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改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3893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89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改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改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改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改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改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改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改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改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改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项目技术支撑单位:

1.2建设内容与规模

1.2.1建设灌溉人工草地24000亩(其中:

种植紫花苜蓿12000亩,种植披碱草12000亩);

1.2.2购买紫花苜蓿种子46000斤(3斤/亩);

1.2.3购买披碱草种子140000斤(10斤/亩);

1.2.4客土改良24000亩;

1.2.5购买网围栏71740米。

1.3项目建设地点基本情况

五开县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人工种草24000亩。

全部不具备灌溉条件,具体分布如下表:

表一:

五开县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改良工程建设项目建设面积分配表

乡镇

行政村

实施面积(亩)

分配面积(亩)

备注

孜托镇

然昌

6000

900

尼亚

1200

加日扎

800

格亚

夏果

1100

德通

腊久乡

母许

500

拉贡通

1000

巴堆

差瓦

中瓦

萨玛

100

多尼

300

八米

中亦乡

中亦

亚许

加果

3500

700

康沙镇

也堆

纳龙

1800

牛格

康沙

德嘎

1.4项目总投资规划

项目总投资384万元,全部国家投资。

1.5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为1年,即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

1.6项目效益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区畜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牲畜数量也有所提高。

随着农牧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农区畜牧业也逐步以草地资源为依托,实行农牧结合,走暖季节草地放牧,寒冷季节舍饲圈养的道路,从而逐步告别历史的传统经营模式。

但与此同时,草地负荷日渐加重,草地退化日趋严重,这势必制约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整个区域的生态平衡。

为此,该项目的实施必将发挥一定的效益。

1.6.1生态效益

一可以缓解当地天然草场载畜压力;

二是可以改善当地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当地生态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与改善;

三是可提高草原(草场)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有效减轻、沙化土地得到恢复,水土保持功能、防止起沙扬尘功效提高;

四是对项目区构建和谐生态,促进生物资源的有效利用也具有突出的作用。

1.6.2社会效益

促进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草地的干草产草量,提高了项目区牲畜冬季抗灾能力,消减了因饲草缺乏造成的经济损失,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进步具有显著地作用。

1.6.3经济效益

该项目建成实施后,旱作人工种草基地亩产干草可达700公斤以上,24000亩旱作人工种草基地年产干草可达1680万公斤,1680万公斤干草可以供两千多头牦牛食用一年,按照0.6元/公斤饲草料计,每年可为农牧民节约饲草料费用1008万元,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我县牲畜越冬饲草料不足、草畜矛盾尖锐的现状,降低牲畜越冬死亡率,促进农牧民增收。

1.7主要技术指标

1.7.1种子及播种量:

紫花苜蓿,每亩需种子3斤;

披碱草,每亩播量10公斤

1.7.2种植时间:

2011年4—5月及7—8月;

1.7.3种植深度保持在3—4cm;

1.7.4种植方式:

撒播(与沙土混播);

1.7.5精耕细整,拣除土壤中石块及杂草。

播前翻耕一次,播种时翻耕一次,播种后镇压一次;

1.7.6施肥

基肥(农家肥):

每亩200斤,化肥:

其中底肥磷酸二铵4.87斤/亩;

1.7.7加强田间管理及适时收获

根据人工种草项目的安排时间看,牧草出苗正逢雨季条件最佳时,另外需加强田间病、虫、草害防治工作。

人工种植的牧草既可以收割利用,也可以一次性收割储存。

新种草场第一年保苗,第二年收割鲜草,第三年收获草和草籽。

第二年收割鲜草时,留茬高度不少于5cm,以便牧草隔年获得恢复生机。

改良草场有一个循环(利用)期,播种后7—8年该草场将退化,需重新播种。

为了防止草场退化,对出苗不整齐的地块第二年要及时补播,第三年采取松耕方式进行更新,可以保持草场较高的产量。

1.8方案编写依据

1.8.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1~2050);

1.8.2《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自治区实施〈草原法〉办法》;

1.8.3《**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1.8.4《**自治区退牧还草工程建设规划》;

1.8.5《**生态安全屏幕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10年度人工种草与天然草地改良项目实施方案》;

1.8.6自治区农牧厅《关于编报2010年**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藏农厅发〔2010〕216号);

1.8.7项目地点的水文、地质、气象等基础资料;

1.8.8五开县2009年统计材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近年来,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贾庆林主席多次做出重要批示。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央和**自治区不断加大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力度,实施了多项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不断取得积极进展。

**高原是我国乃至亚洲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家明确将**纳入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域,从“十一五”开始,通过保护与建设3个生态安全屏障区,构建**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切实保护雪域高原的碧水蓝天。

五开县有天然草地草场400.9万亩,退化草地严重。

全县纯牧区牲畜超载达40%以上,而人工种草刚刚起步,草畜矛盾日益突出。

进行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地改良工程建设是解决我县乃至全区草地畜牧业经济发展中草畜矛盾与草原生态压力、彻底改善草原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战略对策,同时也是构建县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进行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地改良工程建设可加快推进草地畜牧业经济发展

