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工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企业用工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用工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我市规模以上企业已拥有一支稳定的有一定质量的职工队伍
据调查统计,全市2006年底规模以上企业813家,从业人员达到108305人。
其中部分重点行业从业人数为:
建筑业64400人,化工行业27796人,纺织服装业12639人,通
用机械设备制造业10883人,电气设备制造业6080人,水泥行业9113人,特种纸制造业
3200人,金属制品加工2956人。
在全市企业从业人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52373
人,其中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2700余人。
技术工人(持有职业资格证书)
10万人,其中高级工以上8179人。
2、纺织服装、工程技术、机械制造、金属制品加工、化工类企业用工紧缺程度较高
2007年春季人才交流大会,提供岗位5410人,大会进场总人数5500余人,总报名人
次5975余人(含重复报名),实际达成意向人数2000人不到;
2007年春季劳务交流大会,提供岗位23516个,意向成交7177人。
这两组数字较为直观地反映出目前我市部分企业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用工难问题。
调查组在走访中了解到,今后两年内我市工业经济仍将保持
快速发展势头,将有130个平均投资亿元的项目陆续投入生产,市本级主要集中在纺织、汽
摩配、机电、机械加工、电子电器、竹木加工等行业,企业新增用工量较大。
预计今明两年我市工业企业新增用工需求在4万一4.5万人,第三产业新增用工需求估计在4000—6000
人,总计需求在4.5万一5万人左右。
根据调查,目前用工短缺问题在以下几类企业中表现明显:
(1)劳动密集型企业,以纺织服装类企业最为突出。
如衢江区罗伊服饰和市本级的梦
腹有诗书气自华
家园纺织项目,全部建成后共需用工8000—10000人,罗伊服饰一期工程用工量1000人,
但目前招工不足600人,梦家园项目一期将在2007年11月投产,需新招员工1200人,龙凤制衣、来飞、千万缕等企业今年均需招工300人以上。
预计全市近两年纺织服装业需要年
龄在18—30岁的女性一线操作工2万人。
(2)工程技术、机械制造企业,近两年需要25—45岁的专业技术人员、技工1万人。
特别是以汽摩配生产、机电、通用机械制造等专业(工种)需求量较大,行业间的技工流动
频繁,如我市新招进的青年汽车项目两年内需要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熟练技工1800人,
使机械加工行业的熟练技工行情看涨。
(3)金属制品加工、化工、电子电器、竹木加工等行业预计近两年用工需求量1万人。
化工行业的缺工主要集中在专业技术人才和化学工艺操作工人。
3、从劳动力供应上看,我市潜在劳动力资源较为充足,但愿意在本地企业就业的人数不多,且企业员工流失率偏高
我市今年劳动力、人才的供应情况:
一是农村转移就业人员。
我市第一产业从业人数
61万,随着劳动力耕作能力水平的提高和市政府工作目标考核要求,2007年要实现3万农
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今后五年内农村劳动力将以每年3%的速度向城镇集中,理论上可供转
移的人数较多。
但年轻劳动力,尤其是可供转移的18—30岁的女性劳动力已不多。
二是职
(技)校毕业生。
全市现有33所职(技)校,2007年职(技)校毕业生14271人,以后每
年基本稳定在14000人左右。
三是回衢工作的高校毕业生。
2007年衢州籍大学毕业生为8307人,有回衢就业意向的4454人,其中1080人愿意到企业工作。
四是退伍军人,2007年预
计退伍军人900人左右,今后几年基本稳定在每年800—900人。
五是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
业生,估计今年有5500人左右。
六是城镇登记下岗失业人员和被征地人员。
全市登记失业人数为9651人,被征地人员3.2万人。
七是外来务工人员。
劳动部门在甘肃、江西、山东分别建立了劳动力外招基地,每年组织企业赴外地进行招工,估计可提供劳动力1000—1500
人左右。
单纯从劳动力供应的数量上看,我市的劳动力基本能满足我市当前用工需求,但从性别、
年龄、专业(工种)、文化、技能上看,错位严重。
企业员工的高流失率更是不容轻视。
据不完全统计,部分招商引资企业2006年员工流失率在17%以上,有的甚至高达20%以上,
已超出15%的警戒线。
有一家企业今年春节过后,只剩下老板一人。
留人难也是企业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市目前企业用工难、人才缺的成因分析
1、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大量引进,使用工量急剧增加,“410”产业不断壮大延伸,带来
技工和人才的阶段性短缺。
2006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25.1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2.5%,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13家,增加了66家。
随着工业企业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用工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服务业和餐饮业相继跟进,前后引进的沃尔玛、国美电器、世纪
联华、金柏丽购物中心等国内外大中型零售企业,用工需求也很大。
加上近几年招商引资力
度加大,引进的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需要年轻一线工人特别是年轻女性工人急
剧增加。
2、可供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市外转移就业较多,职(技)校毕业生60%以上喜欢到外地
闯世界。
