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琴园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36637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9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浪琴园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浪琴园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浪琴园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浪琴园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浪琴园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浪琴园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

《浪琴园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浪琴园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浪琴园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

窗采用铝合金窗框淡绿色玻璃,入户门采用乙级钢制防火门。

工程特点及难点

1、本工程为框支剪力墙结构小高层结构,工期紧,材料、周转料、人员及机械设备投入多。

2、屋面及外墙面造型较多,占用工期较长。

3、小区内施工队伍多,施工便道狭窄,各施工队伍相互间的施工干扰大。

施工方案

整体规划

由于本工程由两个建筑物组成,将工程任务按建筑物楼号相应划分浪琴园C栋、浪琴园D栋两个区,进行平行作业,每个施工区所包含的各施工工序相应地进行穿插流水作业。

各施工区统属本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管理。

主要工序施工顺序

主要工序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基础施工→±

0.00以上结构主体施工→屋面→水、电、门窗安装→内、外墙装饰→楼地面工程→室外工程→验收准备→交验。

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1.1、测量施工方法

①、施工控制测量

⑴、施工测量技术要求

b、场区内建立相当于二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二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

导线长度(km)

2.4

平均边长(km)

0.25

测角中误差("

8

测距中误差(mm)

15

测距相对中误差

≤1/14000

测回数

DJ1

DJ2

1

DJ6

3

方位角闭合差("

16n

相对闭合差

≤1/10000

c、场区内按施工情况需要增设水准点,测量精度按不低于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测量。

二等水准测量与观测的技术要求如下:

二等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水准仪的型号

DS1

视线长度(m)

50

前后视较差(mm)

前后视累积差(m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0.5

基本分划、辅助分划读数较差(mm)

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所测高差较差(mm)

0.7

注:

二等水准视线长度小于20m时,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0.3m。

二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

2

路线长度(mm)

——

水准仪的型号

观测次数

与已知点联测

往返各一次

符合或环线

往返较差、符合或环线闭合差(mm)

4√

注:

L为往返测段、符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

⑵、平面控制测量

a、根据场区控制网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以建筑物的行列线为轴线建立建筑物的平面控制方格网。

b、根据建筑物轴线位置分布的情况,拟将横轴与纵轴相交组成方格网,布设二级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并在不受施工影响位置设置固定控制点和护桩。

c、利用复核过的控制网点对建筑物各部位进行测设,并按要求进行复核和设置护桩。

d、对于二层及其以上楼层的平面控制测量,当首层地坪回填平整后,将建筑物外部控制转移至内部,设立内控点。

内控点埋设在砼固定标桩上,在标桩上预埋100×

100×

5钢板,要求标桩高出地面100mm。

将控制轴线投测在预埋钢板上,经复核符合精度要求后,在钢板上凿控制点并划出“

”标志。

内控点组成的矩形控制网作为建筑物的垂直控制和施工放样的依据。

在浇灌二层及其以上各层楼面砼时,在对应控制点的垂直位置处,均预留150×

150的垂直传递孔,并在留孔处四周砌筑高20mm的隔水圈。

本工程的内控点设在建筑物的各大转角点。

垂直传递投测用WILDZL精密激光铅锤仪进行,用透明有机玻璃板做接收板。

⑶、高程控制测量

a、场区的高程控制网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布设成闭合环线。

b、本工程的施工水准测量控制点拟设置在场区不受影响的四个角上,组成闭合环线。

水准点的埋设按规范要求埋设稳固,并在施工中加以保护,以免损坏。

c、各楼层高程传递应采用大尺度钢卷尺在相当长度范围内作阶梯式的传递,严禁层层向上传递,避免累计误差。

⑷、沉降观测

a、在首层建筑的各主要转角处设沉降观测点。

b、沉降观测按三等精度要求、二等水准测量进行。

测量采用DSZ2+FS1水准仪观测,精度符合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水准基点应埋设在稳固、地基不下沉处,埋设应有足够深度,基点不少于3个以便校核。

其观测方法和精度要求见下表:

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

等级

高程

中误差

(mm)

相邻点高

差中误差

观测方法

往返较差、符合或环线闭合差

三等

±

1.0

0.50

二等水准测量

≤0.60√

n为测站数。

c、注意初次测定的精度并做好记录。

d、在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沉降观测的频率按设计要求进行,在每施工完两层做一次沉降观测,建筑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每两个月观测一次,并做好记录。

施工完毕后观测要求第一年每隔3~6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隔6~12个月观测一次,直到沉降稳定为止。

观测时应同时记录气象资料。

各观测日期、数据应记录并绘成图表存档,如发现异常情况应通知设计单位。

e、由于沉降观测是一项较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做到“四定”:

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固定使用水准仪和水准尺;

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按规定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②、主要测量仪器设备

角度和距离测量采用日本产索加SET2100电子全站仪、瑞士产WILDT2经纬仪,水准测量用DSZ2+FS1水平仪、5m铝合金塔尺进行,垂直传递用WILDZL精密激光铅锤仪、50m钢卷尺进行。

