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45825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检查身体时对血糖血脂的检验;

质检员对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的检验,等等。

  [情景]“资料链接”——由某抗秧苗病菌的农药袋上的标签可知,该农药含有碳酸铵和硫酸铜两种成分。

如何通过实验确证该农药中含有铵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呢?

指出所用的试剂、预期将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实验1-4。

  离子试剂现象

  实验1NH4+

  实验2Cl—

  实验3SO42—

  各个实验中,依次观察到什么现象?

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NH4+、Cl—、SO42—等离子的检验所采用的试剂和方法等:

  NH4+:

加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Cl—:

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SO42—:

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讨论]在完成相关实验时,都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请结合实验过程及相关元素化合物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实验1:

试纸为何要润湿?

实验2:

为何要加稀硝酸?

实验3:

为什么要加稀盐酸?

  [补充实验]碳酸钾、碳酸钠分别与硝酸银、氯化钡溶液反应,并分别滴加酸溶液。

  结论:

氨气溶于水才能电离出OH—;

  检验Cl—加入稀硝酸是为了避免CO32—的干扰;

  检验SO42—加入稀盐酸是为了排除CO32—的干扰。

  [小结]什么是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应根据物质独有的特性,要求反应灵敏、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结论可靠。

  你还能回忆出哪些物质的检验方法呢?

  要求:

能够独立、准确地回顾出一些物质检验的方法,尽可能多地归纳出有关物质或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生回忆常见物质的检验:

碳酸盐、酸、碱、淀粉、丝绸制品等。

  [迁移]“资料链接”——由加碘盐标签可知,加碘盐添加的是KIO3。

已知:

KIO3在酸性条件下与KI反应得到碘单质。

  如何确证碘盐中的碘不是单质碘?

如何确证某食盐是否已加碘?

如何确定加碘食盐中含有钾?

  用淀粉液检验是否含碘单质;

根据所提供KIO3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焰色反应

  金属或金属离子的检验通常采用焰色反应。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什么叫焰色反应?

为何可用焰色反应来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

如何进行焰色反应实验?

操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过渡]物质的检验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在化学学习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化学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必须掌握常见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学会用多种方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份。

  1.人们经常依据什么来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

  2.归纳总结物质(或离子)检验的一般步骤。

  3.物质(或离子)检验时,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2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等对物质分类的方法

  2、知道氧化物的分类依据、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并认识分类是可以逐级进行的

  3、学会用观察、实验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概括、分类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4、通过对物质的分类,体验分类在化学研究和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5、发展学习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难点

  物质的分类方法

  教学过程

  新设计

  教学活动

  活动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当你进入书店时,你能一下子找到你所要的书,书店中除了指示的标志之外,书店的分类给予我们的信息非常重要的,现在你能把第一组的同学按照你的标准进行分类?

  学生讨论,以两人为一组,谈谈自己的一种分类方法及分类结果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1:

根据有没有戴眼镜的将学生分为戴眼镜学生和不戴眼镜学生学生2:

根据性别将学生分为男同学和女同学……

  教师对学生的陈述进行小结,得出结论:

  1.分类必须有明确的标准

  2.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学生3:

根据学生是否戴眼镜对男、女生进行分类。

  学生4:

根据学生的身高进一步分类……

  教师对学生的陈述进行小结,得出另一种结论:

  3.分类是可以逐级进行的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分类?

根据你的猜想,你认为分类的关键点是什么,它有哪些意义?

  生答,教师出示图,并进行说明意义

  活动2新课教学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不自觉地运用分类法对我们身边的各种物质、用品进行分类。

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同样要研究不同物质性质,同样也要进行分类,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二章第4节物质的分类。

  目前,在自然界中,人们已知的物质有1000多万种,它们的性质各异,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它们,我们也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

展示:

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

  问题:

物质分类的方法很多,如何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请同学们利用自己的方法将这些物质分类,并将分类的标准及分类的结果写在单子上,进行展示。

  学生活动:

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并将学生分类的结果展示在实物展示台上,学生进行汇报,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说明:

在这个活动期间,学生肯定会出现把物质分类进行到底的情况,教师在此可以给充分的肯定,这样可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有其它分类方法吗?

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科学?

  学生思考:

物质的用途是由性质决定,而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组成的所决定的,所以科学上的分类标准是物质的组成。

  活动:

请你写出这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并根据以往学过的知识,对这几种物质进行归类。

写出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并让学生讲讲这些物质归属于哪类物质?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几种物质的概念

  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单质中有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

你能对应这些概念对写出的这些物质进行正确归类

  学生归类:

其实对化合物的分类还可以进一步,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氧化物的分类和化合物的分类,讨论:

  

(1)请你说说氧化物可以分成哪两类?

  

(2)无机物和有机物在组成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3)有机物有哪些相似的组成和性质?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说明:

  1.两者在组成上的不同点:

无机物一般指由碳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有机物主要指含碳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因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在分类上仍把它们归为无机物)

  2.有机化合物的相似组成:

含碳元素,相似的性质:

大多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不完全燃烧时会有黑色的碳产生;

大多数难溶于水。

请你把刚才的物质归类进行修正,并根据你的学习成果把下列这些物质进行分类。

  水、酒精、石蜡、面粉、食盐、糖、生石灰、色拉油、油漆、米醋、天然气、汽油等。

  活动3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要求将物质之间的分类写成一个图表进行总结。

  活动4当堂作业

  完成课本57页练习1(写出物质化学式及注明物质的类别)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模板3

  知识技能:

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实验操作及相关问题,进一步理解可逆反应、催化作用。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用已知条件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科学品质:

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

介绍同位素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使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方法:

研究探索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乙酸的性质及酯化反应实验(本文略去乙酸的其它性质部分)

  第2课时:

酯化反应问题讨论

  第一课时

  我国是一个酒的国度,五粮液享誉海内外,国酒茅台香飘万里。

“酒是越陈越香”。

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乙酸的酯化反应

  乙酸乙酯的制取:

学生分三组做如下实验,实验结束后,互相比较所获得产物的量。

  第一组: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第二组: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水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第三组: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强调:

①试剂的添加顺序;

  ②导管末端不要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

  ③加热开始要缓慢。

  问题①:

为什么要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

  此操作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乙醇和浓硫酸相混会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浓硫酸小,如果把乙醇加入浓硫酸中,热量会使得容器中的液体沸腾飞溅,可能烫伤操作者。

  问题②:

导管末端为什么不能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

  防止加热不均匀,使溶液倒吸。

  除了采用这样一种方法防止倒吸外,此装置还有哪些其它改进方法?

  可以将吸收装置改为导管连接干燥管,干燥管下端插入液面以下防止倒吸(或其它合理方法)。

  问题③:

为什么刚开始加热时要缓慢?

  防止反应物还未来得及反应即被加热蒸馏出来,造成反应物的损失。

  所以此装置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简易的蒸馏装置,那么,装置的哪一部分相当于蒸馏烧瓶?

哪一部分相当于冷凝管?

  作为反应容器的试管相当于蒸馏烧瓶,导管相当于冷凝管,不是用水冷却而是用空气冷却。

  开始时缓慢加热是不是在产物中就不会混入乙酸和乙醇了?

如何验证?

  用蓝色石蕊试纸来检验,如果变红,说明有乙酸;

乙醇可以用红热的铜丝与之反应后显红色来检验。

  ①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