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西政-中国法制史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32228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PPT 页数:236 大小:7.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学]西政-中国法制史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6页
[法学]西政-中国法制史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6页
[法学]西政-中国法制史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6页
[法学]西政-中国法制史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6页
[法学]西政-中国法制史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学]西政-中国法制史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法学]西政-中国法制史PPT课件下载推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学]西政-中国法制史PPT课件下载推荐.ppt(2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学]西政-中国法制史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这正是中国法制史的学科魅力和价值所在。

中国法制史讲义,11,2022/10/9,第一章夏商西周的法律制度第一节中国法律的起源,一、关于法的观点,

(一)法律是国家社会的产物(传统的观点)法律至少与国家同时产生,我国法律产生于夏朝。

中国法制史讲义,12,2022/10/9,大禹,夏启,夏启受位于大禹,并且镇压了反对派有扈氏,确立了“家天下”的世袭制,建立了文献所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

中国法制史讲义,13,2022/10/9,

(二)法律是社会生活需要的产物(法人类学派的观点)有人类社会就有法律,我国法律产生于原始社会。

法人类学经典著作原始人的法,中国法制史讲义,14,2022/10/9,二、中国法律的起源,中国的法律由原始习俗演变而成,主要由礼和刑组成。

(一)礼起源于原始人的祭祀礼最初是祭祀中的礼节仪式,后演变成习俗,国家形成后,涉及国家制度的礼演变成法。

中国法制史讲义,15,2022/10/9,礼禮,说文解字:

“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中国法制史讲义,16,2022/10/9,

(二)刑始于兵兵刑同一;

法官源于军法官;

刑源于军法、军纪。

商代大铜钺,中国法制史讲义,17,2022/10/9,三、奴隶制法律体系及基本特征,

(一)奴隶制法律体系由礼、刑、训、誓、命、诰组成,礼、刑是一般法,训、誓、命、诰是特别法。

(二)奴隶制法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临事制刑”,其目的是追求“刑不可知,威不可测”的效果。

中国法制史讲义,18,2022/10/9,第二节夏商西周法制思想的演变,一、夏、商的法制观念夏商奉行“天命”、“天罚”观念“天命”即“受命于天”,“天罚”即“奉天之命,行天之罚”。

商朝将祖先神与上帝合一,使神权法思想达到顶峰。

中国法制史讲义,19,2022/10/9,殷人通过占卜与祖先神、上帝相沟通,甲骨文就是他们占卜的记录。

中国法制史讲义,20,2022/10/9,商汤,武王伐纣,商汤伐桀、武王伐纣都可以看作“恭行天罚”的神权法思想的体现。

中国法制史讲义,21,2022/10/9,二、西周的法制思想,西周奉行“明德慎罚”思想周初统治者总结商朝灭亡的教训,从“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推出“明德慎罚”思想。

在“明德慎罚”思想指导下,又提出“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刑罚世轻世重”的政策原则,中国法制史讲义,22,2022/10/9,尚书中的吕刑可谓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法学专著,涵盖了西周的刑法、诉讼法等多方面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

中国法制史讲义,23,2022/10/9,第三节夏商周的礼,一、礼的制定与周礼夏朝制定了夏礼,商朝制定了商礼。

西周初年,通过“周公制礼”,制定了周礼。

周礼是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范围涉及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

中国法制史讲义,24,2022/10/9,周公姬旦,西周初年,周公姬旦摄政,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奠定了西周“礼治”的基础。

中国法制史讲义,25,2022/10/9,二、礼的分类,

(一)以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为标准可分为“本”与“文”。

本是精神原则,文是礼节仪式

(二)以内容量的多少为标准,可分为“五礼”、“六礼”和“九礼”,以“五礼”之分为主。

中国法制史讲义,26,2022/10/9,三、礼的实质、精神原则及作用,

(一)礼的实质:

“差别”

(二)礼的精神原则:

“亲亲”、“尊尊”(三)礼的作用:

维护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中国法制史讲义,27,2022/10/9,四、周礼的内容,

(一)土地所有权土地王有: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田里不鬻”。

(二)债权质剂、傅别、质人、司约;

“凡以财狱讼者,正之以傅别、质剂”。

(三)婚姻家庭与继承一夫一妻多妾制,“同姓不婚”原则。

要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经过六礼程序。

家庭内部维护父权、夫权。

改夏朝实行的父死子继,商朝实行过“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和嫡子继承为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

中国法制史讲义,28,2022/10/9,第三节夏商西周的刑,一、刑的制定夏商西周建国之初分别制定了禹刑、汤刑、九刑,西周中期制定了吕刑各朝还制定了大量单行法誓、命、诰、训,其内容主要涉及刑法方面,中国法制史讲义,29,2022/10/9,二、刑罚种类,

(一)五刑:

墨、劓、刖、宫、大辟五刑

(二)族刑:

孥戮、劓殄(三)宥刑:

流、赎、鞭、扑(四)法外酷刑:

醢、脯、剖心、炮烙、刳剔、斫胫、虿,中国法制史讲义,30,2022/10/9,宫刑:

男子去势,女子幽闭。

中国法制史讲义,31,2022/10/9,铜鬲上的刖足奴隶像,中国法制史讲义,32,2022/10/9,法外酷刑炮烙,中国法制史讲义,33,2022/10/9,三、主要罪名,不孝(不友)昏、墨、贼三风十愆、弃灰于公道违抗王命、犯上作乱盗窃、拐骗奴隶变礼易乐、改变制度、群饮,中国法制史讲义,34,2022/10/9,四、刑法原则,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区分故意与过失;