一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市倡导向外输出劳务,大量农村劳动力到外地就业。
据调查,我市农村劳动力有42万人外出就业,但在本地就业的仅为24万。
二是本地职(技)校毕业生倾向于到外地就业,从过去几年的情况分析,留在本地就业的仅占15%左右。
此次
调查组通过对2007年职(技)校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受调查的14357人中,有市内
就业意向的3600人,占25.23%;
市外就业意向的8882人,占64.24%;
继续升学及其他的10.53%。
同时本地生源的大中专毕业生回衢就业率不足70%。
三是年轻人普遍不愿当工人,
据一项调查表明只有1%的年轻人愿意进厂当工人,这也是当前招工难的原因之一。
四是用工与就业的时间差异。
招商引资企业一投产就要用工,而农村劳动力一般在春节前后确定就
业意向,大中专毕业生要每年7月才能毕业。
时间上的差异也给企业招工带来困难。
3、我市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工资整体水平不高,与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优越条件相比,吸引力不大。
2006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41元,低于全省平均数3724元;
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5359元,低于全省平均数1976元;
最低工资标准为620元,杭州、宁波、温州已达到750元,金华也有670元。
我市有许多企业往往把最低工资标准当作标准工资。
据不完
全调查,平均月收入在800元以下的占33%,800—1000元的占27%,月收入在1000—1500元之间的占19%,月收入1500元以上的占21%,可见工资收入每月在1000元以下的占60%以上。
据了解,杭州市今年的普通工人平均月工资已从800元提高到1200元左右。
管理型
和技术型的工人工资相对高一些,体力型和服务型的工人工资普遍较低。
技术人员工资与发
达地区也有较大差距。
以2006年7月浙江省公布的劳动力市场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工资指导价为例,我市的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资的高位价是每月1900元,远远低于杭州、宁波
等地,列全省最后。
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务工人员吸引力不断增强,相反,我市的经济与发达地区
差距较大,加上人口流动量小,不论在引进劳动力和留住劳动力方面困难都较大,尤其表现
在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留住上,有时我市企业往往成为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
跳槽的跳板。
据统计,目前市外人员在我市就业人数估计在10万左右,而我市在市外就业
人数高达42万。
浙江开关厂有限公司2001年开始先后从江西等地招进300多人,到目前
为止已流失240人左右。
2005年劳动部门带队赴甘肃招工,有近500人来我市企业就业,
一年后继续留在我市企业工作的不到20%。
高流失率增加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
4、本地企业软硬件条件较差,缺乏企业文化,对劳动者关爱不够,难以留住人才。
除前面提到的工资水平偏低外,企业本身硬软件条件较差,也是导致企业缺乏用工吸引
力的重要原因。
有些企业在生产中只把工人作为追求利润的工具,只要求他们加班加点,却
时常不支付加班工资,只提供最基本的工资报酬,缺乏企业文化、社会保障、职业培训以及
和谐的环境。
从调研情况看,目前能正常提供培训机会的只有元立、开山等几家规模以上企
业。
一是职工住房存在困难,39%的职工居住在厨卫齐全的房屋,25%居住在集体宿舍里,
9%的人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7%的人居住在工作地点,2%的人居住在临时搭建的
工棚里,还有18%的农民工在城里没有住所,只能往返于城郊之间或回农家居住。
二是职工
参加社会保险面不宽。
据调查,外来务工人员中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34%、30%、39%、27%。
企业提供各类福利
水平也较低,有住房补贴的企业占18%,提供住房公积金的占10%,妇女可以带薪休产假为22%。
三是企业人文关怀不够,凝聚力不强。
部分业主管理观念落后,对员工重使用轻培养,
开发区个别企业甚至制定了员工每天上几次厕所等违反人性的规定。
职工业余生活平淡,业
余时间的休闲方式主要是看电视和睡觉。
企业工会活动极少开展,据调查,只有不到20%
的企业有员工培训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安排,80%以上企业无文化活动设施。
四是企业对技
能人才重视不够。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这样一个案例,衢州中专有一批电子装配专业学生,与我市某企业所需人员相符。
衢州中专多次与该企业联系,希望该企业能到学校开现场对接
会。
可是企业并未重视此事,迟迟没有到学校进行招聘,结果这批学生大部分被外地企业聘
走。
数月之后,该企业出现用工紧缺,再与衢州中专联系时,已没有对口的学生。
5、开发区配套设施薄弱,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造成了职工生活不方便,劳动力供求信息不畅。
在调研中,不少地处开发区、东港园区、高新园区的企业反映,交通不方便,公交车班次太少,给企业员工出行带来困难。
有些企业周边有线电视、网络通信、日用品商店等基础
设施一直没到位,员工业务生活十分单调,具有诸多不便。
同时由于我市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硬软件建设相对滞后,劳动力市场影响力不大。
在企业
招工渠道的调查中表明,企业招工中员工带员工占了50%,劳务市场和招聘会占15%,外地招工占20%(特别是新招商企业如青年汽车的主要技工在金华劳务市场招,嘉和管业常年在
永康招,还有部分企业常年委托义乌、温州劳务市场招),其它渠道占15%。
6、劳动力素质总体不高,就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