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 第4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4415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19 第4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819 第4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819 第4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819 第4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819 第4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19 第4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Word文件下载.docx

《1819 第4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19 第4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19 第4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Word文件下载.docx

通过植物和动物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实验

植物生长需要吸收CO2,同时释放出O2

1779

扬·

英根豪斯

把带叶的枝条放入水里,发现叶在阳光下产生O2,在暗处不产生O2

植物需要阳光才能制造出O2

864

萨克斯

采用碘液检测淀粉的方法

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

1940

鲁宾和卡门

运用同位素标记法

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糖类中的氢也来自水

1948

卡尔文

用14C标记的CO2进行示踪

CO2被用于合成糖类等有机物

二、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

1.恩吉尔曼的实验

(1)①生物材料:

丝状绿藻(水绵)和好氧细菌。

②实验现象:

在红光区和蓝光区集中了大部分的好氧细菌。

③实验结论: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

(2)可见光束看起来是白色的,通过三棱镜时会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7色连续光谱。

用透过三棱镜后的不同颜色的光照射临时装片中水绵的叶绿体,发现好氧性细菌聚集于红光区和蓝光区的叶绿体部位。

这说明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有效的吸收和利用红光和蓝光。

2.叶绿体中的色素及作用

色素名称

颜色

功能

叶绿素a

蓝绿色

主要吸收和利用红光和蓝光

叶绿素b

黄绿色

胡萝卜素

橙黄色

主要吸收蓝紫光,还有保护叶绿素免遭强光伤害的作用

叶黄素

黄色

三、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1.实验原理

(1)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所以用无水乙醇等能提取色素。

(2)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

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

所以用纸层析法来分离四种色素。

2.实验材料:

幼嫩、鲜绿的菠菜叶。

3.实验注意事项及原因

步骤

方法

原因

色素

提取

①选取新鲜叶片:

色素含量高

②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

作用分别是研磨充分、保护色素

③加入5mL无水乙醇:

溶解、提取色素

分离

剪去两角:

防止层析液在滤纸条的边缘处扩散过快

画滤液细线

画得细、直:

防止色素带重叠

叶绿体色素层析

装置示意图

①层析液不能触及滤液细线:

防止色素溶于层析液中

②烧杯加盖:

防止层析液挥发

4.实验结果

[基础自测]

1.判断正误

(1)色素提取液是无水乙醇,分离液是层析液。

(  )

(2)不同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与其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

(3)分离结束后,滤纸条上的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黄绿色、蓝绿色、黄色和橙黄色。

(4)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除此之外,叶绿素还主要吸收红光。

(5)植物叶片多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对绿光的吸收最多。

(6)研磨菠菜叶时加入石英砂是为了保护叶绿素。

[答案] 

(1)√ 

(2)√

(3)×

 提示:

分离结束后,滤纸条上的颜色自下而上依次是黄绿色、蓝绿色、黄色和橙色。

(4)√

(5)×

植物叶片多呈绿色的原因是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

(6)×

研磨菠菜叶时加入石英砂是为了研磨的更充分。

2.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德国科学家萨克斯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②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参加反应的水

③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莱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④德国生物科学家恩吉尔曼用丝状绿藻做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且产生氧气的多少和光合作用的效率成正比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①④②D.①③②④

C [普利斯特莱于1771年指出植物可以吸收CO2,释放O2,更新空气;

萨克斯在1864年证明叶片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恩吉尔曼则是在1883年用丝状绿藻做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最晚的是鲁宾和卡门在1940年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因此C选项是正确的。

]

3.如图是新鲜绿叶中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

95252125】

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

B.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甲+乙)<(丙+丁)

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

B [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呈黄色,所以叶片中色素含量变化是(甲+乙)<(丙+丁)。

[合作探究·

攻重难]

光合作用过程的研究

[思考交流]

1.萨克斯实验跟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对照设计方法相同吗?

