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工业经济暨品牌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在全市工业经济暨品牌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工业经济暨品牌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月12日,全省经贸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黄小晶省长、李川副省长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黄小晶省长指出,全省经贸系统要按照省第八次党代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急行军、快升级、大平台、优服务”,为推动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他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代表省委卢展工书记,对经贸系统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
他说,一年来,我省工业发展思路清晰,贡献提高,质量向好,后劲增强,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对XX年的经贸工作,黄小晶省长提出了五点要求:
一是挑大梁。
工业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加快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
要在反哺农业、改善民生中挑大梁,通过发展工业壮大财力,促进社会安定稳定;
要在抢抓发展机遇中挑大梁,以产业发展支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急行军。
要按照产业政策导向,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急行军,更多地生成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更多地吸纳国内外产业转移,更多地支持企业有效扩张,通过增资扩产、改组改造培育大企业大集团。
三是快升级。
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形成更多研发投入来源于企业、更多研发成果出自于企业、更多研发人才集聚于企业的局面;
要用好鼓励创新的优惠政策,突出“618”创新平台作用,提高产业协作配套水平,提升企业品牌效应和市场占有率,促进节能降耗减排增效。
四是大平台。
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支持公共平台建设,产学研、政银企各方要合力建设平台;
要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平台作用,加快形成能更好履行行业服务职能的行业协会组织。
五是优服务。
要形成尊重企业、厚爱企业、支持企业、保护企业的浓厚氛围;
要学习新知识新政策新业务,在破解矛盾和问题中推动工作、促进发展;
要形成发展合力,形成和谐共进的工作局面。
李川副省长在谈到XX年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工作目标与任务时,说XX年是我省工业发展的关键一年,经贸战线上的同志一定要牢记使命,明确重任,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聚精会神,精心策划,精心运作,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承担起挑大梁的分量,必须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比XX年更好更快发展。
李川副省长要求重点抓好“八大战役”:
一是做大工业总量战役。
要从保障高效运行,确保存量持续增长;
抓好技术改造,推动内涵式增长;
引导制造业扩大投资,实现外延式增长、抓中小企业发展,从源头上培育总量等四方面展开。
二是提升工业竞争力战役。
要从优化结构,实现产业质的提升;
创优、做强、做大,实现企业质的提升;
抓自主创新,实现产品质的提升等三个层面入手。
三是节能降耗战役。
要抓节能目标责任制的落实,抓好工业等重点领域和电力等重点行业节能行动方案的有效实施,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工作的落实,抓好节能示范项目建设,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健全节能法规,加强执法监督,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四是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战役。
重点是完善营销联盟工作机制,推动省内企业间产品的有效利用,做好闽货产品省外推介工作,做好工业品出口工作。
五是加强企业管理战役。
六是强化金融保障战役。
七是推动生产服务业发展战役。
八是推动行业协会发展战役。
李川副省长最后要求要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方式方法,务求运作时效。
他说,八大战役第一、第二是主战役,其他六个是辅战役,缺一不可,他要求全省经贸部门要精心策划,有效组织,凝聚合力,营造氛围,全力做好今年工业工作。
会上,省经贸委主任徐刚还做了《落实“四个重在”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支撑》的工作报告。
二、XX年工业经济难中求进,为全市“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开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XX年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很不平凡的一年,体现在:
一是我市大部份投产企业已进入稳定发展期和受市场份额等因素限制,对全市工业增长的拉动力已明显减弱。
二是过去一年全市新投产工业大项目较往年偏少,加上个别重点企业停产、减产,影响了工业经济总量的迅速做大;
三是受汇率变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影响,地产工业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减弱,不少企业不得不减少出口产品生产;
四是国际市场上有色金属等原辅材料以及成品油等能源价格长时间在高位运行,增加了企业成本,挤压了利润空间。
种种因素综合作用,对我市外向度极高的工业经济来说,无疑加大了发展的难度。
去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低开中走”态势,一月份增幅仅%,地产工业品出口交货值1~6月份均处在一位数低增长。
面对种种不利因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发展工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促进工业经济发展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省委常委、市委何立峰书记、张昌平市长等市领导定期深入工业集中区和重点企业调研,加大对重点工业企业的资金、人才、土地等多方面支持力度,及时协调解决重点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工业经济发展外部环境逐步得到了改善。
可以说,如何实现“十一五”的良好开局,全市工业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和主动协调服务下,克服了重重困难,从下半年开始,工业经济恢复了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年底“盘点”,全市规模工业产值完成2366亿元,增长%,比年初确定的20%增长目标超出个百分点。
去年工业经济还有几个突出的亮点,一是工业载体和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工业集中区面积新增30平方公里,我市历史上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总投资108亿元的PX项目及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二是进一步调整工业布局,工业产值由以岛内为主调整为岛外为主、岛内外协调发展(岛内外产值比48∶52);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产业更加突显。
