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Word下载.docx
《公安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公安机关紧急状态处置权包括:
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紧急排险权、管制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行为可在一定区域内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采取交通管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进行现场管制)、戒严执行权(戒严:
一般是指因战时或平时面临重大紧急事件为维护政治稳定所采取的非常措施。
戒严,涉及地区大小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作出决定。
戒严期间可以再戒严地区采取交通管制、宵禁等管理措施)
8,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
(1)公安领导工作,是公安机关行政首长领导工作。
主要有政治领导工作、行政领导工作、业务领导工作。
(2)公安秘书工作,
主要是指公安秘书行政工作和公安对策研究工作。
组织实施领导决策、为各项任务的完成进行督促检查、为领导提供信息咨询、协调各项工作
公安指挥工作,领导指令的具体下达、统一协调,调度具体指挥、接受110报警、突发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现场指挥处置与救助。
公安政治工作
公安专业工作:
刑事司法工作(国内安全保卫工作{隐蔽性、尖锐性、长期性、复杂性、}刑事侦查工作、刑事强制工作、羁押工作、执行刑罚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公安保卫工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部门系统、(主要是指铁路系统、交通航运系统、民用航空系统、森林系统)监管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工作)、公安警卫工作(住地警卫、随身警卫、路线警卫、现场警卫)
公安法制工作
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包括公安民警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公安科研包括:
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技术科学的研究
公安后勤保障工作:
经费保障、装备保障、生活保障、信息保障
9,公安专业工作特点:
复杂性、危险性、艰苦性、易腐蚀性
10,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公安机关服从党的领导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全面的和直接的。
党的领导是公安决策正确性的根本保证。
11,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途径:
政治、思想、组织、决策、法制领导
12,正确处理党领导与政府领导的关系:
党政分开、彼此保证、互相结合、全面强化的原则。
13,一切为了群众是:
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出发点、一切依靠群众:
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态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法。
(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公安工作具有社会性和群众性、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
14,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
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1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
打击:
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
防范:
是减少各种治安危害和维护治安秩序的基本措施。
教育:
是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性措施。
管理:
是重要要手段。
建设:
是关键环节。
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规范建设(建立法律、规章、制度)
改造:
是教育人挽救人和防止重新犯罪的特殊预防工作(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16,巡警的建立与工作是公安工作由静态走向动态的管理新举措。
主要负责:
维护辖区治安秩序、预防和制止犯罪行为、参加处置灾害事故、维护交通秩序、劝解制止民事纠纷、为公民提供救助和服务。
17,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民主职能、专政职能。
专政职能是实现民主职能的基本保障,民主职能是发挥专政职能的基础条件。
18,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公安工作的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证。
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是衡量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
19,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公安机关的任务。
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机关的职责。
20,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
维护国家安全(保卫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主权领土)、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保护公民人身安全(生命权、健康权)和人身自由(公民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通信秘密)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预防制止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知识点
(2)
1,公安机关执行的刑罚:
短期有期徒刑(被判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缓刑执行、假释执行、拘役(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管制(3个月以上2年以下)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执行
2,刑事强制权包括:
对犯罪嫌疑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拘留、提请逮捕和执行逮捕(不包括决定逮捕)
3,人民警察的回避有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
4,打击与保护二者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
5,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是相辅相成的,秘密工作需要公开工作进行掩护,秘密工作寓于公开工作中。
6,公安业务工作所遵循的共同指导原则: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即:
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反映了我国公安工作的重要特色和优势,主导方面在公安机关。
党委领导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这种结合是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
7,公安政策的作用:
指导、规范、调整作用。
8,五项基本公安政策
严肃与谨慎相结合:
是我党根据历史经验提出来的,是指导人民警察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一项重要政策。
严肃要以谨慎为保证、谨慎要服从严肃的要求。
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总精神是不枉不纵,具体应坚持“稳、准、狠”。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是一项分化瓦解和改造犯罪分子的有效刑事政策。
应注意:
在惩办的前提下讲宽大、要争取多数从宽、当宽则宽当严则严、要善于从宏观上运用政策的威力。
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政策:
依法从重依照《刑法》在量刑幅度以内从重处罚。
依法从快依照《刑事诉讼法》在审理案件时限内迅速审结案件。
重证据严禁逼供信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是指导治安管理处罚的一项基本政策。
处罚是治安管理的必要手段,目的是教育本人和他人,维护治安秩序。
这一政策的基本要求是:
以教为主,寓教与罚、教育多数,处罚少数、当罚则罚,罚如其分。
9,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公安对策,他与公安法制、公安专业政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等,构成完整的公安对策体系。
政策是法律的灵魂,是制定法律的依据
10,公安工作具有打击与保护的双重特点,这是由公安工作的对象所决定的。
工作对象的隐蔽性与公开性,决定了公安工作的隐蔽性与公开性。
11,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是侦查机关和刑罚执行机关。
在刑事诉讼中负责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和部分刑罚的执行。
12,公安刑事司法的主要措施
侦查措施
(1)讯问犯罪嫌疑人:
只能由侦查人员进行,讯问时不得少于2人。
应让犯罪嫌疑人陈述有罪情节或无罪辩解。
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传唤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连续传唤。
讯问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者教师到场。
在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犯罪嫌疑人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律师可以为其取保候审。
询问证人:
应当个别进行,制作笔录。
询问不满18周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询问证人地点可以是证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处,必要时也可以通知证人到公安机关提供证人证言。
询问被害人,适用询问证人的规定。
勘验检查:
勘察现场时,应持有《刑事犯罪现场看查证》,必要时请专门知识的人,必须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
人身检查:
除紧急情况外必须经县级以上公安负责人批准,如犯罪嫌疑人拒绝检查的,而侦查人员认为有必要检查的,可以强制检查。
检查妇女身体应当由女侦查员或医师进行。
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侦查机关有权决定解剖,但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
侦查实验:
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行为。
搜查:
必须由侦查人员进行,不得少于2人。
搜查时出示《搜查证》,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
搜查妇女身体应当由女侦查员进行。
不用《搜查证》可以搜查的情形(可能随身携带凶器的、可能隐藏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可能隐匿毁弃转移犯罪证据的、可能隐匿其他犯罪嫌疑人的、其他突然发生的紧急情况)
扣押物证书证:
现场勘查中由现场指挥人员决定,对扣押的无证书证,开列清单一式两份。
一份交给持有人、一份附卷。
鉴定
通缉:
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在自己的管辖区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过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上级公安机关发布。
刑事强制措施
(1)拘传:
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根据案件的情况应予拘传的或者经过传唤没有正当理由不到案的可以拘传。
拘传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连续拘传。
(2)取保候审:
需提供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
保证人符合的条件(与本案无牵连、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的、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限制的、有固定收入和住处)。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遵循(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在此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3)监视居住:
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未经执行机关的批准不得会见共同居住的人及聘请律师以外的人。
(4)拘留:
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当在24小时以内,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被拘留人家属及其所在单位。
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
对被拘留的人,经审查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3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
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1—4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批准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
(5)逮捕: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逮捕决定。
在发现不应逮捕时,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13,公安行政执法的特征:
执法活动的强制性、执法手段的多样性、执法范围广泛性。
14,公安行政处罚包括:
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非法财物、暂扣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执照等证件、责令停产停业、行政拘留,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
15,治安管理处罚适用的对象:
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包括公民个人和单位。
适用的主体:
公安机关。
办理治安案件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16,治安管理处罚所坚持的原则:
过罚相当原则、公开公正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