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人格的特点与缺失.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3169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宗元人格的特点与缺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柳宗元人格的特点与缺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柳宗元人格的特点与缺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柳宗元人格的特点与缺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柳宗元人格的特点与缺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柳宗元人格的特点与缺失.docx

《柳宗元人格的特点与缺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宗元人格的特点与缺失.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柳宗元人格的特点与缺失.docx

柳宗元人格的特点与缺失

柳宗元人格的特点与缺失

  

[摘要]阐明柳宗元人格的形成,家庭的教养与熏陶是基础;刚正不屈的人生态度,忠信诚实的交友原则,执着追求的理想信念和勇于思辨的批判精神,是柳宗元的人格特点。

但由于环境的变迁和坎坷的经历,也造成了他人格的缺失。

柳宗元是高尚与低俗的人格集于一身的一代文化伟人。

[关键词]柳宗元人格特点缺失

  人格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在先天禀赋(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受社会环境(民族的、地域的、家庭的、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包含人的性格(个性)、品德、气质、能力等综合因素。

同时,人格也是一个能动的因素,它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迁而有所改变。

因此,社会矛盾“内射”于人格中就会出现人格变异或人格多元的现象。

最近,有学者撰文提出柳宗元贬官后的精神状态一蹶不振的看法,这就引发了我撰写此文,希图对柳宗元人格特点与缺失作全面审视,以求得对这个历史人物作出公正而客观的评价。

  1柳宗元人格形成的基础

  人格的形成,家庭的教养与熏陶是重要的因素。

柳宗元于唐大历八年(773年)生于世代为官的门阀贵族家庭,“世相重侯”,他的曾祖、祖父和父亲都曾是高官大僚,尽管到柳宗元出生时,家道中落,沦为“无为朝士者”的衰败地位,但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给了柳宗元以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父亲柳镇的博学和刚直,为他树立了一个为人为文的楷模。

柳镇一生游宦四方,屈沉下僚,做的大多是参军、县令之类的地方官,在仕途上始终不顺畅。

但他博学多识,精通儒家经典,喜欢结交名流。

柳宗元从小在耳濡目染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先君之道,得《诗》之群,《书》之政,《易》之直方大,《春秋》之惩劝,以植于内而文于外,垂声当时。

”他对父亲的学问是很赞赏的。

柳宗元“少精敏,无不通达”,进士及第后,“议论证今古,出于经史百子,踔励厉风发,率屈其座人,名声大振。

”他精明聪慧,博览群书,才华出众,与他受父亲的感染有关。

  柳镇“守正为心,疾恶不惧”,他品格刚正,嫉恶如仇,对柳宗元正直性格的形成,是有影响的。

柳镇在仕殿中侍御史任上,处理棘手的卢岳遗产案,他秉公执法,不畏权势,又平反了冤案,得罪了权臣窦参,结果遭贬。

柳宗元对父亲遭遇中的是非曲直,看得一清二楚。

所以,在为父亲送行时,父亲对他说:

“吾目无涕”,受屈而不掉泪,老人刚强的性格就是如此。

无怪,后来柳宗元二十一岁中了进士,唐德宗在查询新科进士的名单,听说柳宗元是柳镇的儿子时,皇帝说:

“是故抗奸臣窦参者耶!

吾知其不为子求举矣。

”可见,柳镇的刚直品格是闻名于长安的。

柳宗元后来为父亲写墓志,不只追叙先人的功业,而且也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这就看出他受父亲人格的影响极大。

柳宗元参加革新集团,失败遭贬,他表示“虽万受摈弃而不更乎其内”,坚韧不屈,正是柳镇刚直的品格对他人格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

  其次,柳宗元的贤淑聪慧、见识不凡、颇有教养的母亲卢氏,亦是他人格的教养者。

卢氏出身名门,知识广博。

柳镇说:

“吾所读旧史及诸子书,夫人闻而尽知之无遗者。

”她成了柳宗元的启蒙教师。

母亲卢

  氏不惟文化修养高,品德也高尚:

“既事舅姑,周睦姻族,柳氏之孝仁益闻。

”遇到“岁恶少食,不自足而饱孤幼”她宁可自己挨饿也要让孤老、小孩吃饱,真是舍己为人的好品格。

柳镇亡殁,柳宗元又早年丧妻,是母亲卢氏主持家务,并支持柳宗元的政务。

直到柳宗元贬永州,她随同南荒贬所,她还鼓励柳宗元说:

“明者不悼往事,吾未尝有戚戚也。

”母亲的明于事理,超凡见识,对柳宗元人格的形成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再次,柳宗元的两个姐姐,颇有教养,“德硕行淑”,以美好德行而闻名;他的从弟柳宗直,一直是他的事业的有力支持者。

他被贬南荒,宗直相随。

柳宗直是个为人刚直、从善如流、博学多才的君子。

柳宗元生长在这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家庭中,这对形成他刚直、忠诚、执着、倔强而又有些自傲、急躁的性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柳宗元人格的特点

  柳宗元生于大历八年(773年),正是中唐社会由盛到衰的时期。

他一生经历了代、德、顺、宪四朝,这正是藩镇割据,社会矛盾剧烈,各种政治势力斗争极其尖锐、复杂的时期。

他的家庭命运的变化与国家的政治斗争紧密相联。

他少年时随父亲柳镇到任所夏口,就亲眼目睹了因藩镇割据引发的战乱给民众带来疾苦的惨状。

他在长安游学期间,又耳闻目睹了不少当时官场腐败、专权的肮脏事。

他进士及第后,连接擢升,在朝为官,又结识一批志气相投的好友,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

革新失败,连遭贬谪。

他的坎坷经历、艰难处境,铸就了他的人格特点——正直倔强的人生态度,忠信真诚的交往原则,执着追求的理想信念,勇于思辨的批判精神。

  2.1正直倔强的人生态度

  柳宗元正直的人格,首先反映在他处事公道、正派,不徇私情,恪守“惟道是就”上。

他在京朝为官,投靠他的人,几乎到了“排门塞户”程度。

这些人想走后门,弄个官做。

可是,他不肯用手中的权力去做交易,结果“百不得一”。

他的独立人格,还散见于他的诗文中。

他以瓶子自比,“清白可鉴”;以牛自比,“利满天下”;以寒江独钓的老翁自况,显示清高孤傲的性格。

柳宗元为人正直,还表现在对是非的判断上。

谏议大夫阳城率拾遗王仲舒数人守延关门上疏,弹劾奸臣斐龄,被德宗贬为国子司业,发生太学生请愿挽留阳城的事件。

柳宗元对太学生为抗议斐延龄迫害直言敢谏的阳城举行请愿的行动表示支持,他称赞“阳公之在于朝,四方闻风,仰而尊之”的品德,认为学生们的请愿行动,“非独为己也,于国体实为宜”。

柳宗元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怕与朝廷对抗祸及自身,足见他人格的刚直。

  再次,柳宗元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还鲜明地表现在对王叔文失败被贬的看法上。

永贞革新失败,他被“斥窜南荒,名列罪囚”,他在为王叔文的母亲写墓志的时候,居然借题发挥,称赞王叔文“坚明直亮,有文武之用”,“有扶翼经纬之绩,有弥论通变之劳”。

这在当时趋炎附势的风气下,能对被贬官的王叔文作出中肯的评价,是他不同流俗的正直性格的表现。

  2.2忠信真诚的交往原则

  “吾未尝为且伪。

”忠信诚实,是柳宗元人格的又一特点。

从他对朋友的坦诚和鄙视虚伪这两方面得到证实。

他和刘禹锡、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