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7单元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44549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7单元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7单元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7单元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7单元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7单元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7单元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7单元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7单元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7单元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婵娟”的意思是美好的月色;

“但”的意思是只。

从课文中,我们认识了积极乐观的苏轼,课文表达了他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可以用课文中的“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来解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可以用课文中的“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来解释。

词中的“此事”指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些词句表达了词人热爱生活、积极奋发的宽大胸怀。

观赏、阴晴圆缺、宽慰、悲欢离合、埋怨。

3、古诗两首

1、《望洞庭》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

古诗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诗中表明作者远看洞庭湖的诗句是: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白银盘”指洞庭湖,“青螺”指君山。

第一句诗中,作者把洞庭湖比作铜镜,表现了月光下洞庭湖风平浪静的景象。

3、《峨眉山月歌》出自唐代诗人李白。

全诗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友人之情。

诗中写到了5处地名:

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

4、这两首诗都是描写秋夜的景象。

诗中关键词语的解释:

相,互相。

和,和谐。

镜,铜镜。

未,没有。

半轮,残月。

发,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李白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4、秋天

1、课文是一首诗歌,描写了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课文中有很多拟人句,如:

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

葡萄嚷着冷了,要披紫袍。

3、最后一小节,既照应了开头,又总结了全文。

4、为什么要“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

“黄叶”是秋天的象征,作者喜爱秋天的美丽景色,喜爱秋天的丰收景象,他想让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驻人间。

练习1

1.文思敏捷聪明过人青出于蓝一鸣惊人桃李争妍后继有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李峤的《风》这首诗中,(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使人感受到风很大。

我能默写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一单元练习

一、照样子写词。

1.ABCC式:

笑语盈盈、生机勃勃、书声琅琅、喜气洋洋、小心翼翼

2.四字并列:

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笔墨纸砚、亭台楼阁

3.赞美老师的成语:

诲人不倦、教书育人、循循善诱、春风化雨

4.描写秋天的成语:

秋高气爽、硕果累累、金风送爽、秋色宜人

5.带有“人”字的成语:

一鸣惊人、后继有人、聪明过人、百年树人

6.形容关系好、情意深的词语:

亲密无间、情深义重、手足情深、形影不离

7.描写夜空晴朗的词语:

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月明星稀、群星闪耀

二、选词填空。

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青出于蓝 

桃李争妍 

后继有人 

一鸣惊人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1.王小芳是个(聪明过人)的孩子。

2.他平时不声不响的,可在这次联欢会上的表现真是(一鸣惊人)。

3.班会课上,班主任徐老师自豪地说:

“我们班人才济济,竞争激烈。

(文思敏捷)的小作家张雨晴下笔如有神,(聪明过人)的速算能手刘泉敢跟计算机较量……我看到这(桃李争妍)的班集体,为建设北上海(后继有人)而感到高兴。

但愿那些默默无闻的同学能(一鸣惊人),也让同学们刮目相看。

”听了老师的话,我暗下决心,一定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第二单元

5.我给江主席献花

1.课文也是首尾呼应的,表达了“我”对国家领袖的爱戴,以及香港同胞激动万分、欣喜若狂的心情。

2.文中的“我”是姜咪咪,她在香港回归的日子给江泽民主席献花。

3.“我”永远忘不了的这一天是1997年6月30日,因为在香港回归的日子里,“我”给江主席献花有着不平凡的意义。

4.香港回归日子:

1997年7月1日澳门回归日子:

1999年12月20日

5.容易写错的词语:

紫袍、烦恼、柔韧、酒歌、秩序井然、董建华、耻辱、频频挥手。

6.天安门广场

1.《天安门广场》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

天安门广场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心,它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

课文二、三自然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了天安门广场上的建筑物:

广场北端是天安门,天安门前是金水河,河上是金水桥,广场中央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南端是毛主席纪念堂,东侧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西侧是人民大会堂。

由于天安门广场举行过开国大典,所以它是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2.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

人民领袖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我国的开国领袖是毛泽东,现任主席是习近平

3.第六自然段描写了天安门广场的鲜花、华灯、礼花、人们。

这段话中的比喻句把广场比作大花园。

表示色彩的词语有:

姹紫嫣红、五彩缤纷,我还知道:

五颜六色、五光十色、色彩斑斓。

4.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富丽堂皇、金碧辉煌、雕梁画栋、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描写人高兴的词:

兴高采烈、欢呼雀跃、喜气洋洋、欣喜若狂、眉飞色舞

描写花多的词:

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百花争艳、姹紫嫣红

5.容易错的词语:

