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精编文档格式.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精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精编文档格式.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课时教学
课题
《草船借箭》
课型
讲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习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词语。
②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
2.能力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情感目标:
惊叹诸葛亮的才智过人、神机妙算,感受诸葛亮以大局为重的优秀品质。
核心要素
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抓住语言文字,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重点
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透过周瑜要诸葛亮造箭的现象看到他的因妒忌而欲陷害诸葛亮的险恶用心,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第1课时
板块一激趣导入,解题质疑
1.谈话导入。
我们国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之一,你知道是哪四本书吗?
书中的主人公分别是谁?
(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三国演义》主人公: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
《水浒传》主人公:
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
《西游记》主人公: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红楼梦》主人公: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
2.你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诸葛亮、周瑜三人有什么了解?
谁来简单地说一说?
3.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里的谋略;
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是智慧里的智慧。
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谋略与智慧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感兴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草船借箭的故事。
板书并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
草船借箭)
4.读了课文题目,你有哪些疑问或想法呢?
预设:
(1)谁用草船向谁借箭?
(2)为什么要借箭?
(3)怎样借箭?
5.老师心中也有个疑问:
草船借箭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课件出示背景介绍)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首先要渲染气氛,接着创设情境,然后再引出主题。
因此,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我先设置悬念,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为接下来的授课做好铺垫。
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
借助资料,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板块二阅读课文,理清层次
1.明确阅读要求。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2.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请同学们带着心中的疑问,按阅读要求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周瑜妒忌都督幔子水寨擂鼓呐喊弓弩手丞相
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再全班齐读。
(3)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忌”和“擂”字。
(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交流汇报,提出并解决问题:
①谁用草船向谁借箭?
(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②为什么要借箭?
(周瑜借军情紧急,令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
③怎样借箭?
(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巧施妙计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2)本文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①周瑜借军情紧急,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巧施妙计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成功,如期交箭。
②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4.三读课文,理清思路。
按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指名学生说)
【设计意图】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五年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反馈。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同时,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板块三细读课文,解读对话
1.大家都知道借箭起因是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周瑜最终要诸葛亮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可他却暗中阻挠诸葛亮造箭,周瑜是怎么做的呢?
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指名学生读)
周瑜说:
“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
(1)周瑜阻挠诸葛亮造箭,是为了什么呢?
(定诸葛亮的罪)
(2)定诸葛亮的什么罪?
(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古代立下军令状如果完成不了,就是死罪)
(3)按照当时的造箭技术,三天时间最多只能造一万支箭,即使周瑜不阻挠,诸葛亮三天也绝对造不好十万支箭。
这说明了什么?
(周瑜心胸狭窄,想除掉诸葛亮)
2.这些话是周瑜私下对部下鲁肃说的,可是周瑜在诸葛亮面前说的要造箭的原因是什么?
请默读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周瑜对诸葛亮说的话。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十天造得好吗?
●“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1)周瑜对诸葛亮说的造箭的原因是什么?
(马上要跟曹军交战,但军中缺箭,军情紧急)
(2)造箭真的是因为要跟曹军交战吗?
(不是,是周瑜想给诸葛亮安一个罪名)
(3)齐读周瑜说的话,思考:
你觉得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
(阴险、狡诈、公报私仇)
3.可是诸葛亮却答应了造箭,而且还提出三天造好十万支箭,甚至立下了军令状,造不好甘受惩罚。
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请默读第2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诸葛亮说的话。
(先指名学生读,再课件出示诸葛亮说的话)
(1)诸葛亮为什么把十天的造箭时间改成了三天?
(因为十天不可能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根本没想过造箭,他想的是草船借箭)
(2)三天造好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求去做?
(因为诸葛亮早已想好计策,胸有成竹)
(3)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周瑜为阴谋要得逞而高兴)诸葛亮知道周瑜在陷害他吗?
