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农业发展有关情况的调研材料领导讲话模板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9577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农业发展有关情况的调研材料领导讲话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效农业发展有关情况的调研材料领导讲话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效农业发展有关情况的调研材料领导讲话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效农业发展有关情况的调研材料领导讲话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效农业发展有关情况的调研材料领导讲话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效农业发展有关情况的调研材料领导讲话模板文档格式.docx

《高效农业发展有关情况的调研材料领导讲话模板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农业发展有关情况的调研材料领导讲话模板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效农业发展有关情况的调研材料领导讲话模板文档格式.docx

近两年,我们通过政策激励、技术创新、“三资”开发、项目带动、典型示范、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等措施,积极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在新、特、优、大上求突破,在大棚蔬菜等设施种植、银杏园间套、药材、草莓、食用菌及特种高效经济作物种植、畜水规模养殖、林业花卉苗木、葡萄、冬枣规模生产、生态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和出口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目前全市建立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8个,农科教结合基地10个,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基地38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8个,绿色食品38个,有机食品2个;

百亩以上连片规模高效种植基地23个,高效种植面积30多万亩,占总耕地面积30%以上,畜禽养殖小区9个,各类规模专业户达2580户,畜水规模养殖比重50%左右,农产品年出口总额20XX多万美元,高效规模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二、20XX年重点工作回顾

(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高效规模农业发展。

我们在稳定粮食生产,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继续加大力度调整农业结构,在大农业内部提高多种经营及林业的比重;

在种植业内部提高高效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比重;

在品种和技术结构的调整上,加大品改力度,调优品种结构,提高农、林、牧、渔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覆盖率。

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调查研究,明确发展重点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全省发展“一村一品”、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全市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步伐,我们通过认真调研,确定了在全市重点发展生猪、家禽、银杏、弱筋小麦、小杂粮、意杨、斑点叉尾鮰等主导产业,逐产业制定了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其中银杏列入省高效农业百项工程项目,为今后几年发展高效规模农业指明了方向。

二是抓政策意见制定,落实关键措施。

我们认真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实施意见》。

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是扩大特色经济作物、高效粮油作物的种植,重点抓好食用菌、设施蔬菜、甜豌豆、日本大葱等蔬菜产业和以日本大坂蚕豆为典型的特色经济作物。

二是按照“上规模、增效益,做特色、强产业”的思路,促进三元瘦肉型猪、优质地方家禽、波杂山羊、奶牛、兔业等畜禽业向规模小区养殖发展,积极培植规模养殖经营。

三是坚持池塘养殖、围养殖与箱养殖并举,推进名品养殖、休闲垂钓、旅游观光相结合,加快发展斑点叉尾鮰、赤眼鳟、等特种水产及螃蟹、长鱼等地方特色水产养殖业。

四是大力发展林木园艺业,促进银杏、意杨主导产业和精品葡萄、大棚草莓、吊瓜、银桑套种等特色林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三是强化典型引导,加大政策扶持考核奖励力度。

为促进我市高效农业快速发展,我们通过认真调研,排出了在全市有较大规模和影响的农业项目24个,建议作为政府重点扶持项目,一扶几年,重点扶大扶强,直至真正成为每个产业的龙头,以此带动全市高效农业的发展。

同时,我们还建议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考核奖励扶持意见(试行),对每年新发展和扩规模的高效规模农业项目根据规模、效益、影响不等分别给以一至五万元的奖励;

在年底表彰奖励二、三产十强的时候,同时表彰高效农业十强;

在对乡镇物质文明百分考核中大幅度增加了对高效农业考核的内容和分值,切实强化组织引导,加大政策推动力度。

四是以养殖小区建设为抓手,提高养殖业规模化水平。

我们把畜牧业作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上海及苏南养殖业资金和技术向苏中、苏北转移的良好机遇,鼓励外资、民资、工商资本投向养殖业,并强力推进养殖业向小区集中,积极培植规模养殖,提高效益。

06年全市新建畜禽养殖小区5个。

年上市万头以上的猪场达到4个,其中清源牧业栏存872头,年可上市万头;

年上市千头以上的猪场达到36个;

栏存万羽以上蛋鸡的养殖场(户)7个,其中周氏禽业目前栏存万羽;

年上市万羽以上肉鸡的养殖场(户)59个;

奶牛栏存2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16户1421头,其中东勋奶业合作社栏存奶牛314头。

养殖水面50亩以上的专业户80余户,发展休闲垂钓渔业近60户。

生猪规模养殖(年上市50头以上)1342户,上市万头,占上市总数的%,同比上升个百分点;

家禽规模养殖1418户,上市肉禽627万羽,栏存蛋鸡234万羽,分别占总数的60%、40%,蛋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同比上升个百分点;

肉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同比上升个百分点;

奶牛规模养殖比重98%,同比上升个百分点。

五是培育优势产业,促进常规农业增效益上水平

在促进常规农业增效益上水平方面,我们充分发挥粮油集成生产技术优势,认真组织实施良种补贴项目,扩大高效粮油作物的种植,认真抓好银杏围庄林、成片林的间套复种,尽力提高常规种植的效益。