大量实践证明,饲草种植业具有巨大现实功能与潜在功能,现代畜牧业将人工草地面积比重高低,视为衡量区域畜牧业发达程度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

大规模的饲草种植业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体现为巨大的经济效益。

一般饲草被家畜利用可增加1倍的经济效益,动物产品加工后可增值2倍左右。

天然草地中每增加1%的人工草地,它的生产水平就提高4%,当人工草地增加到10%,天然草地生产水平可提高1倍。

为此,全县饲草种植业及其连带产业正在成为农牧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行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地改良工程建设,必将推动草地畜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2.2.2进行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地改良工程建设可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草原是我县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

草原大都位于我县年降雨量小于400mm的干旱、半干旱区域。

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天然草原超载过牧问题严重,荒漠化程度逐渐增大,传统放牧畜牧业衰退,草地生产能力降低。

利用农区和农牧交错带适宜土地资源,大力发展饲草种植业可大幅度提高草地生产力,减轻天然草地载畜压力,加速草地植被恢复,这对于维护我县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2.2.1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固土保肥

研究表明,与灌丛、林地一样,草地也具有显著的防止水土流失能力。

有草皮地面与无草皮地面相比,地面径流量减少47%,冲刷量减少77%。

生长2年的草地拦蓄地表水的能力为54%,减少含沙量70.3%。

我县还有相当一部的中低产田,粮食产量低且不稳定,通过草田轮作发展饲草种植业,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是实施“沃土工程”的重要战略措施。

2.2.2.2调节气候与环境条件,减少温室气体

大面积人工草地湿度比裸地高20%,小面积草地比空旷地高4~12%。

夏季草地地表温度比裸地低3~5%,冬季高6~6.5%。

草地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一般草地每小时可吸收二氧化碳1.5g/m2。

按照每人日呼出二氧化碳0.9kg,吸收0.75kg,则每人有100m2的草地就可以把呼出的二氧化碳全部还原成氧,多年生黑麦草等优良牧草具有抗二氧化硫污染的能力。

草地还可以吸附尘埃、分解有毒气体、减缓噪音污染。

一般草地可释放200~1000个/m2负离子,使空气清新。

2.2.3进行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地改良工程建设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县客观存在规模发展饲草种植业的潜在资源,是我县饲草种植业必然兴起的基本原因。

一是大量饲草生产,以及由此带来的节粮型养殖业的发展,将协同其他资源,最终解决我县面临的中长期食物安全问题;

二是我县是半农半牧区,饲草种植业在此地区兴起,进而形成新型产业及产业群,将有助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三是饲草种植业资源区基本分布于我县农区,该产业兴起必将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和牧区与农区的差别,有利于繁荣农牧区经济与文化;

四是通过进行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地改良工程建设,可增加饲草料的供给,逐步转变牧民逐草而牧、逐水而居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有助于实现游牧民定居。

综上所述:

实施五开县2010年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项目是促进项目区乃至五开县经济实现健康、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对提高粮油单产、保障粮食安全,增加群众收入,改善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局势稳定,恢复项目区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风沙和荒漠化,改善和加强项目区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2.3.1自然条件良好,可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五开县平均海拔3200米,是**的主要农田分布区,该区域土地资源丰富,自然条件相对优越,能够满足人工饲草料地建设需求,且适于大规模种植。

项目区的土地大多分布在农区,只要进行农作物结构调整,就有了发展人工草地的空间。

2.3.2草地建设经验丰富,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

五开县从80年代起就开展人工草地建设,并取得大量成功的经验。

今年来项目区人工草地面积逐年增加,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特别是近年来,我区取得了畜牧业基本项目建设工作的成功经验,为该项目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还储备了建设草地的技术,这一切都为项目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3进行草原建设与管理有强大的政策支撑

五开县从90年代起,在草原建设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草原保护的法规和政策。

在草地管理中制定了行之有效的乡规民约。

积极向牧民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等法律法规,教育群众树立改革决心,增强商品观念,克服盲目追求牲畜数量和惜杀惜售的思想,提高对治理草原的认识。

在草地建设中,坚持“以畜为本,草业先行,草、土、水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增草为目标,突出治理退化草场,以草场围栏为重点,抓好围栏内的草地改良工作。

狠抓人工草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人工草地纳入法律范畴,饲草种植业走上法制化道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明确规定“本法所称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这为加大人工草地建设的力度,促进饲草种植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2.3.4草原经营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为实施草原建设工程奠定了基础

从2005年起,自治区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草地类型,对80%以上的冷季草场实行了草场承包责任制,同时还出台了落实草场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办法和规定等相关文件,为实施植被恢复工程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央在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给五开县草原保护建设带来了发展机遇。

2.3.5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建设草地积极性空前高涨,群众基础良好

随着草原法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五开县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产极积性空前高涨,与区外的交流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