(知道)他明知是陷阱,为什么还要踏入陷阱?
(因为当时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为了顾全大局)
(4)齐读诸葛亮说的话,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主动入套。
可见诸葛亮是一个从容镇定、胸有成竹、心胸开阔的人)
4.教师小结:
故事一开始,周瑜和诸葛亮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智斗,一个设下陷阱,步步紧逼;
一个胸有成竹,从容应对。
同桌之间一个当周瑜,一个当诸葛亮来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通过分角色朗读对话,进入情境,揣摩内心,加深理解。
周瑜心胸狭窄与诸葛亮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诸葛亮的英雄形象更加丰满。
第2课时
板块一深入研读,感受形象
1.自学课文,圈画词句。
上节课我们通过品读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对这两个人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周瑜嫉贤妒能,诸葛亮顾全大局。
故事的结果是周瑜长叹一声,说: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画出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课文第6自然段中的句子。
3.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1)课文第6自然段中“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我联系上下文知道诸葛亮算准了第三天四更时候会起大雾,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
(2)课文第6自然段中“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我联系上下文知道把船连接起来是为了增加船的受箭面积。
教师相机小结:
联系上下文来阅读古典名著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同学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学习这篇课文。
诸葛亮能预测天气,说明他知天文。
知天文)
4.老师有一个问题没弄懂,谁能帮老师解开疑惑吗?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诸葛亮为什么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然后又下令把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呢?
(为了使船身受到更多的箭)
(2)如果只用船的一面受箭,会有什么后果?
(船无法在水面上保持平衡,很有可能翻沉)
教师小结:
双面受箭是为了让船保持平衡,方便快速撤退。
5.学生继续汇报交流。
课文第7自然段“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我联系上下文体会到诸葛亮在立军令状之前就算准三天后必有大雾。
他知天文,所以能预测得这样准确,真是神机妙算。
(1)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借箭?
(因为江上大雾漫天,敌人根本看不清虚实,加上曹操这个人疑心重,他怕有埋伏,不会轻易出兵,这是“借”箭的绝好机会)
(2)这时候诸葛亮和鲁肃坐在船上,都看到了这场大雾。
假如你是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你会怎么想呢?
(鲁肃想:
前两天天气还好好的,今天怎么会起这样大的雾?
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啊)
(3)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怎么想呢?
(诸葛亮想:
果然不出我所料,周瑜啊周瑜,你费尽心机想谋害我,我便将计就计,胜你一筹)
6.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呢?
(指名学生回答)
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请同学们把“笑”字圈起来,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诸葛亮在笑谁?
(1)诸葛亮在笑曹操,因为雾太大,曹操不敢出来迎敌,他嘲笑曹操生性多疑,反而害了自己。
(2)诸葛亮在笑鲁肃,因为鲁肃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他笑鲁肃忠厚老实,不知底细。
这是一种友善的笑。
(3)诸葛亮在笑周瑜,因为周瑜本想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将计就计,轻易就把十万支箭“借”回来了,周瑜根本想不到“草船借箭”这一招,这是一种得意的笑。
(4)诸葛亮在笑自己,因为他算对了天,算对了人,没有让周瑜的诡计得逞。
这是一种自信的笑,胜利的笑。
7.教师小结:
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他说曹操不敢派兵出来,曹操果然就不敢派兵出来;
他说三天后取箭,果然第三天就取回了十万支箭。
神机妙算)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引导学生从一些重点词句中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板块二品读课文,分析人物
1.学完课文后,你对诸葛亮、周瑜、曹操和鲁肃有没有进一步的了解?
小组内交流讨论。
2.全班学生交流汇报。
(1)诸葛亮顾全大局、心胸开阔、神机妙算。
(2)周瑜嫉贤妒能、心胸狭窄。
(3)曹操生性多疑。
(4)鲁肃忠厚老实。
3.读读课后的“阅读链接”,找出课文对应的段落,感受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