促进我市全国闻名的弱筋小麦和银杏两个常规产业增效益上水平。

据测算及初步调查统计,目前全市银杏围庄林万亩,银杏、意杨成片林和桑园、果树等经济林万亩,常年高效蔬菜地5万亩左右,设施蔬菜面积1万多亩,特水养殖水面万亩,其年效益都在20XX元/亩以上,三项合计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

去年经省农林厅认定的高效农业面积新增万亩。

(二)、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以科技创新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们努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优和体制创新,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农业科技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通过科技创新有力地促进了全市高效农业的发展。

一是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紧紧围绕全市主导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农业,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一批适应性强、品质优、质量高的农业新品种,进一步加快品种更新步伐,大力扩养羊、鹅、兔等草食畜禽;

意扬全面推广南林95、南林895,水稻生产推广宁粳1号、武香粳14,其它大宗作物主推品种满三年的全面进行了更新。

在全市重点推广了精准栽培、测土配方施肥、高效养殖、健康养殖、循环经济等农业新技术,进一步加快技术更新步伐。

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引进各类新品种100多个,其中主要的40多个,推广新技术18项。

其中种植业引进新品种26个,推广新技术7项;

畜水养殖业引进新品种7个,推广新技术8项。

二是认真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与下乡活动。

我们着力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做到转移农民有务工技能,留守农民懂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大面积推广的到位率。

全年共举办各类送科技下乡活动14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748人次,农产品营销培训353人创业培训105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9人,发放资料120XX多份。

三是加强农业科技项目申报与成果鉴定,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全年共申报各类财政支农入库项目105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30项,市级以上项目75项,共上争项目资金万元。

发放水稻直补资金1348万元,实施良种补贴项目70万亩、农资增资补贴项目130万亩,农民直接受益2380多万元。

四是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构筑农民增收新的平台。

自去年开始,为实现泰兴农业信息的电子化、络化,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陆续投资30多万元切实加强了我局信息化建设。

为各科室、局负责人配备了电脑等设备,建成了泰兴农业信息等特色站,设立了政务公开、领导论坛、本地农产品介绍、招商引资等11个主栏目及供求信息、科学种养等43个子栏目。

这些站已经成为我市农业对外展示的窗口,农民致富增收的又一个平台。

(三)、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一是积极申报无公害基地和农产品。

全年累计申报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个,其中粮油基地1个,总面积3万亩,果品基地1个,面积20XX亩,水产品基地2个,面积20XX亩,申报建设绿色食品基地35万亩。

申报认定无公害农产品4个、绿色食品10个。

二是加强无公害基地和农产品的质量监控。

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安全监管办法,对全市已认定和待认定的各种基地和产品进行全程质量监控管理,定期检测基地生产的全过程,严格加强农业投入品的全程质量监控,每道工序都落实质量控制和质量监督点,质量监控人员实行持证上岗,确保进入市场的农产品符合无公害标准。

三是强化农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全年共申报制定省级地方标准11项,标准4项,申报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赤眼鳟苗种繁育技术规程和成鱼养殖技术规范、泰兴花生果质量标准已批准实施。

(四)、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农村造林和生态农业

1、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非公经济林建设。

我们认真总结推广近几年来我市林业机制创新的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依法、严格保护”的原则,全面推广“珊瑚模式”、”溪桥模式”等造林新机制,吸引各类能人投资林业,抢抓省农林厅高效农业百项工程立项的机遇,培强泰兴银杏产业,全面推进意扬产业;

大力营造非公经济林,切实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业经济上规模、上水平。

据泰州市验收确认,06年全市新建成片林万亩,新建完善农田林62万亩(折算万亩),总计新拓成片林万亩,完成泰州市交指标的%,年度计划任务的137%。

新栽意杨万株;

建设绿色通道260公里;

建设绿色屏障310公里;

新育苗木亩,其中意杨育苗亩,其他育苗亩,森林覆盖率增加个百分点。

2、科学施肥用药,千方百计降低残留污染。

我们着力加强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针对不同地力状况,不同作物品种,大力推广平衡配套施肥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和生物菌肥,科学指导农民把握佳期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切实降低化肥使用量。

全面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切实降低农药使用频率,有效降低了残留污染,提高了农产品品质。

3、深入组织实施“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工程,生态农业市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去年我们牵头在全市以实施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三清”工程为重点,强化生态环境基础建设,确保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

实现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有效控制农村工业“三废”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要求,逐步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生态农业市创建工作以较高的得分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五)、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发展“三资”农业

20XX年,我们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把招商引资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实行全面动员、全员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三资”的引进为全市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发展后劲。

全年由我们直接和协助引进的“三资”近2亿元。

05年,通过创新林业发展机制,成功引进台商在溪桥镇投资1000万元,租赁所有的路、沟渠等村级集体公用土地,开发建设农田林,创造了农田林建设的“溪桥模式”,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表彰。

06年该台商又陆续投入350万元用于有机肥的生产和林地建设。

成功引进了上海迪鸥食品有限公司投资6500万元在姚王工业聚集区征地100亩,成立江苏鸿鹰食品有限公司,今年又投入3000万元,目前项目已基本建成,年可加工生猪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