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33642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学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

13.现代章回体小说:

张恨水在30年代发展成为社会言情小说的集大成者。

经过自觉改革,创立了现代性的章回小说体式,他也成了现代通俗文学的大家。

这是由张恨水的独特立场造成的。

一方面不放弃章回小说形式和通俗文学娱乐性,另一方面立足章回体而不断拓宽其功能,追求新潮流不甘落伍。

他让章回小说能容纳不同时代的题材内容,他主义章回的回目格法,以把章回体调适为一种富于弹性的新旧皆宜的文体,并不仅仅能用来写鸳鸯蝴蝶式的故事。

14.社会言情小说(南派、北派):

15.林庚“格律诗试验”:

30年代现代诗派诗人大多数采用自由诗体,也有进行新的格律诗试验的,这就是林庚。

他的《夜》《春夜与窗》里多为自由诗,但诗人很快就敏感到新诗在“五四”散文解放的浪潮中获得了自由以后,还需要再一次解放,即“为了使诗歌语言利于摆脱散文中与生俱来的逻辑习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找到自己更完美的形式”。

于是有了《北平情歌》时代的林庚:

离开了自由诗,而从现代生活语言全新节奏的把握与中国民族诗歌形式发展的历史经验、规律的探讨中去寻找新诗的新的格律。

林庚的努力,显示出新诗的形式探索由着重外来形式的引入,转向对传统诗歌形式发展道路的历史借鉴,自有“史”的意义。

16.《现代杂志》:

1932年《现代杂志》创刊(1935年5月终刊),成了刊载现代派诗歌并使之独立与成熟的重要原地,“现代派诗”也因《现代》杂志而得名。

17.“林派刊物”(《论语》、《人世间》、《宇宙风》):

30年代前期,文坛上曾风行过幽默小品与闲适小品,活跃了散文创作,拓宽了散文文体探索的路子,是现代散文发展史上引人注目的现象。

推动这一风气的是后来被成为“幽默大师”的林语堂。

1932年9月,林语堂创办了《论语》半月刊,1932年和1934年,又先后创办了《人世间》与《宇宙风》两刊,都以发表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现实和独抒性灵的创作。

经常为《论语》撰稿的就有林语堂、周作人、俞平伯、老舍、郁达夫、丰子恺、简又文、老向、陶亢德、邵洵美等。

林语堂主张小品文应“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

他为《人间世》的定位是:

其提倡小品“不能兴邦,亦不能亡国,只想办一好好的杂志而已,最多也只是提倡一种散文笔调而已“。

18.“鲁迅风”杂文:

“孤岛”时期出现在上海文坛的一种杂文创作倾向。

巴人、屈铁、冈子、柯灵、文载道、周木斋、周黎庵等以《文汇报·

世纪风》为主要阵地,从1938年下半年起,发表一系列揭露日伪势力、针砭社会世相的杂文,后集结为《边鼓集》。

这些杂文学习鲁迅的精神和文风,具有幽默讽刺、锋利泼辣的特点,并形成为一种杂文趋势,被称之曰“鲁迅风”。

左联杂文作家涌现,有瞿秋白,茅盾,唐弢,徐懋庸,聂绀弩。

瞿秋白的十几篇杂文被鲁迅收入《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读者不能区分,唐弢《新脸谱》被误认为是鲁迅所作而受到攻击。

这一时期鲁迅对左翼作家杂文创作的巨大影响,这些作家杂文风格特色可用”鲁迅风“加以概括。

19.“开明”同人散文家:

丰子恺,夏丐尊,叶圣陶,多是上海立达学园同事,40年代聚集于开明书店周围,夏出任开明书店编辑部主任,开明书店出版《中学生》,提倡《科学小品文”,刘薰宇的数学小品,贾祖璋的生物小品,深受学生欢迎,开明同人散文家是积极的人生派,热切的爱国者,讲究品格,气节,操守,但与政治保持一定距离,他们乐于把散文作为一种思索方式,重理念,讲究结构的叙事与议论结合语式,善于在平凡中开掘生活哲理,追求高远情境,严谨而有韵致,其文平淡如水,明白如话。

