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师范学院专业带头人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6348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口师范学院专业带头人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周口师范学院专业带头人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周口师范学院专业带头人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周口师范学院专业带头人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周口师范学院专业带头人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口师范学院专业带头人Word格式.docx

《周口师范学院专业带头人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口师范学院专业带头人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周口师范学院专业带头人Word格式.docx

2013年12月6日

周口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填报说明

一、本报告由专业带头人填写,内容填写2013年度工作及成效。

二、表格篇幅不够,可以加页。

三、所在教学部门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无效。

四、本报告一式两份,须双面打印。

一、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可以量化的请量化)

(一)专业定位明确

依据我校的办学思路:

建设以本科教育为主体、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作为我校新兴的跨文化专业,专业的办学思路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地方社会发展服务,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尊,教学神圣,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以“质量、人才、科研、特色、文化”为五大关键词,提高办学质量,紧抓人才培养,提升科研能力,紧扣地方文化,办出独具地方特色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特色统筹协调科学发展;

坚持“师范性、地方性、应用性”的办学特色,立足周口,面向全国,走向国际,为国家和地方培养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力量;

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努力建设以本科教育为主体、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型合格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师资型和应用型人才,使培养对象具备丰富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扎实的汉语言文学能力、良好的汉语言文学素养和宽阔的学科视野,能在基础教育和其他行业中,从事语文教师及其他语言文字处理工作,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能够在中等学校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的教育工作者,为学生将来成为中学教学骨干、教育行家、学科带头人及优秀的教学管理人才打下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

(二)课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本年度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新的规划,顺利完成了汉语言文学的培养方案的修订。

完善专业课程体系,设立了四项课程平台:

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教师教育平台、实践教学平台。

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

在日常教学管理活动中贯彻“以生为本,以师为尊,教学神圣,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

坚持以育人为本,牢固确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的观念。

坚持以教学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全体教职工要切实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把教学工作作为中心任务。

行政管理人员要确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

各行政管理人员要进一步确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不断地调整和创新工作思路,更好地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加大教学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与文学院积极协调、争取预算内教学经费的增加。

保障教学业务、教学差旅、体育维持等基本教学开支。

加大资料室建设,加大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建设力度。

进一步优化资料室硬件、软件环境。

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

在深化已有校级精品课程、校级重点建设课程质量的基础上,扎实做好课程建设工作,积极进行汉语言文学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的建设工作。

对已评选的校级重点建设学科,要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尽快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要充分发挥精品课程、品牌专业的示范、辐射作用,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合格率达到100﹪。

加强学风建设,培养良好的育人环境。

把学风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切实处理好教与学、育与管、建与改的关系。

继续抓好考风建设,以考风促学风,杜绝考试舞弊现象。

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学风建设,积极开展读书竞赛活动,举办科技制作、技能大赛等,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教师是大学的灵魂,吸收、凝聚和培养优秀的学术人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

要牢固树立“人才强院”的办学理念,按照“增加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强调效果”的原则,培养与引进并举、引才与引智并重,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明确提出:

师资队伍建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建设的核心,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师德教风优良,结构层次合理,教育教学出色,科研能力突出,富有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师资队伍,大力推进“名师工程”,培养造就一批优秀教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始终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心来抓。

1.学历教育和学科建设相结合,完善教师队伍结构

学历结构是教师队伍结构的基础,它对整体结构和专业教学水平具有直接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要不断扩大高学历教师的比例,从而更好的完善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完善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

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引进具有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外,还大力鼓励在职的青年教师通过努力获得更高一级的学历。

根据实际情况,对于具有本科学历的青年教师,建议其以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为主,三年来,有8人获得硕士学位;

对于具有硕士学历的青年教师,则鼓励他们脱产攻读博士学位,三年来有多名教师报考了博士研究生,其中2009年考取1人,2010年考取2人,2011年考取1人,2012年考取1人,2013年考取1人。

具有高学历的教师人数不断增长,使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趋于不断完善。

2003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仅有4人,没有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经过十年的努力,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27位,拥有博士学位的专职教师12人、在读博士2人。

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超过80%,学历结构大为改善。

改善学历结构,汉语言文学专业除了全面引进和培养外,还与重点学科的建设相结合。

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古代文学和文艺学两个重点学科,这两个学科有博士12位,为重点学科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生力量。