共同犯罪区分首从;

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

罪疑惟轻;

用刑适中;

罪人不孥;

悼耄不刑。

中国法制史讲义,35,2022/10/9,五、礼与刑的关系,

(一)礼和刑的共同性评价标准相同;

两者相互依存。

(二)礼和刑的区别作用不同;

适用对象各有侧重。

(三)“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辨正本义:

贵庶过宗庙之礼,刑人不在君侧。

引申义:

特权之礼不下庶人,大夫犯罪有优待。

中国法制史讲义,36,2022/10/9,第四节夏商西周的司法制度,一、司法官的设置

(一)夏、商的司法职官夏朝主要有:

夏王、士、大理。

商朝主要有:

商王,大司寇,正,史,贞人,内服、外服诸侯。

(二)西周的司法职官审判职官主要有:

周王、大司寇、小司寇、士师、士、诸侯、司寇、族长;

司法行政职官主要有:

司刑、司刺、司厉、掌囚、掌戮、司约、司盟、布宪。

中国法制史讲义,37,2022/10/9,孔子曾任鲁国司寇,此为孔子司寇冠像,中国法制史讲义,38,2022/10/9,二、诉讼审判制度,

(一)夏、商主要实行神明裁判,方法是占卜

(二)西周起诉:

案件分狱讼,分别缴束矢、钧金,禁卑幼告尊长,允许上诉和通过路鼓、肺石直诉。

审判方面:

要求“两造具备,师听五辞”,“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

证据:

以口供为主(盟诅、肆掠)参照地比、质剂傅别、伤创折断情况等;

严惩司法官吏的五过之疵。

执行:

规定了圜土嘉石之制及弃市、磬杀等方法。

中国法制史讲义,39,2022/10/9,左图为獬豸,右图为皋陶。

上古时期,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位法官,皋陶常牵出独角神兽獬豸协助其判断疑难案件。

这是中国古代神明裁判的典范。

中国法制史讲义,40,2022/10/9,三、监狱管理,

(一)监狱的名称通称“圜土”,西周称“囹圄”。

(二)监狱的性质属于拘禁监,而非劳役监;

原因:

刑罚中无自由刑。

(三)监狱管理的内容案犯须戴桎、梏等狱具,但轻重、贵庶有别。

中国法制史讲义,41,2022/10/9,桎梏陶俑,中国法制史讲义,42,2022/10/9,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第一节春秋时期的法制变革,一、礼法体系的崩溃

(一)主要表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篡杀违礼事件层出不穷。

(二)主要原因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的变化;

重要原因:

周王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丧失。

中国法制史讲义,43,2022/10/9,牛耕,战国时期的铁器,中国法制史讲义,44,2022/10/9,周平王东迁后,郑国日益强盛,周朝却每况愈下。

为了打击新兴势力,周桓王用兵讨伐郑庄公。

然而周军大败,桓王也被射伤,险些被俘。

自此周王室的威信一落千丈。

中国法制史讲义,45,2022/10/9,二、春秋时期各国立法及改革,

(一)立法晋国制定了“被庐之法”等,楚国制定了“仆区之法”等。

(二)其他改革各国建立了新的任官、俸禄制度;

出现了“刑法”、“刑罚”名称及新刑罚;

制定了不少鼓励发展工商的法规。

中国法制史讲义,46,2022/10/9,三、春秋成文法的公布,

(一)公布成文法的原因新兴阶级打破司法垄断与专横的要求;

实行法治的需要。

(二)成文法的公布铸刑书、铸刑鼎、造竹刑(三)公布成文法的意义,中国法制史讲义,47,2022/10/9,公布成文法的代表人物,子产,赵鞅,中国法制史讲义,48,2022/10/9,第二节战国时期封建法制的初步形成,一、各国法制变革概况

(一)法制指导思想主要是活动家思想,其具体思想原则为:

以法治国、事断于法、布之于众;

重刑轻罪、刑无等级。

中国法制史讲义,49,2022/10/9,

(二)各国改革及立法魏国:

李悝、法经、大府之宪;

赵国:

公仲连、国律;

楚国:

吴起、屈原、宪令、鸡次之典;

齐国:

邹忌、七法;

韩国:

申不害,刑符;

秦国:

商鞅:

秦律。

中国法制史讲义,50,2022/10/9,战国时期法制改革的代表人物,李悝,申不害,吴起,中国法制史讲义,51,2022/10/9,二、战国时期法制变革的内容,

(一)法经的内容及特点、地位法经六篇:

盗、贼、囚、捕、杂、具。

前四篇是正律,杂法是杂汇,具法是刑法总则。

特点:

贯彻法家“重刑轻罪”原则;

维护等级特权;

保留奴隶制残余。

地位:

是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法典,其精神内容、体例开后世刑法典之先河。

中国法制史讲义,52,2022/10/9,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剥夺旧贵族特权贵族非有军功不得为属籍,奖励军功,取消刑不上大夫;

奖励耕织,颁布垦草令、为田开阡陌令、奖励耕织令、纳粟买官令、分户令;

加强中央集权和对基层的控制,实行县、乡、里制,实行什伍连坐、强制告奸;

改法为律。

中国法制史讲义,53,2022/10/9,商鞅,奖励耕织,中国法制史讲义,54,2022/10/9,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