20.科学小品文:

开明书店出版的影响很大的《中学生》杂志,曾继陈望道主编的《太白》杂志之后,提倡“科学小品文”,刘薰宇的数学小品、贾祖璋的生物小品,都很受青年学生的欢迎。

这是科学与文学的一种互相渗透,对于散文小品体式,无疑是一个新的丰富。

这个事情曹聚仁所写的历史小品,也在这个意义上得到重视。

21.报告文学:

公认是早期报告文学代表作。

作者亲自到上海杨树浦的工厂调查两个月,搜集许多素材,作者以阶级分析眼光鲜明表现这完全真实的新闻故事,用细致的描写,揭露出东洋纱厂这个人间地狱中包身工惨绝人寰的生活真相。

其文学政治影响深远。

22.红色戏剧:

所谓“红色戏剧”,开始是红军中的宣传队,以后成立了专业性的八一剧团,又扩建为工农剧社,着重于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与现场鼓动,是政府政治工作的一部分。

在演出形式上具有鲜明的“广场戏剧”的特色。

23.国防戏剧运动:

所谓“国防戏剧”,除了强调“反帝抗日反汉奸,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的主题外,也还有充分发挥戏剧的宣传功能的要求,在艺术形式上则“提倡通俗化、大众化和方言话剧”。

这同样也是向着“广场戏剧”的方向发展的。

这一时期的“国防戏剧”的代表作,大多为集体创作,如《走私》、《咸鱼主义》、《汉奸的子孙》(于伶执笔),《我们的故乡》(章泯执笔),《放下你的鞭子》(崔嵬执笔)。

24.无产阶级戏剧:

沈端先、郑伯奇、冯乃超等于1929年共同发起组织了上海艺术剧社,出版了《艺术》和《沙仑》等戏剧刊物及《戏剧论文集》,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发展新兴戏剧即“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并先后组织了两次公演,介绍了国外具有革命倾向的剧目。

25.农民戏剧实验:

“农民戏剧”正是文明新戏时期既已开始的“广场戏剧”的完备与发展,因而与前述的“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与“国防戏剧”相通。

1.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

即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这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包括了除汉奸以外的各派文学家和艺术家,并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几十个分会。

文协成立后,积极开展工作,出版会刊《抗战文艺》,文协提出"

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的口号,组织作家走上前线,深入农村,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推动了抗日文艺运动的发展,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于抗战胜利的1945年10月解散

2.“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文协成立时提出的口号,鼓励作家深入战争现实生活,毫不勉强地为众多不同派作家接受,过去丛集上海北京等大都市作家分散各地,投笔从戎参加战地群众工作,文艺创作在非常时期与广大民众结合,其深广度空前。

3.解放区文学:

4.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理论:

胡风提出“主观战斗精神”的口号。

这是创作主体对现实的把握方式,一种能动的创造力量。

作家在创作中必须保持强大的主观力量,突破现实的表层,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本质,作家要突破和超越现实,作家必须具备强大的主体精神结构。

胡风认为现实是主观体验过的现实,为作家耳闻目睹,称为“感受世界”,另在作者心中还有一个“理应如此”的世界,即“观念世界”,现实主义创作过程就是这两个世界相生相克的过程,作家扩张观念世界中与感受到的现实世界相适应的因素,而克服不相符。

创作主体需在客观对象的活的表现中熔铸自己同感肯定或反感否定,而

10.评书体现代小说:

赵树理对中国以说唱文学为基础的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叙述方式,表现手段进行了扬弃与改造,创造了一种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既使农民为主体的中国读者乐意接受,又能反映现代生活,表现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与心理。

11.山药蛋派:

赵树理小说艺术风格影响到许多作家,特别是山西作家,如马烽,西戎,孙谦,束为,胡正等,这些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与赵树理相仿,既注重把创作同农村“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又保持了山西浓郁地域特色,既及时去表现新的天地和人群,又注重作品的通俗化和大众化,就连给人物取外号写“中间人物”及小说的幽默轻喜剧风格也像赵树理,因而称“山药蛋派”。

