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题整合训练3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1168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专题整合训练3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专题整合训练3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专题整合训练3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专题整合训练3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专题整合训练3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专题整合训练3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生物专题整合训练3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专题整合训练3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专题整合训练3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苯和乙醇通过自由扩散出入细胞,其跨膜运输都不需要消耗ATP,A正确;

ATP中的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B正确;

所有生物均以ATP作为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说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C正确;

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为消耗ATP的吸能反应,D错误。

答案:

 D

2.(2019·

福建莆田一模)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产生了ATP

B.甲、乙、丙三种物质共有的元素为C、H、O、N

C.酶1、酶2、酶3催化的反应均伴有大量的能量释放

D.mRNA、tRNA、rBNA三种物质的初步水解产物均含有乙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产生ATP,第三个阶段产生的ATP较多,A正确;

甲是ADP,乙是AMP,丙是腺苷,甲、乙、丙三种物质共有的元素为C、H、O、N,B正确;

酶3水解的是普通化学键,释放能量少,C错误;

乙是AM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mRNA、tRNA、rRNA三种物质的初步水解产物均含有乙,D正确。

 C

3.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一类标志酶——腺苷酸激酶,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

以下有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腺苷酸激酶极有可能是一种ATP水解酶

B.腺苷酸激酶的数量多少影响细胞呼吸的强度

C.腺苷酸激酶与细胞内ATP与ADP的平衡维持有关

D.腺苷酸激酶发挥作用时伴随着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形成

 腺苷酸激酶能使ATP形成ADP,即催化ATP的水解,有可能是一种ATP水解酶,A正确;

细胞呼吸中的酶是ATP合成酶,腺苷酸激酶的数量多少不会影响细胞呼吸的强度,B错误;

腺苷酸激酶能催化ATP的水解及ADP的形成,故腺苷酸激酶与细胞内ATP与ADP的平衡维持有关,C正确;

腺苷酸激酶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故腺苷酸激酶发挥作用时伴随着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形成,D正确。

 B

4.(2019·

河南九校联考)核苷三磷酸(NTP)包括ATP、GTP、UTP、CTP等;

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d表示脱氧)包括dATP、dGTP、dTTP、dCTP。

研究发现dNTP可作为DNA合成的原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TP和NTP的区别体现在五碳糖的种类不同

B.dNTP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可为DNA复制提供能量

C.DNA复制时需dATP、dTTP含量越多,则DNA结构越稳定

D.真核细胞分裂时,胞内dNTP都进入细胞核内参与DNA的复制

 dNTP和NTP的区别在于五碳糖种类不同和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A错误;

DNA复制时,dNTP需要脱去2个高能磷酸键,可为DNA复制提供能量,B正确;

DNA复制时若需要的dCTP、dGTP含量越多,则DNA结构越稳定,C错误;

真核细胞进行分裂时,除核DNA进行复制外,细胞质DNA也有复制,胞内dNTP不可能全部进入细胞核中,D错误。

解题关键: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看清题干中相关信息“核苷三磷酸(NTP)包括ATP、GTP、UTP、CTP等;

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d表示脱氧)包括dATP、dGTP、dTTP、dCTP”。

5.(2019·

河南信阳高中一模)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淀粉和淀粉酶探究酶活性影响因素时绘制的实验结果图(实验中用盐酸创设酸性条件,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温度、淀粉用量、淀粉酶的浓度等为无关变量

B.pH为1时淀粉酶可能已经失活,淀粉发生水解是因为盐酸起催化作用

C.pH为3和9时淀粉剩余量相同,说明两种条件下淀粉酶活性相同

D.实验中用适量的H2O2和H2O2酶代替淀粉和淀粉酶作实验材料更为科学

 图中横坐标为pH,pH为实验的自变量,温度、淀粉用量、淀粉酶的浓度等为无关变量,A正确;

图中pH=7时,淀粉剩余量最少,说明此时淀粉酶活性最强,过酸或过碱时酶的空间结构会被破坏,导致酶失去活性,pH为1时淀粉酶可能已经失活,淀粉发生水解是因为盐酸起催化作用,B正确;

pH为3时,酸性溶液和酶的作用均可以使淀粉水解,pH为3和9时淀粉剩余量相同,不能说明两种条件下淀粉酶活性相同,C错误;

淀粉剩余量为实验的因变量,由于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但不会影响H2O2的分解,因此用适量的H2O2和H2O2酶代替淀粉和淀粉酶作实验材料更为科学,D正确。

6.