提示:

不相同。

萨克斯实验的对照方式为自身对照(一半曝光与另一半遮光);

而鲁宾和卡门实验的对照方式为相互对照(通过标记不同的物质:

HO和C18O2)。

2.借鉴普利斯特莱和萨克斯的实验方法,如何设计实验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将绿色植物放在玻璃罩内,一组中加入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一组加入盛有等量蒸馏水的烧杯。

暗处理一段时间后,再置于相同光照条件下,经碘蒸气处理,观察是否有蓝色出现。

(1)普利斯特莱的实验

①实验过程及现象

密闭玻璃罩+绿色植物+小鼠→不易窒息死亡

②实验分析

a.缺少空白对照,实验结果说服力不强,应将小鼠单独置于玻璃罩内,作为空白对照。

b.没有认识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而将空气的更新归因于植物的生长。

c.限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没有明确植物更新气体的成分。

(2)萨克斯的实验

黑暗中饥饿处理的绿叶

a.设置了自身对照,自变量为光照,因变量是叶片颜色变化。

b.实验的关键是饥饿处理,以使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掉,增强了实验的说服力。

c.本实验除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外,还证明了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3)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①实验过程及结论

HO+CO2→植物→18O2;

H2O+C18O2→植物→O2

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自于水。

设置了对照实验,自变量是标记物质(HO和C18O2),因变量是O2的放射性。

 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余部分曝光。

一段时间后,该叶片经脱色、漂洗后再用碘液处理,结果发现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

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及结论合理的是(  )

①本实验未设对照组 ②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表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 ③实验初始时遮光和曝光区域均达到无淀粉状态 ④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

A.①~④全部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②③

【技巧点拨】 明确萨克斯实验的过程和结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D [该实验中曝光部分与遮光部分形成了对照;

该实验能证明有淀粉的生成,但不能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

 

(1)本实验的实验组是遮光组实验还是曝光组实验?

遮光组实验。

(2)本实验还能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活学活用]

1.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分别验证绿色植物产生O2需要光以及O2是由绿色植物释放的,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是(  )

A.②③和①②B.①②和①③

C.②④和①③D.②③和③④

A [实验中一定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要验证绿色植物产生O2需要光,单一变量应是光的有无,应选用的实验组合是②③;

要验证O2是由绿色植物释放的,单一变量是绿色植物的有无,应选用的实验组合是①②。

2.1880年美国生物学家C.Engelmann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

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带状的水绵体上,并在水绵的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

这个实验的思路是(  )

95252126】

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

B.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则在该种光照射下植物光合作用强

C.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水绵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多,则在该种光照射下植物光合作用强

D.聚集的好氧细菌大量消耗光合作用的产物——O2,使水绵的光合作用速度加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

B [本题通过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考查实验分析能力。

好氧细菌的生活是需要氧气的,因此在好氧细菌聚集的地方应该是氧气多的地方,也就是水绵光合作用强的地方。

[题后反思] 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重要结论

(1)植物可以更新空气(普利斯特莱)。

(2)证明了光和绿叶在更新空气中不可缺少(扬·

英根豪斯)。

(3)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4)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萨克斯)。

(5)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鲁宾和卡门)。

(6)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卡尔文)。

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

在叶绿体内,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具有吸收和传递光能的作用,包括绝大多数的叶绿素a,以及全部的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另一类是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这种叶绿素a能够捕获光能,并将受光能激发的电子传送给相邻的电子受体。

1.夏天时绿叶茂盛,而到了深秋却有“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美景,你能解释不同季节中树叶颜色不同的原因吗?

夏天,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较多,叶片呈绿色。

深秋时,叶绿素大部分被降解掉,而液泡中的花青素导致叶片变红。

2.选择提取色素的材料时,选择颜色浓绿的叶片而不选择颜色发黄的叶片,为什么?

颜色浓绿的叶片比颜色发黄的叶片含有更多的叶绿素。

(1)叶绿体中的色素与吸收光谱

(2)叶绿体中的色素对光的吸收特点

①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②叶绿素对红光和蓝光的吸收量大,类胡萝卜素对蓝紫光吸收量大,对其他可见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小。

(3)叶绿体功能的验证实验——恩吉尔曼实验

②实验结论

a.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b.O2是由叶绿体释放的。

(4)实验设计“四妙”

①实验材料选得妙:

实验材料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

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

用好氧细菌可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

②排除干扰的方法妙:

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排除了氧气和光的干扰。

③观测指标设计的妙:

通过好氧细菌的分布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水绵细胞中释放氧的部位。

④实验对照设计的妙:

进行黑暗(局部光照)和曝光对比实验,明确实验结果完全是光照引起的等。

特别提醒:

1并不是所有的真核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只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组织或器官才含有叶绿体,如叶肉细胞。

2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不一定含有叶绿体,如蓝藻。

 1883年,美国生物学家恩吉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

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含带状叶绿体的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的悬液中放入了细菌,观察细菌在水绵不同区段的聚集情况(如图),以确定该区段水绵光合作用的强度。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证明水绵叶绿体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