12.北派四大家/五大家

13.“鹤—铁”系列

14.“前线主义”小说

15.沙汀“三记”:

《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淘金记》是三记中最优秀者,它围绕开采北斗镇箕背金矿的线索,展开了四川农村恶霸,粮绅,地主之间为发国难财而掀起的内讧,暴露国统区统治下的一团昏黑。

《困兽记》描述抗战后方一群乡村小学教师的苦闷,他们的演剧活动因政治高压而流产,在烦闷中发生了田畴,吴楣,孟瑜,三人的家庭爱情纠葛,除伤害各自当事人外毫无所得,调子灰暗窒息,对知识分子弱点的暴露及批判显示了抗战时期这一题材的发展趋向,《还乡记》写于1946年,第一次塑造了走向集体斗争的贫农形象冯大生,在沙汀小说中初次闪出反抗者光彩。

16.“体验现实主义”

17.冯至的象征体小说

18.南玲北梅:

南玲指上海沦陷区的张爱玲,北梅指北方沦陷区的梅娘,她活动于东北华北,小说以描写宦商封建大家庭女性生存状态为特色,其叙述比张“俗”,比苏青“雅”,代表作是水族系列小说:

中篇《蚌》,短篇《鱼》,中篇《蟹》,揭示了大家庭女性三种生命处境,行文舒展有致。

获得北方都市的大众读者青睐。

19.无名氏

20.新洋场小说:

又称新鸳蝴体,张爱玲以1943年写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经周瘦鹃之手发表于《紫罗兰》创刊号为起点,她接受现代历史观念与文化观念,受西方小说影响,小说中活动着各色旧人物,而且偏是用改造过的言情小说体式来表达,使她创造出熔古典小说,现代小说于一炉,古今杂错,华洋杂错的新小说文体,历来被人称为“新鸳蝴体”,透出一种雅俗共存的文学气味。

21.荷花淀派:

又称白洋淀派,是解放区文艺中一个有代表性的小说散文流派。

缘起于抗战时期的冀中和延安,形成于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天津、北京、保定三角地带。

以孙犁小说《荷花淀》得名,主要成员除孙犁外,还有康濯、刘绍棠、从维熙、房树民、韩映山等。

菏派小说和散文,大都以反映冀中平原的农村生活为主,作品中的山光水色、人物风貌都洋溢着当地特有的乡土气息。

其共同特色是清新朴素,抒情味浓,诗情画意地表现生活中的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22.“土改小说”:

在解放区大规模的"

土地改革"

运动中,产生了一些反映和表现"

土改"

的小说,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23.艾青诗歌“散文美”:

认为“散文是先天的比韵文美”,它最接近口语,“新鲜而单纯”,“富有人间味,它使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艾青的诗体特点是:

奔放与约束间的协调,在变化中取得统一,在参错里取得和谐,在运动里取得均衡,在繁杂里取得单纯,诗的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字数行数的划一,但运用有规律的排比。

24.诗朗诵运动:

诗人们努力寻找诗为现实斗争服务,与人民接近的方式,出现了诗朗诵运动,主张“要使得诗重新成为听觉艺术,至少是可以不全靠眼睛的艺术,而出现在群众之前,才能使诗更普遍地更有效地发挥其武器性,而服务于抗战”。

高兰,冯乃超,光未然,锡金,徐迟是这一活动的积极推动者,代表作有高兰《我的家在黑龙江》《哭亡女苏菲》,光未然《屈原》。

不仅采用自由无拘的形式,而且融进戏剧中抒情独白的特点。

25.中国革命现实主义流派

26.政治抒情诗: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历史进入新旧中国的时代。

诗人们以空前热情与勇敢,用诗歌作武器,讽刺诗与政治抒情诗成主流,郭沫若《进步赞》,讽刺反语中蕴积着巨大愤怒,臧克家《宝贝儿》,《生命的零度》《冬天》诗集中的诗歌以尖锐的政治主题,讽刺与抒情糅合为特征,诗句朴素自然。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