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25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3466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25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25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25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25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25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25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25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25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25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骄兵与必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第3题:

()与创造思维密切联系着,它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A.再造想象

B.睡眠

C.创造想象

D.理想

C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在新作品创作、新产品创造时,人脑中构成的新形象都属于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与创造思维密切联系着,它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4题:

表象的形象在头脑中可以放大、缩小、翻转的特性叫表象的()

A.翻转性

B.运动性

C.可操作性

D.灵活性

第5题:

当人们在交谈中提到“黄山”时,头脑中重现迎客松的形象,这是()

A.回忆

B.重现

C.表象

D.想象

重现出迎客松的形象。

这是表象的特点,该题判断的重要依据是“重现”和“形象”。

第6题:

认知过程的核心是()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思维活动的进行离不开感觉、知觉、记忆及想象等认知活动的参与,思维加工也使得人们对事物的感知更为精确,记忆更加有效,想象愈发深刻和丰富。

思维是认知过程的核心。

第7题:

想象活动的基本成分是()

A.概念

B.表象

C.语词

D.动作

B

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因此它的基本成分是表象。

第8题:

思维过程的最基本形式是()

A.分析和综合

B.比较和抽象

C.具体化

D.系统化

思维是通过一系列比较复杂的操作来实现的。

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就是思维过程。

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第9题:

3岁前儿童主要是()

A.想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动作思维

D.情绪思维

第10题:

借助于直观动作来解决问题是()

A.形象思维

B.动作思维

C.创造性思维

D.抽象思维

第11题:

表象的概括性表明它接近于()

A.思维

B.记忆

C.感知

本题考查考生对表象的特性的了解。

表象具有直观形象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三个特征。

其中直观形象性和可操作性说明,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人头脑中出现的。

人头脑中产生某种事物的表象,就好像直接看到或者听到这种事物的某些特征一样,这说明它接近于知觉特性。

而概括性表明,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并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抽象性。

思维具有概括性的特点;

因此说明表象接近于思维的概括。

所以,也可以说表象是由感知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第12题:

将思维分为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人是()

A.吉尔福特

B.桑代克

C.斯皮尔曼

D.冯特

吉尔福特将思维分为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

发散思维往往能产生某些新奇、独特的思想,因而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

辐合思维也是创造性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为仅有发散思维,人们不可能从众多的方案中选择出最合理的方案。

第13题:

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组成的推理是()

A.线性推理

B.关系推理

C.条件推理

D.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第14题:

认知心理学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的过程

A.尝试错误

B.顿悟

C.认知操作

D.假设验证

认知心理学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认知操作的过程。

第15题:

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叫()

A.定势

B.知识表征

C.功能固着

D.提示

本题考查考生对功能固着概念的理解。

我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叫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一种特殊的定势。

第16题:

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叫()

A.常规思维

B.创造思维

C.直觉思维

D.经验思维

本题考查考生对创造性思维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雏叫创造思维。

与创造性思维相反的是常规思维,它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这种思维的创造性水平低,对原有的知识不需要进行明显的改组,也没有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因而称之为常规思维或再造性思维。

第17题:

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或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叫()

直觉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活动。

这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

直觉思维具有快速性、跳跃性等特点。

与直觉思维相对应的是分析思维,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做出合理的结论。

第18题:

概念形成的策略中,()是更有效的策略

A.保守性聚焦

B.冒险性聚焦

C.同时性扫描

D.继时性扫描

本题考查考生对不同的概念形成策略的理解和掌握。

布鲁纳提出了概念形成中会采用的四种策略:

保守性聚焦、冒险性聚焦、同时性扫描、继时性扫描。

保守性聚焦是指把第一个肯定实例(焦点)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做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以后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属性。

冒险性聚焦是指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做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但同时改变焦点卡片上一个以上的属性。

同时性扫描是指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部分属性形成多个部分假设,在选取一定的实例后,根据主试的反馈,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检验。

继时性扫描是指在已形成的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主试的反馈,每次只检验一种假设,如果这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就保留它,否则就采用另一个假设。

其中保守性聚焦由于记忆的负担较轻,是一种相对最有效的概念形成策略。

第19题:

在解决河内塔问题时人们采用的策略是()

A.算法

B.手段一目的分析

C.逆向搜索

D.爬山法

河内塔问题是一个流传很久的游戏:

有三根杆子A、B、C,B杆上有若干碟子,每次移动一块碟子,小的只能叠在大的上面,把所有碟子从B杆全部移到A杆上。

本题需要根据碟子的目标状态,需要暂时扩大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距,经过迂回前进,达到问题解决,因此是爬山法策略。

第20题:

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潮润而雨”的结论,这种思维特性属于()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思维的概括性有两层含义:

其一,抽取事物的共性;

其二,由部分联系寻求普遍联系。

第21题:

通过想象在头脑中产生的新形象,不是记忆的简单重现、而是对()的重新改组和重现

A.知觉

B.语词

D.以上都不是

第22题:

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其关键的步骤是()

A.发现问题

B.分析问题

C.提出问题

D.验证假设

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的第一步。

发现问题是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

善于发现问题是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

第23题:

下列对思维理解正确的是()

A.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B.思维不能对未直接感知的客观事物进行反映

C.思维不能对没有发生的事件作出预见

D.思维完全可以脱离感性的直观形象而顺利进行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它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概念,利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包括对未直接感知的客观事物进行反映、作出预见和抽取共同属性。

人们在思维的过程中,经常伴有感性的直观形象(表象),这些直观的形象是思维活动的感性支柱,它有助于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24题:

当创造性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是()

A.创造性思维

B.创造性想象

C.灵感

D.空想

灵感状态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典型特征之一。

灵感是人们在创造性活动过程中出现的认知飞跃的一种心理状态。

灵感一般是由对疑难问题的百思不解转化为某种新形象、新观念、新思想的顿悟而突然产生的心理状态。

第25题:

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策略

A.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B.逆向工作法

C.计划法

D.联想法

逆向工作法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就是已经知道结论去逆推原因产生的过程。

第26题:

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是()

A.记忆

B.思维

C.感觉

D.知觉

本题考查对思维本质的认识。

思维是以已有知识和客观事物的知觉映像为中介,形成客观事物概括表征的认知过程。

我们的感、知觉只能反映事物的表面、外在的特征。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

这种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使人们能够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27题:

表象的概括是一种()概括

A.本质

B.形象

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主要处理图形信息,而不是词或者符号。

想象不仅可以创造人们未曾知觉过的事物的形象,还可以创造现实中不存在的或不可能有的形象。

第28题:

一年级小学生计算时往往扳着手指算,这种思维叫()

本题考查考生对思维的不同种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