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外资银行与我国银行业的合作与竞争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5971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外资银行与我国银行业的合作与竞争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外资银行与我国银行业的合作与竞争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外资银行与我国银行业的合作与竞争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外资银行与我国银行业的合作与竞争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外资银行与我国银行业的合作与竞争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外资银行与我国银行业的合作与竞争Word格式.docx

《最新外资银行与我国银行业的合作与竞争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外资银行与我国银行业的合作与竞争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外资银行与我国银行业的合作与竞争Word格式.docx

截至2004年7月15日,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地域扩大到13个城市,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达到100家,占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总数的50%:

另外,还有13家外资银行获准开办网上银行业务,27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11家外资银行获准从事衍生产品交易。

至此,外资银行在法扼规定的12项基本业务范围内经营的业务品种已达约100个.其中新增的业务有QFII托管、网上银行、国债承销、企业现金管理、金融衍生产品、个人的财富管理等。

2.资产规模扩大,人民币业务跳跃式增长

至2004年7月末,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为643亿美元,市场占有率已达1.82%:

其中贷款为301亿美元,外汇贷款市场占有率为17.8%。

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近几年每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

截至2004年7月末,在华外资银行的人民币资产总额为857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48%。

在华经营的外资银行机构中,已有138家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15家获准开办网上银行业务,41家获准从事衍生产品交易业务,5家外国银行分行获准开办QFII托管业务。

3.盈利能力提高,资产质量较好

2003年全部在华外资银行实现盈利2.35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20%;

其中人民币业务实现盈利5.04亿元, 比2001年增长126%,人民币业务利润已成其重要利润来源。

外资银行盈利提高的同时,资产质量整体较好。

2003年末全国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为3.08%,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截至2004年7月末,不良贷款率进一步下降到1.59%,不良资产率也只有1.5%。

中国银监会2004年报告)

(二)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间的竞争

一般认为,入世对中资银行的直接冲击表现在市场份额减少、客户流失、人才流失三个方面。

回顾4年来的情况,就此三个方面而言,外资银行的直接冲击不大明显,但仍伴随着相当程度的竞争施压。

1.中外资银行市场份额变动不大

2003年末,在国有商业银行、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三类银行机构的资产、存款和贷款总额中,国有商业银行占比分别是78.23%、79.06%和78.63%,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比分别为19.65%、20.2%和19.78%,外资银行占比分别是2.12%、0.74%和1.59%。

与2001年末相比,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下降3个百分点左右,这部分市场份额基本上被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抢占。

但外资银行在国际结算领域长期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并对中资银行的业务形成了较大冲击,如进口付汇、押汇等。

以天津为例,2003年外资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市场份额占比为43.86%,比入世前增加了8.34个百分点。

厦门、大连等城市的外资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市场份额也都在30%以上。

2.外资银行客户结构没有明显变化

外资银行的主要客户仍集中在三资企业,特别是那些与外资银行有“地缘关系”的所在国家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占客户总数的50%-60%,而中资企业客户只占10-20%:

有资料显示,2003年末外资银行对境内中资企业的贷款只占其贷款总额的2.4%,比2001年末的4.3%下降了近2个百分点。

3.人才出现双向流动

由于中资银行薪酬和福利待遇有所提高以且用人机制的改革,并未出现中资银行业务骨干大量流向外资银行的情况,甚至还出现了从外资银行回流到中资银行的现象。

据调查,工行上海分行近两年共有150人左右外流,但主要去向是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

4.资产增长速度比较

从以下数据(见表1)可以看出,外资金融机构虽然总体份额小,但是资产的增长速度还是相当快的,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增长速度的116倍,从长远角度来看,外资银行的竞争力不容小觑。

表1:

2003年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和同比增长速度比较

指标

机构

指标

资产总额(单位:

万亿元)

同比增长速度(%)

国有商业银行

15.19

13.7

政策性银行

2.12

9.7

股份制商业银行

3.82

27.5

外资金融机构

0.3969

21.5

资料来源:

中国证监会公布资料(2004年3月)

总之,中外资银行激烈竞争格局尚未形成。

由于入世保护期的存在,使外资银行在华拓展业务还受到诸多限制。

但随着2006年底的临近,格局将被清盘,从长计议。

(三)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间的合作

在入世保护期内,中外资银行的合怍关系要胜于竞争关系。

中外资银行利用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相互合作是必然趋势:

这种合作主要表现在业务合作和股权合作两个层面:

