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案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33971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案1.docx

《高中化学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案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案1.docx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

(1)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生活中有很多分类的例子。

试举几个。

“分类”最重要的是要确定什么?

举几个化学中接触到的分类的例子。

 

分类方法:

1、举例说明多种分类方法。

2、举例说明再分类方法。

分析书中21页图2-2和2-3的分类方法,进行下列分类:

例1如果根据酸的分子里是否含有氧原子,可以把酸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两类;根据酸分子电离时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可以把酸分成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请用盐酸、硝酸、氢硫酸、硫酸制作一张交叉分类图。

盐酸含氧酸

硝酸无氧酸

氢硫酸一元酸

硫酸二元酸

例2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作出数状分类图。

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物质类别上。

O2、Cu、H2SO4、Ba(OH)2、KNO3、CO2、空气、含镁60%的MgO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几个概念

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2、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固、液)来分,有9种类型,试举例:

分散质

分散剂

实 例

泡沫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3、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

溶液(其中的溶质粒子通常)

分散系胶体(其中的胶体粒子通常)

浊液(其中的粒子通常)

思考: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胶体的性质有等,这是鉴别________和________的常用方法。

思考:

胶体为什么比较稳定?

如何使胶体聚沉?

5、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过哪些胶体,哪些运用到胶体的性质?

试举例说明。

 

6、溶液、胶体、浊液有什么区别?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分散质粒子大小

分散质粒子类型

举例

性质

外观

稳定性

能否透过滤纸

练习

1、给物质分类时由于标准不同往往会出现()

A、树状分类法B、环状分类法C、球状分类法D、交叉分类法

2、人们把球分成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属于()

A、树状分类法B、环状分类法 C、球状分类法D、交叉分类法

3、根据分散剂和分散质的状态不同可以组成( )种分散系

A、3B、11C、9D、6

4、下关于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溶液都是无色的B、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的分散系一定是溶液

C、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5、下列物质①过滤后的天然水 ②变浑浊的石灰水 ③石蕊试液 ④牛奶 ⑤盐酸 ⑥碘酒,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A、①③B、②④C、③⑤⑥D、①③⑤⑥

6、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属于浊液的是(),属于胶体的是()

A、将少量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后得到的混合物

B、液氮C、碘酒D、煮沸的FeCl3溶液

7、下列关于胶体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只带正电荷 B、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相当稳定D、都是透明的

8、从一杯蔗糖溶液的上部取一些溶液,测定它的密度为ag/cm3,再从下部取一些溶液,测定它的密度数值应为(  )

A、大于aB、小于aC、等于aD、无法确定

9、当分散系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

、、。

10、通常使用的分类方法是 、。

11、请按下列线条提示,画出Fe、Cu、S、H2、HCl、NaOH、H2So4、Ba(OH)2、NaHCO3、K2O、CuO、NaCl的树状分类图:

12、胶体具有哪些独特的性质?

你知道在化学实验室里是怎样制备胶体的吗?

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属于纳米级(1—100nm)的是()

A、食盐水溶液B、变浑浊的石灰水C、Fe(OH)3胶体D、牛奶

(2)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胶体是一种混合物B、用丁达尔现象可区分Fe(OH)3胶体、水、CuSO4溶液

C、用过滤器可以将胶体和溶液分开D、可见光透过胶体时发生丁达尔现象

(3)小军同学往沸水中加入FeCl3溶液,得到的液体用光束照射时,没有看到光亮的通路,请你帮助他分析其中的原因。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

(2)

[要点剖析]

1.学会分类,能运用熟悉的化学物质和已掌握的相关知识用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

2.交叉分类法能够对同一事物提供较多信息,树状分类法能反映出各事物的关系。

[典型例析]

例1.将A组物质与B组物质用短线相连。

AB

Na2CO3钠盐

Na2SO4硫酸盐

NaCl含氧酸盐

K2SO4无氧酸盐

KHCO3氧化物

Na2O酸式盐

[剖析]比较每种化合物的组成方式,根据B中要求,把特征相似的不同物质归为一类。

[解答]AB

Na2CO3钠盐

Na2SO4硫酸盐

NaCl含氧酸盐

K2SO4无氧酸盐

KHCO3氧化物

Na2O酸式盐

[评点]同学们已掌握了简单的物质分类方式,同时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物质的认识,并注意到不同物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例2.下列几组物质中,每一组中有一种物质从某种分类角度分析与其它三种不同,请找出该物质,并说明区别的理由。

