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7789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

《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也是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指出,“三农”问题的解决在于推动城乡发展的一体化。

而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专门服务于农村的金融机构,不仅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主力军,更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对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推进有着重大的意义。

并且在2009年我国中央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对我国内需扩大的重要作用,此后更是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及相关措施来支持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这也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遇。

同时在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农民也成为了我国消费群体中最有潜力的一股消费力量,对于资金的需求量也是呈逐渐上升趋势,这更是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基于农户的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而满洲里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满洲里市中唯一的一家具有地方性质的商业银行,秉承着立足地方,扶持中小以及回报社会的经营管理理念,紧紧围绕满洲里市的金融发展规划,积极发展小额贷款业务,为农户带去了很多的方便。

但是在满洲里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由于受到农户小额贷款自身所存在的业务特点以及外部经营环境不稳定性的影响,依旧存在着很多的风险。

这些风险对于满洲里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基于以上的背景,本文主要以满洲里农村商业银行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在探索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存在的风险及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以此来不断的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及管理水平。

这对于满洲里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进一步发展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本文主要以满洲里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得出农户小额贷款的内涵及外延,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的目标、原则以及步骤。

同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经验,找出满洲里农村商业银行在实施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发生的原因,并以国外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以及马来西亚等国的小额信贷风险控制经验为借鉴,提出了满洲里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的反思、改进措施以及保障路径,以期为满洲里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农户小额贷款业务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理论意义:

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对农户小额贷款的概念、基本要素、基本特征进行了界定,同时通过对贷款风险以及风险控制概念的界定,得出了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的目标、原则以及步骤,为小额贷款风险控制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以满洲里农村商业银行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农户小额贷款业务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同时在分析该业务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控制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有效经验,得出了满洲里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做好风险控制的相关措施,对该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农户小额贷款作为支农惠农的一项有效政策,在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对于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农户小额贷款的风险控制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影响因素以及风险控制措施方面。

TurveyCalumG,KongRong(2010)在具体的研究中,主要整理了1500个农户的调查资料,然后将所得的数据进行了一系列的统计学分析,得出了在这些农户中67%的是会向自己的朋友亲属等进行非借贷的方式取得资金,同时这种非正式的借贷关系在农村中存在广泛,并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正式借贷也产生了一定影响[1];

RosengardJayK,PattenRichardH,JohnstonDonE.Jr.(2007)在对金融管理的相应制度变迁研究中,发现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印度尼西亚的金融管制措施并没有对金融风险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反而让那些低收入的农村家庭借贷成本升高,同时也让他们的借贷陷入了一种困境。

而在此次的金融危机中,那些运行良好的乡村银行没有出现风险的原因是正规金融机构对其的无暇顾及[2];

SJha&

K.S.Bawa(2007)在研究中主要以印度的小额信贷为研究对象,以借款人为视角对小额贷款的风险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其指出影响小额贷款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贷款人的文化水平、贷款人的家庭收入情况、借贷契约的约束力、贷款人的自身信用情况以及贷款人的消费程度情况[3];

JacobsenGrant(2009)在研究中主要针对巴金斯坦农村信贷情况进行了分析,其在研究中指出在巴基斯坦农村有很多的农民为了自身的健康以及死亡进行小额性的贷款,同时出于这种目的的小额贷款不仅有着较好的持续性,同时这种贷款的预期红利相对其它的一些多元性的投资要高出很多[4]。

针对小额贷款的风险问题,Alexander(2006)认为风险来源于策略性的违约与负面经济的冲击作用,其中负面性的经济冲击作用虽然在小额贷款的业务运营中无法避免,但是相对的策略性的违约情况却可以通过团体贷款以及动态性激励等一系列激励机制的设置来有效化解[5]。

而针对小额贷款的风险控制,国外主要形成了内部控制与外部支持两种主要的控制思路。

所谓的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对小额贷款风险的类型的细化以及评价,同时采用一些科学的分析评价方法来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安排。

这种思路的风险控制观点主要包括建立起完善有效的信用担保机制,构建起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与水平;