主要测量仪器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器具用途

进场

时间

全站仪

SET2100

建筑物导线引测

开工

激光经纬仪

T2

测量、定位、放线

水平仪

DSZ2+FS1

水准测量

4

激光铅垂仪

ZL

垂直定位测量

5

铝合金塔尺

5m

6

钢卷尺50m

50m

拉距

③、施工测量管理措施

⑴、建立专业测量组,专人观测和成果整理。

⑵、固定专用仪器和工具设备。

⑶、测量仪器按照规定的检定周期,送技术监督局进行检定或校正。

⑷、建立测量复核制度,每次施测后,须经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复核。

⑸、加强对测量用控制点的保护,防止移动和损坏;

一旦发生移动和损坏,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1.2、人工挖孔桩施工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1.3、地基梁施工

由于本工程地基梁埋置深度较浅,施工时考虑采用人工挖坑槽,土方运至场地边适当位置以便回填。

坑槽底采用H-200立式打夯机夯实。

①、地基梁施工工序为

测量放线→基坑土方开挖→修理边坡、人工清底→基底夯实→浇筑垫层砼→测量放线→绑扎地基梁、柱钢筋→安装模板→浇筑砼→养护→拆模。

②、施工方法

坑底应清除虚土、杂草;

土层应保持原状,若松动或扰动应分层夯实;

经隐蔽验收后,方可浇筑垫层砼。

地基开挖后,若与设计要求不符应及时通知监理或设计单位处理。

地基梁主筋为通长,上部筋可在跨中搭接,下部筋可在支座处搭接并应伸过柱中心线不少于5倍主筋直径,搭接长度为45d,保护层厚度为40mm。

侧模用七层胶合板和方木制作定型组合模板,用钢管固定和支撑,对拉铁丝。

垫层砼为C10,厚10cm,用小型翻斗车运输;

地基梁砼用输送泵输送,振动棒捣固。

地基梁砼施工应与相连的桩帽砼施工同时进行,施工时可设施工缝进行分块浇筑,施工缝设在地基梁跨度中间的三分之一范围内。

③、地基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1.4、钢筋工程

本工程现场施工场地经过精心安排,现场设置钢筋加工场,进行钢筋加工制作。

钢筋制作、安装、绑扎除应满足施工图的要求外,还必须符合《砼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①、钢筋原材料质量要求:

⑴、运进现场的钢材严格把好质量关,每批进场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并经现场会同监理人员共同抽样复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到工程中去。

⑵、进场的每批钢筋用完后,钢筋工长、试验人员必须在检验报告合格证明书上注明该批钢筋所用于楼层的部位,便于今后对结构进行分析、确保工程质量。

⑶、钢筋在储运堆放时,必须保留标牌,并按级别、品种、直径分规格堆放整齐,钢筋与地面之间应支垫不低于200mm的底模或搭设钢管架,对于数量较大,较长时间不使用的钢筋表面上加覆盖物,以防止钢筋锈蚀和污染。

②、钢筋的加工、制作

⑴、本工程钢筋制作,在施工现场的钢筋制作场进行。

⑵、钢筋制作前,由主管工长编制钢筋制作方案和钢筋配料表,并向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⑶、用于制作加工的钢筋表面应洁净。

油渍、漆污、浮皮和铁锈在使用前应清除干净。

在焊接处的水锈在焊接前应清除干净。

钢筋除锈一般可以在钢筋冷拉调直过程中进行,或使用电动除锈机或钢丝刷进行。

⑷、钢筋调直采用钢筋调直机进行,其冷拉率:

Ⅰ级钢筋不大于4%,Ⅱ级钢筋不大于1%。

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⑸、钢筋下料切断采用GJ5-40型钢筋切断机。

先制作钢筋下料平台,每种规格下料前,先将钢筋需要的下料长度标识在下料平台上,经复核无误后,设置断料尺寸栏板,再开始下料,以保证下料尺寸准确。

⑹、钢筋弯曲成型一般可采用GJ7-40型钢筋弯曲机,辅以手摇扳手、卡盘、扳头等手工工具。

对需要弯曲已安装在结构上的钢筋,采用TJC型手提式液压弯曲机,一般可弯曲φ10~32的钢筋。

不允许热弯曲,也不允许锤击弯曲或尖角弯折。

Ⅰ级钢筋末端需要作180度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小于2.5d(注:

d为钢筋直径,下同),钢筋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10d;

弯起钢筋末端弯钩按设计要求制作,设计无要求时,属抗震和受扭结构弯钩做成135°

,平直长度不小于10d。

见钢筋弯钩图。

钢筋弯钩图

③、钢筋的绑扎

⑴、制作质量除满足施工图的要求外,还必须符合《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⑵、钢筋绑扎必须按图纸要求在模板上或钢筋上画间距位置,其误差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其搭接长度、保护层尺寸、连接等均需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检查和验收。

⑶、对于交汇梁多的钢筋穿放,须先认真考虑好先后顺序和间距,以及是否满足柱子的大小后方能进行现场排放。

⑷、钢筋位置放置:

主次梁钢筋相交时,次梁纵筋应放在主梁纵向钢筋之上,当梁边与柱边平齐时,梁纵筋放在柱筋内侧或采取梁筋伸入柱内部弯折至柱筋侧。

双向板的下层长向筋放在短向筋上,板的上层长向筋放在短向负筋之下。

④、钢筋保护层控制

⑴、保护层厚度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留置。

⑵、柱钢筋保护层用带扎丝的同标号的水泥砂浆或细石砼垫块控制。

1.5、主体模板工程

①、模板选择及安装

模板安装系统是保证砼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和加快施工进度的关键环节。

因此,模板安装必须中的规定,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承受新浇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