⑴.Cu、Hg、Au、Fe

⑵.液氧、氨气、金刚石、玻璃

⑶.KCl、Na2SO4、K2CO3、NaNO3

⑷.CH4、C2H5OH、H2CO3、CH3COOH

[剖析]首先仔细分析每组中各物质的属性、元素组成、类别、性质等,归纳出其中三种物质共有的特征,并将另一种物质区别开来。

⑴中四种物质都是金属,根据其化学性质可以发现Fe的活动性在氢之前,而Cu、Hg、Au则在其后。

⑵中有三态物质,所以从状态不能区别,但液氧、氨气、金刚石都是纯净物,而玻璃是混合物。

⑶中有两组是钾盐,两组是钠盐,所以不能从阳离子去区别,Na2SO4、K2CO3、NaNO3是含氧酸盐,KCl是无氧酸盐。

⑷中CH4、C2H5OH、CH3COOH是有机物,H2CO3属无机物。

[解答]⑴.Fe,活动性在氢之前⑵.玻璃,混合物

⑶.KCl,无氧酸盐⑷.H2CO3,无机物

[评点]对物质进行分类时,关键是要找出分类的“标准”,标准的选择是否恰当取决于同学们对物质的认识是否正确和全面,这样的可以培养同学们的观察、思考、和分辨能力,同学们互相之间不妨以游戏活动的方式进行互测。

例3.下面是一些排列无序的物质,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物质分类方法,将下列各物质进行分类:

Cu、H2、NaCl溶液、CaO、H2O、Hg、S、Ca(OH)2、H2SO4、CaCO3、NH3·H2O、CH3COOH

[剖析]对于同一种物质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K2SO4可称之为钾盐,也可称之为硫酸盐,所以对不同物质,将它们归为一类,关键是抓住这些物质的共同属性。

[解答]

 

[评点]对物质进行分类、归类,以便于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正确判断物质的组成,并能对物质的性质进行演绎归纳。

如与可溶性钡盐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的是:

可溶性硫酸盐或硫酸。

 

[巩固练习]

1.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Na2CO3是碱B.Na2CO3是盐

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碳酸盐

2.下列物质中既属于无机物,又属于酸的是()

A.CH3CH2OHB.NaHSO4

C.CH3COOHD.H2SO4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盐、钙盐的是()

A.石灰石B.Ca(OH)2

C.CaCO3D.CH4

4.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作出树状分类图。

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物质类别上。

O2、Cu、H2SO4、Ba(OH)2、KNO3、CO2、空气、含镁60%的MgO

 

5.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⑴硫在氧气里燃烧

⑵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⑶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⑷铝箔在氧气燃烧

⑸甲烷在氧气里燃烧

 

6.从不同的角度对下列盐进行分类:

K2CO3、KCl、BaCl2、BaSO4、K2SO4、BaCO3、Na2CO3

 

[课后提升]

7.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型。

例如从某种意义上可将P2O5、SO2、SO3、Cl2O7等归为一类,则下列氧化物与它们属于同一类的是()

A.COB.NOC.N2O5D.Na2O

8.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

H2CO3

CH3COOH

NaHCO3

HCl

Mg(OH)Cl

Na2CO3

Fe(OH)3

NaOH

BaSO4

CuSO4•5H2O

NaH2PO4

Na2S

氧化物

H2O

H2O2

CuO

KO2

9.下列五组物质,每组中有一种物质从某种角度分析与其它三种不同,请找出该物质,并说明理由。

⑴Fe、S、C、P

⑵H2、O2、N2、S

⑶Fe2O3、NaCl、CuO、H2O

⑷AgCl、BaSO4、KNO3、CaCO3

⑸CuSO4、FeCl3、KMnO4、K2CO3

10.用树状分类法将物质、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进行分类(查阅资料,尽可能细分)。

 

11.列举分类法在社会生活、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

[要点剖析]

1.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

2.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大小

主要特征

举例

浊液

>100nm

不稳定,不均一

泥浆水

溶液

<1nm

稳定,均一

饱和NaCl溶液

胶体

1~100nm

较稳定,不均一

豆浆

3.Fe(OH)3胶体的制备:

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FeCl3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化学方程式: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4.丁达尔效应: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了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与溶液。

5.胶体的净化方法—渗析法:

把混有离子或分子杂质的溶胶放入半透膜的袋里,并把这个袋子放在溶剂中(一般放入水中),离子或小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而进入溶液中,从而使离子或分子从溶胶中分离出来。

6.胶体的凝聚:

胶体粒子由于吸附了阴离子(或阳离子)而带有电荷,相同胶粒带有相同电荷,胶粒间存在排斥,从而使得胶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若通过加入电解质或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就能减弱胶粒的电荷,削弱了胶粒间的排斥力,胶体就会发生凝聚形成沉淀。

[典型例析]

例1.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碘酒B.Fe(OH)3溶胶C.CuSO4溶液D.淀粉溶液

[剖析]产生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所以,选项中属胶体的分散系则能产生丁达尔现象,其中A、C都是溶液,B、D是胶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