黑色页岩,厚度约20m。
d、上统长兴组(P2c):
青灰色生物灰岩,中厚层状,厚度约25m,为主要开采矿层。
(2)交溪点:
本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震旦系(Z)、板溪群五强溪组(Ptbnw),现分述如下:
主要是坡积层,由碎石、泥沙、粘土组成,结构松散,厚度0~3m,一般1.5m。
震旦系(Z)
属元古代地层。
其下与南华系相接,其上被寒武系所覆,分上下两统:
下统为江口组凝灰质长石石英砂岩和南沱组冰碛含砾砂岩;
上统陡山沱组白云岩和炭质板岩和留茶坡组硅质板岩。
板溪群五强溪组(Ptbnw)
岩性为一套含大量火山物质的沉积变质~火山碎屑建造。
岩性为灰绿色凝灰质板岩、砂质板岩、条带状板岩。
具明显的层纹状构造,条纹细而平直,由粉砂或晶屑与绢云母等粘土矿物及隐晶质火山灰相间组成。
岩层遭受轻度区域变质,节理发育,厚度不详。
4.2构造
该区位于中生代沅麻盆地的东部边缘,地层走向为北东—南西,倾向北北西,平均倾角25°
,区内无大的断层及构造。
该区位于中生代沅麻盆地的东部边缘,地层走向为北东—南西,倾向北北西,平均倾角26°
5、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本区新构造运动以间歇性抬升为主,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地形切割强烈。
并发育有多级夷平面,由于新构造运动抬升的结果,为本区地质灾害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地形地貌条件。
根据GBl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域图》,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
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属弱震区。
三、地质灾害概况及发展趋势
滑体区表土地层为第四系松散的红色砂泥岩,滑体前缘有一季节性小溪流径,滑体内已出现20余条纵横长度不等(10~25m)的裂缝,并伴生局部小型坍塌。
受降雨影响,每年都出现向溪流方向位移的现象。
估测滑体规模为3.5万方。
滑坡威胁到柳其山自然村54户203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目前该隐患点仍处于不稳定的蠕变状态,预测受汛期强降雨影响,隐患体会进一步变形加剧,安全威胁及影响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对居民及周边环境构成更加严重的威胁。
交溪村三组住宅区坐落在沅水河边,大洑潭水电站库区上游。
住宅区前是长度约200米、高度20-40米、坡度为50-80度的陡坡,地基为松散的红色砂质泥岩(土),结构力差。
河堤公路上方有一处边坡已产生大面积滑塌,规模约1.2万m3,滑坡威胁交溪村三组32户158人(其中受直接影响16户71人;
受间接影响16户87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该隐患点目前仍处于不稳定的蠕变状态,受汛期强降雨影响,有可能导致灾害规模的扩大,对周边居户及通行安全将构成威胁。
四、应急治理方案、主要工程部署
两个地灾点的应急治理措施主要可采取滑坡区裂缝充填、挖掘排水沟、增设必要的防护设施、受直接威胁户住房搬迁等工程措施,以取得较好的治理和排险成效。
五、投资估算
根据防灾工作的要求,需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前期治理工程、灾民搬迁安置、防灾办公室及隐患区日常监管等工作,总预算资金595.2万元,其中自筹258万元、申请上级补助337.2万元,(具体见附表)。
附表辰溪县长田湾乡马王塘村柳其山、火马冲镇交溪村三组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应急补助资金预算表
项目名称
资金概算(万元)
备注
上级补助
自筹
一
前期治理工程
73.5
排水沟
50.0
5000米按100元/米计
裂缝充填
13.0
防护设施
10.5
二
灾民搬迁
258
86户按6万元/户计
三
防灾办公室
1.70
固定电话
0.10
办公桌椅
0.40
宣传
1.0
监测设备
0.2
四
监测补助支出
4.0
小计
337.20
合计
595.20
申请上级补助337.20万元
照片1柳其山全貌
照片2柳其山居民住房地面裂缝
照片3交溪村滑坡点地貌
照片4交溪村滑坡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