三是科技进步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更加显现,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XX年全市261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48亿元,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市财政共安排亿元支持10个重大科技项目,启动包括厦门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半导体照明产品检测中心、厦门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在内的十个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对企业自主研发将产生重要支撑作用。
各个行政区政府在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走高新技术产业的路子,在招商引资中更加注重选择“两高两低”项目;
在工业区开发建设的定位上更加注重高新产业,如火炬(翔安)产业区、湖里高新区和海沧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等。
四是品牌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
如金龙客车,不仅获得国家出口免检产品,同时也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去年易地搬迁改造后的金龙联合汽车公司实现了第十万辆大金龙客车下线,成为中国首家产销量突破10万辆的大客车生产企业,刷新了中国大客车生产销售新记录。
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港口的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货源,使厦门港的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400万标箱,有望跻身世界20强;
工业的平稳快速增长还为我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稳定的税源,为我市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
在此,我再次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在座的企业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工业战线的广大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向获得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的企业,和今天受表彰的其他企业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深刻的意识到当前我市工业及其品牌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大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地推进改革开放,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加以克服和破解。
刚才陈津局长和靖碧局长、新成副局长已经作了深入分析,我就不再展开说了。
三、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力促工业经济和品牌发展再上新台阶
XX年是我市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和实施“十一五”计划的关键一年。
根据市十次党代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全市生产总值增长要达到16%,工业总产值2800亿元,力争达到3000亿元,增长20%以上,其中规模工业产值要完成2715亿元,增长20%以上。
众所周知,工业是我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没有20%以上的增长速度,就很难保证GDP16%的增长。
关于今年的工业经济和品牌发展工作,总体上要认真贯彻全省经贸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一是继续推进工业载体和项目建设,做大工业经济规模;
二是加快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应对新政,强化调研协调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推进工业载体和项目建设,做大工业经济规模
做大工业经济规模是充分发挥厦门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实现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只有拥有强大的工业,才能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提升第一产业;
才能持久地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迅速壮大经济规模;
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变化的形势和市场风险。
因此,在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厦门工业经济必须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积聚产业群体,实现工业经济总量的突破,为厦门在全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历史性贡献。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我市拉开“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框架,拓展了工业经济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火炬(翔安)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二期、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海沧工业集中区等五大工业集中区建设快速推进,我们用不足两年的时间,新建工业集中区面积30平方公里,400多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相继竣工交付使用,有效发挥了“启动器”和“吸附器”的作用,一大批新企业新项目相继进驻,部分项目已经开始投产实现效益,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下,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良好增长势头,达到171亿元,增长%,创造了厦门特区工业建设的新速度,成为我市工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PX、PTA二期项目、友达光电及其配套项目、T5项目、太古飞机维修六期等大型生产性项目陆续动工建设,标志着我市建设海峡西岸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去年,我市结合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启动东部115平方公里新区建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又一个发展空间。
工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为我们进一步扩大总量规模,实现产值翻番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下一步,在做大工业经济规模上要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着力抓好项目入驻园区工作。
要按照我市工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既要注重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也要继续重视引进为大企业大项目配套的中小项目;
既要引进三资企业,也要引进内资、民营企业,力争保持去年以来项目引进的良好势头。
第二,着力抓好项目投产量产工作。
要不断完善服务工业集中区建设和入区企业生产经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