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优先安排引进人才进行本科教学,让本科生直接享受高级专家和高学历人才带给他们的知识、信息、思想和方法。

面试时、报到时,告知高层次人才发挥专业研究特长,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发展相结合,发挥他们的科研带动作用。

鼓励教师从事科研,提高职称,从而优化职称结构。

2010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增加了1个教授,2个副教授;

2011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增加3个副教授;

2012年增加了1个副教授。

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大幅度上升。

实行导师制,培养青年教师。

储备人才,改善教师的年龄结构。

2003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引进了大量35岁以下的教师,近年来,35岁以下教师数量减少。

因此,2013年的招聘计划中明确提出招聘教师的年龄在35岁以下,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队伍不断层。

2.建立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

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刻的教育。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为指导,持续不断的加强师德建设。

结合周口师范学院的政策措施,汉语言文学专业努力建立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制度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教育,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要求各教研室要经常组织教师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还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帮助教师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依法治教”的新观念。

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言行。

加强教师岗位管理,高职称、高学历教师优先且必须为本科学生授课。

完善教师评价标准,将师德表现和教学工作实绩作为教师考核、聘用(聘任)的首要内容,把教学特别是教书育人效果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指标,激励教师为人师表、潜心治学、教书育人。

汉语言文学专业每年都有三到五位教师被评为河南省、周口市和校级优秀教师,每年都有二到三位教师被评为河南省、周口市和校级优秀共产党员。

其中,高恒忠教授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师称号,任动获得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3.鼓励教师钻研业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高校教师是高校人力资源的主体部分,对促进高校发展,增强高校竞争力,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培养更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校教师的教育教水平,包括教学水平、学术水平以及由此形成的人格魅力等。

①以教学方法探索和教师授课艺术大奖赛为契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积极申报河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周口师范学院教改项目,教学方法研究和课堂教学实验无缝对接,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完成了河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项目5项,周口师范学院教改项目20余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文学院全体教师的学生评教成绩均在90分以上。

教师授课艺术大奖赛是周口师范学院极为重视的一项活动。

汉语言文学专业极为重视这项活动,在全校的教学大奖赛中,2011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付静老师获得了中初级职称教师组一等奖,张华莉老师获得了高级职称教师组一等奖。

2013年,胡进才老师获得了高级职称教师组一等奖。

②以学科建设和职称评审为动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从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来看,衡量一个大学声誉和地位的重要指标就是学校的科研成果。

如果一个大学拥有一支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和高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则该校的声誉、地位、知名度便会急剧上升,否则学校就会前景渺茫。

由此可见,科研是增强地方高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环节,没有科研的支撑,不仅无法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其他各方面工作也只能在低层次上徘徊。

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把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作为中心工作来抓,以科研促教学、求发展。

以学科建设为契机,促进教师的科研水平。

学科建设往往需要一个或几个研究方向,凝聚共同智慧集体力量,也可促进个体科研水平的提高。

陈楚文化研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长期以来从事的重要方向,出版了《陈楚文化》、《周口历史文化通览》等著作,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周口师范学院刚刚批准建立的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重点研究基地培育基地“豫东南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心”,陈楚文化就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陈楚文化的研究中,王剑教授、高恒忠教授等都深受裨益。

周口地方作家研究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已经成功举办了6次研讨会,探讨了周口作家尉然、宫林、申艳、阿慧、张新安、霍楠囡等的作品,并在《周口师范学院学报》发表了系列文章,任动、刘成勇、李瑞华、张志君、朱刘霞、崔晓艾、刘臻、朱婷婷等都是受益者。

以职称评审为动力,促使教师积极提高科研水平。

汉语言文学专业充分尊重高职称教师,积极探索高职称教师参与管理的方式,鼓励全体教师努力提高职称。

职称的提高,基本要求是科研,全系教师从事科研的风气也渐渐形成。

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2009-2010学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老师发表了75篇论文,其中23篇核心期刊论文,CSSCI期刊文章2篇,人大复印资料复印1篇;

出版两部著作,34个项目立项结项,获得一项厅级一等奖,3项厅级二等奖,1项厅级三等奖。

2010-2011学年,发表论文73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4篇,CSSCI期刊论文4篇,64项项目立项结项,其中教育部项目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省科技厅项目1项,省政府招标项目1项,获得厅级一等奖2项,厅级二等奖3项,厅级三等奖3项。

2011-2012学年,发表论文79篇,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