1.业务合作层面,由松散的全面业务合作向紧密的具体业务合作转变

签署全面业务合作协议或进行某一项业务合作。

入世前,中外资银行战略联盟的形式主要是签署全面的业务合作协议,而且合作的领域集中在代理行方面。

入世后,全面的业务合作协议显得相对松散,不利于双方业务合作的深化。

因此,双方开始更多地选择单项的业务合作,包括信用卡业务、清算业务、人民币资金拆借、银团贷款业务、货币互换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等,这样不仅加速了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而且也有助于中资银行培育和提升那些迫切需要但在短期内没有能力自主形成的业务或产品的竞争力。

中资银行特别应该加强与外资银行优势业务方面的合作,例如花旗银行的现金管理业务、德意志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恒生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法国巴黎银行的项目融资业务、美洲银行清算结算业务等。

2.股权合作层面,由中外合资向外资参股中资银行方向合作

⑴建立合资银行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中外资银行在股权方面的合作主要是合资方式,参股和独资方式基本不存在。

1985年,首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成立。

之后,中国工商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对等出资50%成立了上海巴黎国际银行,又与韩国韩一银行以1:

1的股权结构组建了青岛国际银行。

中国入世以后,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深化,外资银行期望获得更多的参股比例,合资银行的股权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最近,中国工商银行宣布将其持有的上海巴黎国际银行50%的股份转让给合资方法国巴黎银行,法国巴黎银行中国公司成为在华注册的首家外资独资银行。

工商银行还将其持有的青岛国际银行股份转让给韩国的一家银行。

因此,中外建立合资银行的方式将逐步淡出,参股和独资方式将成为主流。

⑵外资参股中资银行

入世以来,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成为外资银行迅速进入中国市场和提前开展业务的主要途径。

2003年12月银监会发布了《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后,外资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银行出势头良好(参见表2)外资金融机构参投中资银行的目的、形态、份额、要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着参股比例的不断提高,外资银行在参投中资银行的过程中也积极争取管理权。

例如汇丰银行参股交通银行就获得了董事会中两个席位,并将参与交通银行的经营管理。

引进外资后的中资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信息披露、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而外资通过参股中资银行也迅速扩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渗透速度。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规模、实力和网点上有着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随着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在即,外资银行参股国有商业银行必将成为新的热点,以利用国有商业银行充足的物理网点推广其公司现金管理、私人理财、信用卡、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其看好和重点发展的业务领域。

但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在选择外资银行做战略投资者时,一定要坚持严格和谨慎的原则,结合自身经营战略和业务特点,选择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有直接帮助的外资银行作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战略联盟的初衷和意义。

表2: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参股情况

银行名称

外资入股时间

外资入股方

外资入股比例

光大银行

1996年

亚洲开发银行

2.7%

上海银行

1999年和2002年

IFC(国际金融公司)、汇丰银行和上海商业银行

IFC:

7%;

汇丰:

8%;

上海商业银行:

3%

南京市商业银行

2001年

IFC

15%

浦发银行

2002年

花旗银行

5%

民生银行

2003年

IFC、新加坡淡马锡公司

1.08%;

新加坡淡马锡公司:

4.55%

兴业银行

2004年

恒生银行、IFC、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公司

恒生银行:

15.98%;

4%;

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公司:

交通银行

汇丰银行

19.9%

深圳发展银行

新桥投资

17.98%

西安市商业银行

IFC、加拿大丰业银行

2.5%;

加拿大丰业银行:

2.5%

北京银行

2005年

IFC、ING集团

5%;

ING集团:

杭州市商业银行

澳洲联邦银行

资料来源:

《财经》2004年第25期以及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四)中外银行竞合前景分析

尽管中外资银行之间是一种竞争合作的关系,但保护期过后的3-5年内,外资银行将会迎来一个快速扩张时期。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6年底,中国将对外资银行取消所有地域及客户限制。

届时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和多个境外金融机构的投资比例都有可能进一步提高。

中国金融业正面临“第二次入世”。

1.竞争前景分析

目前,虽然中国还没有完全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时间和地域限制,但是,中外资银行的竞争局面已日益显现,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在业务上主要集中在外汇业务和部分人民币业务;

在客户上主要体现在外企和部分国内优质客户的争夺上;

在地域上,主要体现在东南沿海和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且以战略性竞争为主。

⑴在业务竞争中,主要体现在中间业务的争夺。

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资金实力较强,由于其与三资企业有长期的合作关系,所以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

同时,无论是外汇还是人民币业务,中间业务将成为中外银行争夺的一个重点。

如国际结算业务上显露出强烈的竞争力,国际结算业务的市场已达40%左右。

在信息咨询、投资理财等业务方面,外资银行除继续稳定原有客户外,将特别重视为中国客户提供服务。

除了中间业务以外,网络银行也将是中外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