(2019·

黑龙江哈尔滨三中上学期一调)如图表示一定量的淀粉酶在催化足够量的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时,温度对麦芽糖产量的影响(图中累积量表示在一段时间内生成麦芽糖的总量)。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淀粉酶催化效率为Ta>

Tb>

Tc

B.淀粉酶催化效率为Ta<

Tb<

C.Ta、Tc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两者都已失去活性

D.Ta、Tc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两者本质不同,前者可恢复活性,后者则不能

 图示为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够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累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Tb时,麦芽糖的累积速率最快,此时酶的催化效率最高;

Tc时,麦芽糖的累积量不再增加,说明酶已经失活,A、B错误;

Ta、Tc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Tc时酶已失活),不同的是前者酶没有丧失活性,升高温度后酶的活性可以恢复,而后者酶已经丧失了活性,C错误,D正确。

7.某学习小组以土豆片和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为实验材料,探究酶量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他们向装有10mLH2O2溶液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大小相同的土豆片,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容器中O2的生成量。

请回答相关问题:

(1)选择土豆片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其中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中自变量的变化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

除自变量和因变量外,本实验哪些是无关变量(答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酶能够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理是

(3)若要验证酶的专一性,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应如何改进?

(请写出具体的措施)

 

(1)土豆细胞中含有过氧化氢酶,所以可以作为本实验的材料;

该实验中,自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量,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土豆片的数目来实现;

本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量、溶液的pH、反应时间等。

(2)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酶的专一性可以用同一种酶催化不同的底物的实验加以对照分析(或用不同种酶催化同一种底物的实验加以对照分析),所以可以增加对照组,将H2O2溶液换成其他底物或将土豆片(内含H2O2酶)换成其他种类的酶。

 

(1)过氧化氢酶 改变土豆片的数目 过氧化氢溶液的量、溶液的pH、反应时间等 

(2)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增加对照组,将H2O2溶液换成其他底物(或者“增加对照组,将土豆片换成其他种类的酶”)

8.细菌中有一种含量丰富且结构稳定的丝状温度敏感蛋白(FtsZ),也是一种GTP酶,有一个GTP(三磷酸鸟苷)的结合位点。

在GTP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在分裂细菌中间部位聚集成Z环,Z环不断收缩,引导细菌的细胞分裂。

寻找靶向FtsZ的抑制剂,可有效抑制细菌的细胞分裂。

为建立靶向FtsZ的新型抗菌药筛选模型,科研人员对大肠杆菌表达的FtsZ蛋白进行了相关研究。

(1)FtsZ抑制剂与以往的抗菌药相比不易形成耐药性,原因是FtsZ蛋白________。

(2)下图1表示利用荧光散射法测定FtsZ蛋白在体外的聚集程度。

当加入________时,FtsZ蛋白迅速聚集,由此可见,FtsZ在体外依然具备________功能。

实验选取BSA作为对照的理由是

图1

(3)下面两组实验研究温度对FtsZ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一:

将FtsZ蛋白分别置于25℃、30℃、37℃、45℃、50℃、55℃,同时加入等量GTP混匀反应30min,测定酶的活性,结果见图2。

实验二:

将FtsZ蛋白分别置于25℃、30℃、37℃、45℃、50℃、55℃保温2h,然后加入等量GTP混匀,置于37℃反应30min,测定酶的活性,结果见图3。

     图2          图3

①实验一、实验二处理的区别是

②实验二的目的是

③当温度高于45℃时,酶的活性迅速丧失,原因是

④37℃不一定是FtsZ酶的最适温度,请你设计实验确定其最适温度,实验思路是

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FtsZ结构稳定,因此FtsZ抑制剂与以往的抗菌药相比不易形成耐药性。

(2)据图可知,在4min后加入了GTP,FtsZ蛋白迅速聚集,说明FtsZ在体外依然具备催化功能;

加入GTP后BSA聚集程度与加入前相比,都是50左右,说明BSA不会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