仪式、雕梁画栋、宣告、政府。

7.徐悲鸿励志学画

1.勤学苦练的徐悲鸿,一是抓住一切时间努力学画,二是生活十分清苦,省钱买绘画用品。

2.“功夫不负有心人”中的“功夫”是指时间、精力。

“有心人”指徐悲鸿。

这句话的意思是:

做事只要舍得下功夫,最终会获得成功的。

“有眼不识泰山”指:

虽有眼睛,却不认识泰山。

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文中“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指:

真正的中国人。

文中这句话是指:

那位外国学生浅陋无知,没有真正了解中国人的才能。

3.形容人学习努力、勤奋的词:

废寝忘食、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孜孜不倦

4.容易写错的词语:

不知疲倦、承认、购买、错误、激怒。

8.虎门销烟

1.《虎门销烟》记叙了1839年6月在广州虎门举行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

虎门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二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

2.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是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3.成千上万的人来观看虎门销烟,海滩上可热闹啦!

此时此景,我想到了很多成语:

水泄不通、热闹非凡、人流如潮、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人山人海

4.在课文中我们认识了为民除害的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个群情激奋、大快人心的场面。

5.虎门销烟是在1839年6月3日进行的,课文的第三小节主要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

销烟的顺序是:

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课文是用“先……再……然后……”几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来写的。

6.容易写错的词语:

销烟、历史、虎门寨、销毁、彻底、欺侮、水泄不通。

练习2

1.表现爱国主义的词:

以身许国、碧血丹心、忧国忧民、精忠报国、舍生取义

2.南宋的爱国英雄文天祥在他的《过零丁洋》一诗中有这样的豪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中“汗青”指的是书籍或史册。

明朝顾宪成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名言: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告诉我们在读好书的同时还要关心国家大事。

与此相对的一句俗语是: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3.在本单元中,我认识了两位杰出的爱国人物:

励志学画的著名画家徐悲鸿,为中国人争了气;

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令世人震惊。

像这样的爱国英雄还有:

文天祥、岳飞、董存瑞、钱学森等。

4.当我读到“横眉冷对”时,我想到了鲁迅的一句名言: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我还想到了他的一句读书名言: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

5.爱国名言:

课内: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顾宪成

课外: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第三单元9.泉城

1.读了课文,我们观赏到了天下闻名的泉城,那里的泉多、水美,课文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2.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

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

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

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

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瀟瀟。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

(趵突泉)被誉为“第一泉”。

课文先后介绍了四座具有代表性的泉水:

珍珠泉“神奇”,五龙潭“泉多”,黑虎泉“水声喧腾”,趵突泉“大、清、美”。

3.课文的第一小节从泉水的形态和声音两个方面来写出它的多和美,也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来写的。

4.描写泉水流动的样子:

珍珠泉涌、五龙潭汇注、黑虎泉喷吐、趵突泉冒。

“涌”是说泉水相对少而急;

“汇注”是说泉水从几个方向流入;

“喷吐”强调泉水流量多流势猛;

“冒”是说泉水相对多而缓,并形象地表现出“三股清泉”高出泉池的水面。

5.写泉水样子的词语:

银花盛开、明珠散落、晶莹剔透、白浪翻滚

描写泉水声音的词语:

水声喧腾、虎啸狮吼、秋雨潇潇、咕嘟咕嘟

描写水的词语:

波光粼粼、碧波荡漾、水平如镜、波涛汹涌、惊涛骇浪、清澈见底

10.九寨沟

1.读了课文,我们欣赏到了神奇美丽的九寨沟,课文描写了那里的自然风光和异兽珍禽。

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课文的最后一个小节起到了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的作用。

3.第三小节主要写了九寨沟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具体描写了雪峰、森林、湖泊、瀑布。

4.第四小节主要介绍了体态粗壮的金丝猴,善于奔跑的羚羊,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行动敏捷的小熊猫。

5.描写九寨沟的景物特点:

水(清澈见底)、树(古木参天)、瀑布(高低错落)

描写花儿的词语:

含苞待放、亭亭玉立、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沁人心脾、香飘十里

6.容易错的词语:

县城、继续、敏捷、异兽珍禽

11.田园诗情

1.《田园诗情》是一篇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

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意象,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抒发了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静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课文视点的转换,具体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荷兰田园风光图,看奶牛图、郁金香图、骏马图、挤奶图和田园夜色图等。

2.荷兰风光如诗如画,有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是天然的(牧场),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

荷兰的确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3.课文最后一小节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4.拓展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乡村四月

(宋)范成大 

(宋)翁卷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2.桂花雨

1.《桂花雨》一文以“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