而外部支持思路,主要强调的是外部制度建设的完善,通过宏观到微观各个层次配套机制的建设,为融资搭建起一个和谐的平台,从而将贷款风险引入到其它的领域之中。

Gmsnet(2004)提出相对于其它的一些借贷主体,农户的贷款风险较大,这与农村商业银行相应发展战略的制定会存在一定的相悖,因此这一领域的借贷也就会出现市场失灵。

所以针对上述情况,政府应该积极出台一些政策,通过一些财政贴息或者是一些税费优惠政策来积极支持商业银行对农户的放款,以此来促进农户的积极融资[6]。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相对于国外对小额贷款风险控制的研究,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研究结果较多。

杨大楷、郭春红(2007)在对小额贷款风险控制的研究中指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组织制度的创新、自身内部控制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加强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小额贷款风险的有效防范[7];

吕晓静(2011)在研究中主要以泉州农业银行所展开的农户小额贷款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结合农村商业银行在实施小额贷款业务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大环境以及银行自身经营此业务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在尊重客户事实的基础之上,分析出了农户小额贷款风险产生的根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风险控制措施[8];

唐季林(2012)在研究中提出,近些年来以“金穗惠农卡”为主要载体的面向农户的小额贷款业务发展迅速,同时也是农户推出的一项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信贷产品,但是在这个产品的具体操作以及经营管理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是容易产生一些风险。

这些风险的存在一方面是农户贷款风险,且其对其信用等级评价存在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小额贷款的经营成本过高,对分散的农户管理艰难,因此在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的控制中,应该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策略的加强[9];

江钰婷(2013)在具体的研究中以农行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指出农行在“三农”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同时强调农户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通过自身风险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已经对小额贷款的风险防范有了一定的经验,值得我国其它的一些农村商业银行借鉴。

在研究中通过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法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得出了农户小额贷款的具体风险水平,同时在有效借鉴国外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应对小额贷款风险的具体措施。

其中主要包括农户信用意识的提高、对农户整个征信系统的完善、贷款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以及担保机制的完善等[10];

潘发军(2013)在研究中主要以甘肃省信用合作社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有效借鉴国外的发展该项业务的成熟经验,在通过对甘肃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贷款风险控制的总结与反思之后,提出了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不断的加快农村信用合作社自身的机制改革,不断的优化经营管理理念,在抓紧风险控制的基础上,构建起具有多样化、灵活性以及特色化的风险控制模式,同时在构建完善的信用评价系统的基础之上,来不断的提升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风险控制水平[11]。

邓翠萍(2014)在研究中指出,小额的贷款在促进就业以及解决就业,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但是相对来说这种贷款业务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有着较高的风险特性,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就显得异常重要。

在具体研究中以洛阳的小额贷款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阐明其小额贷款风险控制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风险控制改进措施[12]。

综上,从对国内外针对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风险控制的相关研究综述中可以看出,相对国内来说,由于国外商业银行发展较早,因此在对小额贷款风险控制的研究更为成熟。

主要的研究点集中在风险产生的原因,风险测评的数量经济学模型等定性研究之上。

而国内在对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的研究中,由于起步较晚,同时银行的业务还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

所以在具体的研究中对于农户小额贷款的风险控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也没有得出较为完善的结论,所以本文所选择的对满洲里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问题的研究,有着一定的意义,同时也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文以满洲里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作为主要主要的研究内容,探讨了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风险控制对策。

主要分为六个部分来综合阐述:

第一部分:

绪论部分。

在这部分内容的研究中,主要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第二部分:

理论部分。

在这部分内容的研究中主要对农户小额贷款内涵及外延、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的概念、目标、原则、步骤进行阐述,为全文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

满洲里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现状及风险分析。

在这部分内容的研究中,主要对满洲里商业银行以及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运作方式,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述,同时对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及风险成因进行了分析;

第四部分:

国外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成功经验及启示。

在这部分内容的研究中主要分析了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的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的经验,并指出了对我国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的启示;

第五部分:

加强满洲里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的建议。

在这部分内容的研究中,主要针对满洲里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具体的风险控制对策。

第六部分:

结论与展望。

在这部分内容的研究中主要对全文所做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做进一步的展望。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如图3.1所示:

绪论——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目的意义

第一章提出问题

理论依据——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理论基础

现实基础——满洲里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现状及风险分析

第二、三、四章分析问题

分析过程——国外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成功经验及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