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的复习电子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35549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虽有嘉肴》的复习电子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虽有嘉肴》的复习电子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虽有嘉肴》的复习电子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虽有嘉肴》的复习电子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虽有嘉肴》的复习电子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虽有嘉肴》的复习电子教案文档格式.docx

《《虽有嘉肴》的复习电子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虽有嘉肴》的复习电子教案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虽有嘉肴》的复习电子教案文档格式.docx

只有把知识教给别人,也才能知道自己哪些地方真正懂了,哪些地方还不懂,而知道了不足,才能自我反省;

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才能自我鞭策,更努力地去弄懂。

由此,得出课文的中心观点:

教学相长,即教人和学习是互相促进的,最后,引用《兑命》中的话“教人是学习的一半”作为佐证,进一步加强论证。

这里,由讨论“学”,过渡到了“教”,粗看起来,逻辑并不严密,但仔细思索玩味,不乏辩证的思维:

其一,教和学实际上是一体两面的事情,有教才有学,二者相互依存。

所以我们看到《兑命》中“教”和“学”字形上都用的是“学”字,正印证了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二,我们现在理解的“教学相长”,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互相促进,“教”“学”是两个主体;

而课文所说的“教学相长”,“教”和“学”是对同一个主体而言的,指教师自身的学习与他教导学生的教育实践都是一种学习,这两者是互相促进的。

既强调教育者自己要亲身学习,体验道,了解自己的不足,并自我反省,同时强调教育者在教的过程中,也会深化认识,发现自己理解上不透彻的地方,并努力改进。

三、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四声)学/相长也。

//《兑(yue)命》曰“学(xiao)/学半”,其/此之谓乎!

四、参考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得地方。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

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所以说: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尚书·

兑命》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五、内容梳理

第1层:

用类比手法指出学习的重要性。

以“嘉肴”“至道”切入正题,从日常生活谈起,由具体到抽象地表明事物的真理。

第2层:

从“教”和“学”两个方面说明它们的相互作用,由此得出本文中心观点:

教学相长。

第3层:

引用《兑命》中的话,进一步加强论证。

【全文中心】本文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即“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也就是“教学相长”,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现实意义】对教师而言,自身的学习与其教导学生的教育实践都是相互促进的,在现代教学意义上,“教学相长”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

教师不仅仅是讲授者,其本身也在教学中受到教益;

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反过来对老师有所启发。

六、重点字词: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

虽然。

嘉:

好,美。

肴:

用鱼、肉做的菜。

弗:

不;

其:

代词,它的。

旨:

味美。

(2)至道:

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极点。

(3)不知其善:

善,好处;

益处

(4)是故:

因此,所以

(5)教然后知困:

困,困惑。

(6)自反:

自我反思。

(7)自强:

自我勉励。

(8)教学相长:

(9)学学半:

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第一个“学”同“敩”,教导。

(10)其此之谓乎:

其,大概,恐怕。

表推测语气。

其此之谓......乎:

是一种固定倒装句式,正常语序是:

其谓此乎?

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七.通假字

兑命:

“兑”通“说”yue,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学学半:

八.古今异义

(1)不知其旨也古义:

今义:

意义,目的。

(2)教然后知困古义:

困惑。

困难。

(3)教学相长也古义:

促进。

增长。

九.词类活用

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处、益处。

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味美。

弗食名词作动词,吃,品尝

10、一词多义

学学学半学(xiao):

同“敩”,教导。

学(xue):

学习

其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

恐怕

不知其旨也代词,它的(指嘉肴)

不知其善也代词,代至道

知不知其旨也知道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11、特殊句式

1.弗食,不知其旨也判断句

2.其此之谓乎倒装句(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

3.弗学省略句弗学之

12.至今沿用的成语:

教学相长:

通过学习,不但学生得到进步,教师自己也得到提高。

十三.合作探究

1.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设题意图:

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归纳作者的论述过程。

参考答案:

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相互促进,“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

作者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

然后,再对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

全文语言精练,逻辑严密。

2.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

开头为什么要从“虽有佳肴”写起?

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论证”。

3.从写法上看,课文主要有哪些特点?

其一,使用较多的对偶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句式整齐。

两两相对。

三个对

偶句: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

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

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

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共同提高的,说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

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

而是主从关系。

5.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说说“教学相长”给我们的启示。

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

“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

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

比如,尝

式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

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

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候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十四.写作特色

1.类比手法

2.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3.多种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十五.拓展链接

《礼记·

学记》中的格言警句:

1.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2.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4.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十六.理解性默写:

1.《虽有嘉肴》中的,,

两句用美味类比,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

2.“教”与“学”是一体两面的事情,在《虽有嘉肴》中,告诉我们通过学习和教学实践才能发现问题,完善自己的道理的句子:

,。

3.《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

,。

4.《虽有嘉肴》中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的句子:

,,。

5.揭示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的句子:

6.揭示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

7.通过对比,说明教与学的两种困境的句子:

这两种困境带来的好处是:

,;

17.比较阅读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

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

舍问,其奚①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注释】①奚:

怎么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旨:

_

(2)然后能自反也反:

_

(3)君子之学必好问好:

_(4)舍问,其奚决焉舍:

2.请用“/”给【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划两处。

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4.【甲】【乙】两段文字的中心论点分别是什么?

(用原文作答)

5.【甲】【乙】两段文字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相同之处?

答案: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之不足,教然后知困3.学然后之不足,教然后知困。

4.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5.教学相长也。

6.教学相长也。

7.是故学然后之不足,教然后知困。

1.

(1)旨:

甘美,美味,甘味

(2)反:

反省(3)好:

喜欢,喜爱(4)舍:

放弃,舍弃

2.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3.

(1)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关键点:

至、善,“虽”译成“即使”不扣分)

4.【甲】教学相长也。

(1分)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

5.

(1)两段文字都用道理论证,层层推进,有很强的逻辑性;

(1分)

(2)两段文字都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乙】参考译文:

君子学习一定要喜欢提问。

提问和学习,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习就无法提出疑问,不提出疑问就无法增加知识。

喜欢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能好学。

道理明白了,可是不能用于实践;

懂得了那些大的道理,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

如果放弃了提问,怎样解决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