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四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9348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四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四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四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四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四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四Word格式.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四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四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四Word格式.docx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以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构建话题,激发情感 

  1、同学们,雨果曾说过:

“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

如果不能亲眼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

    圆明园因何有如此的美赞?

我们引以为荣的圆明园又经历了些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了解圆明园的昨天与今天。

    以雨果对圆明园的盛赞,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人们梦中的圆明园昔日究竟是怎样的辉煌?

它是怎样毁灭的呢?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走进圆明园,了解圆明园。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正音,学习生字:

   ⑴ 认读生字与写字: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

如“玲珑剔透”中“剔”读_;

“掠走”中的“掠”读_;

要注意“损”“宋”是平舌音,“侵”、“烬”是前鼻音,“统”的右边与“流”的右边不一样,不要多写一竖,可采用形近字比较等方法,指导写好“剔”、“瑶”、“侵”、“瑰”等字形较复杂的生字。

“侵”要注意中间不可多写一竖。

   ⑵ 体会词语的含义:

     不可估量:

“估量”是推算、计算的意思。

“不可估量”这个词语说明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众星拱月:

圆明园的主园有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

除三园外,还有许多小园。

“拱”,环绕。

“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许多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描绘出了圆明园的总体格局。

     金碧辉煌:

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玲珑剔透:

“玲珑”,精致灵巧;

“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使透空明晰。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

     西洋景观:

“西洋”,泛指欧、美各国。

在长春园内,有一个景点叫“西洋楼”。

这是一座西式宫殿建筑,建设风格为巴鲁克(洛特)式,楼房石柱的柱头柱身皆仿罗马式,庭院中的松柏树模拟欧洲几何图案修剪,围墙和道路铺装以及石雕陈设小品等也都是西洋式。

第五句“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中所说的“西洋景观”指的就是“西洋楼”。

这座西式宫殿建筑,占地面积达100多亩。

三、细读课文,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读书,你对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

  2、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悟课文:

   ⑴ 针对第二自然段:

    ①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举世闻名”指什么?

      (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这里指圆明园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

    ② 结合学生回答,FLASH课件演示: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课件标示出三园及周围的小园,弄清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小园的分布情况,进而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分辨哪是“月”,哪是“星”。

   ⑵ 针对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① 你知道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这举世闻名的宏伟建筑?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② 圆明园的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

      请同学们自己潜心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③ 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学生静心涵咏文本想象画面后生生交流,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加深体验。

    ④ 请同学谈一谈,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在你脑海中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来谈,感悟重点语句。

     A、课件出示:

 

   圆明园中,有__的殿堂,也有__的亭台楼阁;

有象征着__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__的山乡村野。

 

       请仿照上面的句式用上“……有……也有……有……也有……”说一句话。

     B、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⑤ 代表我们民族特色的建筑课文中列举了哪些?

    ⑥ 课文中没有介绍的景观还有很多,你知道有哪些吗?

      (同学们可以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和图片。

      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和图片,既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运用资料的能力。

    ⑦ 指名读圆明园的景物,脑海里想象着画面。

      当我们走进这样宏伟、这样精美的圆明园心中怎能不发出这样的赞叹──学生齐读:

      漫步园中,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

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指名读这一句,相机鼓励有个性地读。

  3、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欣赏、自豪、赞美之情。

四、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1、人们梦中的圆明园只有这些宏伟而精美的建筑吗?

不!

远远不止这些,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圆明园,欣赏我们的圆明园。

  2、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练习背诵。

【练习设计】

  1、这些带点字的读音不及时复习,就容易忘记。

请用“√”勾出正确的读音:

    玲珑(ló

ng nó

ng)   灰烬(jì

n jì

ng)

    损失(sǔn shǔn)   估量(liá

ng lià

  2、工整地书写这些新词,再读读这段话,你会发现挺有意思的:

     xiāohuǐ                 qīnlü

è

              

    为了___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__者在园内放火。

          guībǎo             huījì

n

我国这一园林的艺术的___、建筑艺术的精华,化成了一片__。

  3、寻找意思相近的词语,是理解新词的一种好方法。

请写出下列新词的近义词。

    估量(  ) 举世闻名(    )

    玲珑(  ) 金碧辉煌(    )

  4、关联词语好比是纽带,可以使两个句子联系得更紧密,读读下面的句子,给它找个“纽带”填上去,选择一个你有感觉的造个句子,一定很有意思。

   ⑴ 园中,(  )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⑵ 圆明园(  )建筑宏伟,(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⑶ 圆明园的毁灭(  )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读读课文,再用你的笔来写写你读后的心情。

    圆明园曾经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现在它:

___________;

它向你我诉说着:

_______________。

【教学建议】

  1、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

可以凭借插图,也可以课前布置学生通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

  2、介绍“圆明园辉煌的过去”(第二至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探究要有个主题,可找出文章中三个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

也可抓住关键词“举世闻名、博物馆、艺术馆、瑰宝、精华”引导学生讨论:

“为什么人们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

  3、第三自然段的“中外风景名胜”“幻想的境界”概括说明了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园内的景观分为哪几类,可用填空、引读的方法帮助学生概括,从而体会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的含义。

  4、圆明园的瑰丽毕竟已成为过去,单凭读文要学生在脑海里形成生动的形象是比较困难的,教学时可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

这样既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有针对性地运用资料解决重点、难点的能力。

有条件亦可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他们把最感兴趣的景观想象具体,并表达出来。

  5、教学“毁灭”这一自然段,要把课后思考题结合起来。

可采用换词、删词法,如,把“闯进”换成“进入”,把“凡是、统统、实在、任意、连”等词语删去,通过朗读、比较、讨论,体会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

  6、如果学生提出为什么圆明园会被侵略者烧毁,可适机渗透近现代史教育,让学生了解当时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和无能,进一步布置学生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中国所蒙受的耻辱,了解当今祖国的强大,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