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②正确读数:
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3)量筒:
①无‘4)酒精灯:
(①注意事项: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
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对物质加热用外焰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
,先预热再加热,,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对液体加热:
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加热用外焰,试管口不可对人。
对固体加热:
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下倾,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6不能加热的仪器:
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间接加热的仪器:
烧杯、烧瓶(量筒、集气瓶2~8)取用药品时做到:
口不尝、手不摸、鼻不闻(闻的方法:
扇闻)未说明药品用量时:
液体一般取1(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低部即可。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二单元
)、二氧化碳(0.03%)、其他21%空气的组成:
氮气(78%)、氧气()、稀有气体(0.94%气体及杂质(0.03%)点燃2PO(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药品:
红磷4P+5O1、522
(2)步骤:
①检查气密性;
②集气瓶中加少量水;
③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塞紧塞子。
(3)实验关键:
红磷必须过量;
装置必须密封;
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
2.氧气
物理性质:
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①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制取氧气:
制取方法:
②收集方法:
向上排气法:
排水法:
③装置:
固固加热型(高锰酸钾制氧气、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固液不加热型(过氧化氢制氧气)
④验满:
利用排水法:
水面有大量气泡说明已收集满:
利用向上排气法:
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满。
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a)、为什么试管口部略下倾?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b)、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c)、停止加热时为什么先把导管移出水面?
防止由于降温管内压强减小,水被吸入试管造成试管炸裂;
3、化合反应:
特点:
“多变一”字母表示:
A+B→AB
分解反应:
“一变多”字母表示:
AB→A+B
1
4.
(1)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2)催化剂:
“一变两不变”一变: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两不变:
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3)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的颗粒物和臭氧等。
5、氧气的化学性质:
①(黑色)C和O反应的现象是:
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2
点燃石灰水变浑浊。
C+OCO
22②(黄色)S和O反应的现象是:
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
点燃放出热量。
S+OSO
22③(红色或白色)P和O反应的现象是:
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出热量,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用于发2
令枪)
④(银白色)Mg和O反应的现象是:
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用于照明2
弹等)
⑤(银白色)Fe和O反应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注意点:
预先放入2
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1、水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水电解实验:
化学反应:
产生位置:
“负氢正氧,氢二氧一”
负极:
正极(体积比2:
1质量比:
1:
8)
检验:
O---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2H---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2、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过滤、吸附、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
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过滤操作要点: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滤纸低于漏斗边缘;
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盛滤液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一边;
漏斗下端紧靠接滤液烧杯。
滤纸与漏斗内壁间有气泡:
影响过滤速度。
过滤不干净原因:
滤纸破损;
滤液高于滤纸;
接滤液烧杯不干净。
玻璃棒作用:
引流。
(3)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
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
蒸馏、煮沸
3、氢气H2
(1)、物理性质:
通常状态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
难溶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用途:
高能燃料;
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点燃前,要验纯
②还原性(用途:
冶炼金属)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
Zn+HSO=ZnSO+H↑2424装置:
固液不加热型(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装置相同)
收集方法:
向下排气法:
(4)、氢能源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4、爱护水资源:
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5、分子与原子
化学反应的实质: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第四单元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
原子的构成
(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相对原子质量
①、定义: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值。
2
3、没有单位②、注意:
它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
2、元素1)、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决定因素:
核电荷数或质子数(3)、特点: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生物体中元素居前三位:
氧、碳、氢。
(最多的金)、地壳中元素居前五位的:
氧、硅、铝、铁、钙(4属元素:
钙))、元素符号的意义:
宏观:
表示一种元素;
(5有时表示一种物质:
(金属元素、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微观:
表示一个原子:
表示碳元素;
碳;
一个碳原子例如:
H:
表示氢元素;
一个氢原子He:
表示氦元素;
氦气;
一个氦原子C:
表示铝元素;
铝;
一个铝原子★当元素符号前出现数字时,只有微观意义;
符号前是几就表示几个原Al个碳原子3个氢原子4C:
4子例如:
3H:
个铁原子2Ar:
2个氩原子nnFe:
)原子和元素的比较(3原子元素
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表示具体的粒子,也表示种类。
既讲种类表示种类,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个粒子而言。
只具特征也讲个数。
有宏观含义
(4)我们的平时所说的“补铁、补钙”指的是补元素。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简单表示(如右图)。
右图表示的是铝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为13,核外第一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
2、电子电子层的规律:
(1)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
(2)、最外层电子层不超过8个,(只有一层的不超过2个)
3元素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
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等于或多于4个,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电子(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二、离子
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符号的意义见右图所示(数字“2”的意义)。
2.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原子离子
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定义粒阳离子:
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带电电性阴离子:
所带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联系
4化学式与化合价一、化合价3
掌握元素的化合价,请注意以下几点:
(1)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掌握元素化合价的一些规律,如:
①在化合物中,通常氢显+1价;
氧显-2价;
②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③一些元素有变价,其化合价的确定,可以通过不变价元素按化合价规则求得。
(2)使用化合价的规则是:
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掌握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原子团是在化学反应中相对稳定的原子集团,又叫做根。
二、化学式的意义和书写
1.化学式的意义
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该物质的组成元素;
③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及该分子的构成。
2.化学式的书写
三、关于化学式的计算
利用化学式可进行下列各种计算:
①相对分子质量;
②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③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公式为四、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正价在左,负价在右价,氧为-2价,交叉后为PO1、交叉法:
在元素上方标上化合价,先化简再交叉,如P为+552、最小公倍数法,选求出几种元素化合价的最小公倍数,再根据最小公倍数求各元素的原子数。
2五、根据化学式求元素化合价。
的值就是化合价。
如求X先将要求的化合价设为X,再根据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列出方程。
求得的+4的化合价为,则C(的化合价,X*1+-2)*2=0求得X的值为4CO中C2第五单元: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宏观:
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
元素种类不变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微观: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
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
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
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遵循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1)2、书写:
(注意:
一写、二配、三标、四等
为例2H2+O2点燃2H2O3、含义:
以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①宏观意义:
2个氧分子化合生成每②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2个氢分子与1
个水分子(或原子)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